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里荡舟K歌、砚阳湖上划动桨板、封开水上休闲运动中心摩托艇飞驰……这个夏天,肇庆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水上运动基地到乡村小溪戏水,从惊险刺激的摩托艇表演到亲民的村级泳池,多元化的“水文章”书写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星魅水上运动基地的电动水翼项目。 受访者供图
打造水上运动文旅新名片
从七星岩松涛宾馆远眺,星湖湖面上游客们或划动桨板、或坐上皮划艇、或体验电动冲浪的速度与激情,在湖光山色中,一边欣赏美丽的星湖景色,观看飞鸟翱翔天际,一边体验水上运动快乐。这是今年我市引进的星魅水上运动基地,让星湖的水上运动更接地气的体现。
“肇庆是山水优美的旅游城市,非常适合发展水上运动项目,项目的落成也是‘文旅+体育’相结合的实践。”星魅水上运动基地联合创始人孙嘉誉告诉记者,基地8月2日正式运营,2个月吸引了400多名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其中有来自广州、佛山、深圳等地区的游客。
基地除开设有皮划艇、桨板、皮艇球、电动水翼、水上团建等游玩项目,还开展有水上救生、水上赛事、亲子休闲、青少年训练颁证培训、公益环保等多种活动,尤其是皮划艇项目,开设有系统培训,优秀者可送到国家水上运动基地进行进阶培训。
肇庆新区的砚阳湖则演绎着另一种水上精彩。已开放的“IW水上营地”,水上飞人表演、豪华运动快艇、电动水翼等项目,以及砚阳湖游乐园的粉红色摩天轮滨水项目,和长利湖沙滩公园的超大露天游泳池和水上乐园,都成为市民游客夏日避暑的热门打卡点。
鼎湖区文广旅体局表示,鼎湖区立足砚阳湖优质水资源,以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机制,精心培育水上运动与休闲业态,将“水”资源转化为强劲的“水经济”,成功激活了水上文旅市场。2025年1-6月全区接待游客人数82.05万人,同比上升29.37%,旅游收入10.67亿元,同比上升70.44%。
特色项目激活区域水经济
沿着贺江碧道画廊前行,坐落于贺江上的封开水上运动休闲中心格外醒目。这个投资800万元的项目,自2024年8月试运营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300人次,最多时达1000多人次,不得不启动控流程序。中心内,成人游泳、儿童戏水、水上飞人、摩托艇体验等项目一应俱全,游客在体验水上乐趣后,还能沿着贺江碧道欣赏两岸风光,感受“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惬意。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游客多数来自封开当地以及梧州等地。其中,家庭游居多。游客选择到此的原因主要是被丰富的水上项目、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便捷的交通所吸引。随着宣传推广力度的加大,游客来源地也在变得丰富,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周边城市及省外游客。
而在广东翡翠湾水上运动中心,水上冲浪、摩托艇、漂移艇等多样化的水上项目等待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该中心坐拥绥江两岸约50公里秀美原生态河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质清澈,水流平缓,两岸风光旖旎,竹海葱郁,是开展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该地将山、林、湖、江、竹海、湿地、沙滩、温泉、溪流等自然资源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高端的度假体验。经过精心打造,如今该片区一跃成为广宁的夏日狂欢新地标。
“微水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广宁县古水镇大潘村的竹筏游,则演绎了一个“小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故事。驻村第一书记李博利用村里毗邻古水河的优势,引进观光竹筏项目,命名为“乡村振兴号”。这个由顺德企业捐资支持的项目,自2022年11月推广以来,不仅让大潘村成为网红打卡点,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如今,竹筏项目已推广到古水河沿线的蒙坑村、古水社区,形成了“一村带一片” 的发展格局。
端州区睦岗街道的龙溪栈道周边,村民们则靠山泉溪流吃上了“生态饭”。这里水翁树环绕,溪水清澈,夏日里萤火虫飞舞,成为市民溯溪、戏水的好去处。依托这一资源,当地发展了3家民宿和20余家餐饮店,形成了集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美食品茗于一体的消费集聚区。
而在肇庆类似这样的“微水经济”还有很多,如德庆县官圩镇红中村利用村中小河流打造文旅项目,钓鱼、戏水、龙舟体验、村咖等,吸引市民游客打卡,享受夏日的清凉。广宁县江屯镇利用穿镇而过的河道打造亲水平台,清澈的水质,成为居民夏日玩水的好去处。四会市江谷镇开发龙江河亲水营地,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动了江谷镇的旅游经济。
从市级的高标准规划到县镇的特色开发,再到村级的精细运营,肇庆的“水文章”越做越精彩。肇庆将继续深入挖掘水资源潜力,推动“体育+旅游”“生态+经济”深度融合,让“水文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柴嘉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