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草原纵马欢歌迎盛会,锡林郭勒喜迎八方宾客来。7月19日上午,“歌游内蒙古 天天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开幕。传统与科技碰撞的开幕式盛典,游客做主角的沉浸式互动,吸引了10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和当地群众热情参与。
人的一生一定要来一次那达慕。那达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来到那达慕,感受512名搏克手如泰山压顶般迎面奔来,感受蒙古族姑娘策马挽弓的飒爽英姿,感受孩童与骏马飞驰时迸发的无畏精神……
从7月到8月,天天那达慕在各旗县市(区)接力狂欢,40余项精彩活动在草原各处纵情演绎,深夜篝火旁的长调与烤全羊、沙丘落日下的策马追风、星空帐篷里的载歌载舞……
清晨,热气球冉冉升空,那达慕开幕式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数万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这片绿色的海洋装点得绚丽多彩。庄严的国旗入场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8名武警官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在16名马背骑警和16辆摩托车的护卫下,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入场。《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响彻云霄,80名自治区各行各业模范代表佩戴绶带肃立致敬。当国歌声响起,全场数万观众齐声高唱,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在草原上空凌云升起,迎风飘扬。
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带领百名学生奏响《万马奔腾》,512名搏克手在悠扬的呼麦与长调中展现力量之美,阿云嘎骑白马惊艳亮相,一曲《骏马归来》唱出了草原儿女的豪情,蒋大为等艺术家联袂演绎的《骏马奔驰保边疆》更是引发全场大合唱。特别设置的“国家的孩子”寻亲环节,通过歌曲《心之寻》和真实故事讲述,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这一刻,血脉与恩情交织,感动与敬意同在,跨越山河岁月,一声声“额吉”厚植了草原的大爱无疆。
这个夏天,锡林郭勒推出多项贴心“宠客”措施,让游客真正成为主角。在那达慕开幕式上,打破传统模式,由游客代表登台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享受尊荣体验;7月18日至21日期间,全盟A级以上景区门票全部半价优惠,更有蒙古马、锡林郭勒羊等丰厚奖品等待幸运游客。免费摆渡大巴解决交通拥堵,12345热线及时处理投诉,300名专业志愿者全程护航,场地险全面保障安全权益。锡林郭勒盟用实实在在的措施,让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草原儿女的热情好客,享受来自锡林郭勒的极致宠爱!
传统与现代交融,体验与消费并重。本届那达慕大会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草原文化盛宴。活动现场精心规划了18个特色业态区域,既有展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男儿三艺赛事区、非遗展示区,又创新设置了草原旅拍换装、亲子露营等现代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精彩的表演,更能亲身参与“打马”骑乘、集章打卡等互动活动。特别推出的“主持人带你玩转那达慕”环节,通过实时导览和大屏直播,让每位游客都能轻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验项目。各旗县市(区)展区更是亮点纷呈,20余项“一地一品”特色活动让游客变身草原“王子公主”、参与非遗手作、打卡网红景点,在互动中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舌尖上的美食到指尖上的艺术,从视觉盛宴到深度体验,本届那达慕通过多元业态的有机融合,让古老的传统焕发新生,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有趣、有料、有回忆的草原盛景。
辽阔的草原,淳朴的人民,优美的歌声,从“男儿三艺”的传统赛场到“云端那达慕”的数字空间,草原文化正在创造性转化中焕发新生。从牧民帐篷里的手工坊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草原物产正在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价值跃升。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会,更是一次新时代民族创新发展、守望相互、团结奋进的生动实践。当万马奔腾的蹄声与数字化传播的声浪交响,当千年非遗技艺与网红直播带货相遇,深刻诠释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生动展现了北疆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锡林郭勒盟正以创新之笔,为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增添新的绚烂华彩。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锡林郭勒盟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让草原旅游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金纽带”,让那达慕品牌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金名片”,让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正如那达慕大会上永不熄灭的篝火,锡林郭勒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让草原文化之火生生不息,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奏响新时代草原儿女的奋进凯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