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朋友们,咱时间自由了,自驾出去玩儿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但有个问题得琢磨琢磨:到底选旺季去,还是淡季去?这差别可真不小,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伙儿说说。

人山人海的景区
先看看旺季和淡季的核心差别,咱用大白话唠唠:
旺季一般是5到10月,这时候景区里人乌泱乌泱的,日均3到5万人,挤得转个身都费劲;淡季是11月到次年4月,人少得很,还不到旺季的五分之一,清净!
再说说钱的事儿:西藏住个标间,旺季得花500到800块,淡季呢?150到200块就能拿下,差了好几倍;租SUV更明显,旺季一天200到400,淡季70到150还带保险,省下来的钱够多吃几顿当地菜了。
路况也不一样,旺季走独库公路,堵6小时都是常事儿;淡季呢?一路畅通,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安全方面更得提,旺季雨季容易塌方,去高原高反概率也比淡季高3倍,淡季这些风险就小多了。

独库公路堵车
其实啊,对咱们退休族来说,淡季才是“黄金窗口期”,有5大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一,省钱50%以上!上海飞乌鲁木齐,旺季机票2200,淡季680就够了;新疆那拉提草原门票,淡季本身半价,咱再拿老年证,还能再减20%,多划算。
第二,舒服多了!去莫高窟不用排队,餐厅、卫生间随到随用,不用跟人抢;拍照也不用等别人走开,想拍多久拍多久。
第三,行程能灵活改。比如临时想在洱海看日出,当天订房都来得及,旺季可没这待遇,早就满房了。
第四,能撞见季节限定的美景。3、4月去林芝桃花沟,雪山底下全是花海;10月后去塔克拉玛干,胡杨林黄得像金子;1、2月去喀纳斯,雾凇挂满枝头,雪原上基本见不着人,跟独享秘境似的。
第五,能体验更地道的人文。黔东南苗寨过年,能跟着当地人跳芦笙舞;喀纳斯冬捕,亲眼见着渔民从冰窟窿里拉大鱼,这在旺季可遇不上。

黔东南苗寨过年
给大伙儿推荐几条适合咱的淡季路线,都是经过“适老设计”的:
4到5月去林芝-波密-香格里拉,一路桃花、杜鹃花没完,海拔从2000到3300米慢慢升,不难受,还能走1小时轻徒步摸摸冰川,不累。
10月以后走库尔勒-轮台-尉犁,胡杨林长廊一眼望不到头,还有沙漠公路能开,全程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路平得很,坐着舒服。
12月到次年2月去珠海-阳江-北海,海边20来度,不冷不热,吃海鲜人均50块管饱,银滩附近的老年公寓,月租1500还含三餐,住着省心。
当然,淡季自驾也得避避坑,记好这几点:
路况方面,天山11月后可能有冰雪,一定得备防滑链,租四驱车更稳;在新疆戈壁开车,油站隔200公里才有,油箱过半就得加满,别等没油了着急。
服务可能会缩水,去之前先给景区打个电话,问问开不开(比如莫高窟冬天有些洞窟不开放);带个折叠电煮锅,万一当地餐馆关门,自己能煮点热粥煮点面条。
证件别忘带:去边境地区得办边境通行证(在老家派出所就能办);进藏的话,心肺功能健康证明得备着,心里踏实。
最后说说装备,这些玩意儿能让咱玩得更安全舒服:
车上备个胎压监测仪,冬天温度低,胎压容易降,随时看着点;应急电源得选-20℃能用的,万一车打不着火呢。
健康方面,去西藏带个便携制氧机,实测能续航5小时;智能手环也得有,能测血氧,万一摔了还能报警,儿女也放心。
生活上,12V车载保温电热水壶得带,随时能喝上热水;高速上服务区远,折叠马桶椅备一个,应急用着方便。
说到底,咱退休了最不缺的就是时间。选淡季自驾,花一半的钱,能享受到翻倍的体验,还安全可控,不用看人潮、不用赶时间,能慢慢逛、深入玩。这才是咱退休后,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的好法子,你说对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