7月2日川西坠河的七人,至今还未全部找到。
前几日找到的尸体都已经泡的看不出样子,需要DNA才能辨别是谁。
网传,大明玉遗体也已经找到,令人惋惜。
01.
坠河车上有三对都是来自江苏兴化的,她们不仅是母女,还是亲戚。
川西游是早就商量好的,一行人欢欣雀跃。
她们攒了很久的期待,约着一起去看川西的美好风景。
一个年轻的司机小伙开着白色越野车,载着满车的笑声,开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却不料坠落在河中。
谁也没料到,这条看似平静的河,会一口吞下整车的人——三位母亲、三个孩子,还有那位同样有家有口的年轻司机。
七个鲜活的生命,七段滚烫的人生,就这样被卷进浑黄的急流,连一声完整的呼救都没来得及留下。
上百人的搜救队沿着河岸拉起大网,试图从死神手里抢回些什么,但这条河太快、太猛了,它把人卷走,又狠狠地抛向下游。
每一次打捞上来的,都只是冰冷的、面目全非的绝望。
明彩的丈夫,这个原本爽朗的年轻父亲,彻底垮了。
他整日把自己泡在酒精里,仿佛只有醉了,才能暂时听不见女儿芯语最后那声“爸爸救命!”。
那声音像一根毒针,日夜扎在他心上,时时刻刻提醒着他的无能为力。
逢人就念叨:“要是当初不让老婆管钱就好了。”
这种毫无逻辑的自责,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他拼命想为这场天降横祸找个怪罪的理由,哪怕最后怪罪的是自己。
家里还有一个年幼的小儿子要养,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可那种灵魂被抽空的无助,让他常常在深夜崩溃。他隔着手机屏幕,向远方的姐夫泣不成声:“姐夫,我现在特别想闺女……你不要多讲了。”简单一句话,就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另一个男人,大明玉的丈夫,则把所有的思念与伤痛,都熬成了文字。
他和妻子相识在非典那年,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靠着一双手,从无到有撑起了一个家。
他记得妻子怀胎九月还在操持家务的背影,记得她为了养螃蟹起早贪黑的疲惫,更记得她这辈子从没喊过一声累。
他们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原本计划趁着暑假带母女俩去看看世界,谁曾想,这竟成了她们看世界的最后一眼。
事故发生后,他在网上给妻子写了封长信,字字泣血。
他不怪任何人,只求妻子能托梦来,告诉他自己和女儿在哪里,好让他把她们一起带回家。
信发出后没几个小时,消息传来:大明玉的遗体,在下游十七公里处的石缝中被找到了。
长时间的浸泡冲刷,让每一具遗体都变得难以辨认。
亲人们只能靠着衣物碎片、模糊的骨骼特征,进行这场世界上最痛苦的“连连看”。
最终的确认,还得依赖冰冷的DNA鉴定报告。
这意味着,每一次认领,都是在已经破碎的心上,再狠狠捅上一刀。
最先找到的是两个女孩:一个在变形的车里,一个在十五公里外的下游。
接着是年轻妈妈明彩,她在二十公里外被发现。司机的遗体最远,在五十公里开外,被找到时已高度腐烂。
大明玉的遗体被卡在石头缝里,等水位稍退才显现出来。
紧接着,她的女儿芯语也被找到了——她被卡在激流中的石缝里。
搜救时,一位当地人的话更让人心头发紧。
他说事发那天下午,亲眼看到一个穿牛仔裤的女人趴在离坠河点不远的石头上。
可等到晚上,当人们准备好工具去打捞时,一个浪头涌来,又把她卷走了。
那会是谁?小云,还是明彩?她们最后的照片里,都穿着牛仔裤。
短短几个小时的水位之差,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明彩的弟弟明鑫,这个还在读研的年轻人,一夜之间长大了。
他代替崩溃的姐夫处理所有事宜,感谢了所有伸出援手的人,也恳求网络能放过他们,给家人留一份安静悼念的空间。
大明玉的老父亲,甚至悬赏重金寻找女儿,这份跨越生死的爱,让人泪目。
一些家庭已经带着亲人的骨灰踏上归途,那条来时充满欢声笑语的路,回去时只剩下沉默的重量。
只有明彩的丈夫,还固执地守在阿坝,守在那条河边,等着女儿芯语的最后消息。
如今总算有芯语的消息,他的爸爸终于能带她回家了。
平日里的安稳,总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乏味。
可当灾难撕开生活的口子,你才会明白,“平平安安”这四个字,藏着多么奢侈的幸福。
那些活着的人,带着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继续前行,他们比离开的人,更需要勇气。
希望能早日找到最后一位坠河者,让其家人不再苦苦等待。
望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信息来源:2025-07-18广州广播电视台《再发现1名女性遇难者!3对母女乘车在阿坝坠河,尚有1名女士及1名儿童失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