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是我们这次欧洲之行的第八天,前一天中午从巴塞罗那飞到比萨,游完比萨后乘坐晚上的火车来到佛罗伦萨。这是我第三次到访佛罗伦萨(太太是第二次),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游览的景点,只想睡个好觉,中午再从这里乘坐火车去博洛尼亚。
我们买的是中午一点的火车票,这样到了博洛尼亚就可以直接入住酒店房间了。在酒店早餐后还有三个小时可以在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走走,我们的酒店位于SMN火车站与圣母百花教堂之间,乘坐火车和逛街都很方便。

我们住的巴格利奥尼酒店
几分钟就走到了大教堂广场,圣母百花教堂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我虽然来过佛罗伦萨两次了,但还没有进过教堂里面参观,因为排队参观的队伍太长了。去年11月来的时候我还排了一会儿,但发现移动速度太缓慢了,排了十多分钟放弃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虽然人也很多,但它早上七点就开门,只要愿意早起就可以避免排队,但圣母百花教堂10点半才开门,下午4点半就关门了,你就是住在它对面也没用。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教堂前
圣母百花教堂的精华在外立面和布鲁内莱斯基建造的穹顶,据说里面很空,除了瓦萨里和祖卡里绘制的穹顶壁画没有太多的看头,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圣母百花教堂的外立面
圣母百花教堂的钟楼由西方绘画之父乔托设计,因此也叫乔托钟楼,它高84米,比比萨斜塔高29米,是观赏圣母百花教堂穹顶和佛罗伦萨风光的好地方。虽然叫乔托钟楼,但它1387年建成时,乔托已经死了五十多年了。

圣母百花教堂的钟楼(乔托钟楼)
太太到此二游

2015年7月第一次来佛罗伦萨时在圣母百花教堂前留影

2015年7月太太在佛罗伦萨留影,九年过去了。

圣母百花教堂永远都在维护中。圣母百花教堂于1296年动工,但1431年才完成穹顶,1470年整体竣工,晚于比萨大教堂,但早于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五大基督教堂之一。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教堂
乔托钟楼虽然很高,但它的名气远不及比萨斜塔,它的开工时间比比萨斜塔晚300年,竣工时间晚十几年,但它是圣母百花教堂建筑群中第一个完工的。

离开圣母百花教堂,再走几百米就到了佛罗伦萨的另一个中心——领主广场。

领主广场上的韦奇奥宫有七百年的历史,是佛罗伦萨市政府所在地。门口的大卫雕塑虽然是复制品,但它的位置是1504~1873年真品摆放的地方。

韦奇奥宫前的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复制品)
建于14世纪的佣兵凉廊在16世纪是美第奇大公观看广场上举行活动的主席台。德国慕尼黑的音乐厅广场上的统帅堂直接模仿了佛罗伦萨佣兵凉廊。

佛罗伦萨领主广场上的佣兵凉廊
佣兵凉廊上有好几座雕塑,有的是古罗马时期的,有的是16世纪创作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佛罗伦萨艺术家切利尼1554年制作的青铜雕塑《帕尔修斯与美杜莎的头颅》。

切利尼的《帕尔修斯与美杜莎的头颅》
高处的连廊是瓦萨里走廊的起点,左边是韦奇奥宫,右边是瓦萨里设计的乌菲齐美术馆。瓦萨里(1511~1574)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是公认的西方第一位艺术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艺术家名人传》让他留名千古。瓦萨里是最早提出“文艺复兴”这个概念的人,也是经济学名词“竞争”的发明人之一。

瓦萨里走廊的起点
建于1345年、跨越阿诺河的老桥(韦奇奥桥)是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

瓦萨里走廊从乌菲齐美术馆引出,然后从老桥上跨过阿诺河,最后通向16世纪后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皮蒂宫,它是美第奇大公及其家族成员的私家专用走廊。

老桥最上面一层是瓦萨里走廊。瓦萨里后来成了美第奇宫庭的“文化部长”,佛罗伦萨有很多瓦萨里留下的绘画、建筑和雕塑(如他为偶像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的棺墓)。

老桥的桥面很宽,早期被佛罗伦萨屠夫协会占领作为肉铺,臭气熏天,污水横流。1565年美第奇大公柯西莫一世委托瓦萨里在桥上给他建一个私人走廊同时颁布法律,只允许在桥上开设黄金珠宝店,法律至今有效。

瓦萨里走廊上的这三个大窗户让它在二战中才得以幸存。为了迎接希特勒1939年访问佛罗伦萨,墨索里尼下令将瓦萨里走廊上的几个窗户扩大,以便希特勒能在桥上观赏阿诺河的风光。

希特勒还是讲感情的,1945年德军撤出佛罗伦萨,希特勒下令炸毁阿诺河上除老桥以外的所有桥梁。阿诺河上的其他几座桥都是二战后重建的。

老桥的中央有一座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家和金匠切利尼(1500~1571)的半身雕像,它是1900年为纪念切利尼诞辰400周年而制作和安放在老桥上的,出资人是老桥上的金店店主。

佛罗伦萨老桥上的切利尼的半身雕像
切利尼是一位传奇人物,他被誉为金匠、画家、雕塑家、战士和音乐家,他写过一本引人入胜的自传(在淘宝上可以买到它的中译本)。切利尼留下的艺术品很多,佣兵凉廊上的青铜雕塑《帕尔修斯与美杜莎的头颅》只是其中之一,罗马教皇、法国国王、美第奇大公都对他评价极高。但他的个人传奇主要来自他那的自传,切利尼能唱会弹,会写诗、懂拉丁文,会造机器、武器和火药,是神射手。他英勇好斗,还杀过人(最后被教皇赦免),他还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越狱者,有十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他一脸杀气,追捕他的士兵见到他都吓得装作没看见。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里,连劳力士都选择以切利尼的名字命名它们的贵金属正装手表系列。

一脸杀气的切利尼雕像
瓦萨里走廊在老桥的南端拐了一个弯

本来瓦萨里走廊准备沿直线穿过这座塔楼的,这就需要拆除塔楼的上半部分,可业主坚决不同意,瓦萨里走廊只能绕过它。老桥上本来有四座塔楼的(每个角落上各有一座),这座位于老桥东南角上的塔楼成了唯一幸存者。

瓦萨里走廊里现在是一个画廊,里面的墙上挂有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所有画家的画像,只能通过参加偶尔举行的导览游参观。

瓦萨里走廊一直通向南岸的皮蒂宫,一共有1公里长。

过了老桥再向前直走几百米就是皮蒂宫

皮蒂宫前的皮蒂广场

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住所——皮蒂宫。1865年,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从都灵迁到佛罗伦萨,这里成了意大利王国的王宫,直到1871年迁都罗马。太太是第一次来皮蒂宫,可惜没时间进去参观。我去年参观过皮蒂宫内部,里面有十几幅拉斐尔的作品。

美第奇家族出的第二个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就是在皮蒂宫里出生和长大的,她是波旁王朝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王后、路易十三的母亲、路易十四的祖母,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的所有西班牙国王都是她的直系后代。

在回酒店的路上,有一个小院里的马约利卡釉陶器店吸引了我。

去年11月在乌尔比诺公爵府里第一次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马约利卡釉陶器,立刻喜欢上了这种色泽鲜艳的釉陶器。

如果不是考虑运输问题,我还真想买几件马约利卡釉陶器带回家。

准备步行到另一座桥回到阿诺河北岸

过了河前面就是圣三一广场

这是建于1289年的斯皮尼-费罗尼宫,是13世纪佛罗伦萨第二大宫殿,仅次于领主广场上的韦奇奥宫。

圣三一广场中央的圆柱叫正义圆柱,来自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

1930年,鞋匠出身的鞋店老板萨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买下了斯皮尼-费罗尼宫,这里现在是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菲拉格慕的总店和博物馆。

菲拉格慕设计制作的鞋子深受各路明星的喜爱,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玛丽莲·梦露、麦当娜都是他的老顾客,著名电影明星葛丽泰·嘉宝曾一次订购70双他设计的鞋子。

现在菲拉格慕的产品已经多样化,在全世界有几百家专卖店,但总店在佛罗伦萨斯皮尼-费罗尼宫,要参观菲拉格慕博物馆需要购买门票。

前段时间在B站上看了菲拉格慕先生的传记纪录片,非常励志,非常神奇。

斯皮尼-费罗尼宫旁边是一座建于1524年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巴托利尼·萨林贝尼宫,现在是私人住宅。

我特别喜欢佛罗伦萨圣三一广场

佛罗伦萨的大妈也很有气质

我就喜欢这种窄街小巷

好像也是一个世界著名名牌

没有红绿灯的四叉路口

回到新圣母玛利亚大殿(SMN大教堂),阿尔伯蒂设计的教堂正立面让我百看不厌,世界上第一个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教堂的正立面设计借鉴了SMN大教堂的正立面。

在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步行游了近三个小时,夏天还是比较热,不如去年11月来的时候游得轻松舒服。准备回酒店退房,然后到SMN火车站乘坐高铁前往博洛尼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