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团参观岳阳楼。全媒体记者彭正阳摄
三月的岳阳,春雨如酥。
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古城,在朦胧烟雨中更显诗意,也激发起游人对“大江大湖”的无限想象。
3月5日,全省十四家市州主流党媒负责人和媒体记者组成采风团,用镜头定格岳阳美景,用笔触记录心动瞬间,沉浸式感受岳阳的江湖之美与天下情怀。
采风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华中地区熊猫数量最多的熊猫苑——岳阳中华大熊猫苑。
走进馆内,大熊猫们或爬上树枝慵懒休憩,或在园内快乐地翻滚玩耍,或大口朵颐地品尝美味的竹笋,或抱在一起搞怪卖萌,逗得大家笑声连连,直呼“可爱”。
熊猫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周边是依托“国际魅力休闲湖泊”南湖打造的南湖三圈核心景区,这也是国内少有的“山、水、田园、城市”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区。
采风团沿路考察了飞行营地、洞庭湖小镇、南津古渡码头等景区,既着眼岳阳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魅力,又聚焦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事物。
“这些项目很有意思。今天漫步在南湖,人很放松、很惬意,这儿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岳阳交通很方便,湖鲜美食也很有吸引力,我今年还会带上家人来这儿。”怀化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兰卓湖告诉记者。
领略了南湖风光后,采风团又来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旁。“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曾如是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春雨中的岳阳楼景区,宛如一幅水墨丹青。飞檐翘角在雨雾中清晰可见,木质楼阁被雨水浸润得愈发深沉。
讲解员娓娓道来,讲述着岳阳楼的前世今生。从三国时期的阅军楼,到唐代的岳阳楼,再到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这座楼阁见证了湖湘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采风团驻足凝望,仿佛看到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的身影。“岳阳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文之韵,在洞庭湖边走一走,连风都有诗的味道。”郴州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叶龙斌说。
历史与人文并非静止的过往,而是一个不断演变、丰富多彩的长卷。再登斯楼,已是满目繁华。
沿着岳阳楼外的城墙而行,漫步汴河街、穿过瞻岳门、踏足巴陵广场、走在洞庭南路,这里已经成为现代岳阳人闲暇时的日常。
“我是地地道道的岳阳女婿,我感觉洞庭南路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岳阳楼日’‘洞庭渔火季’等节会活动的品牌效益越来越明显。”湘西团结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龙文玉说,“期待借助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岳阳的文旅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此次全省市州采风团之行,既是一场与春天的约会,也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次探索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联合行动。
“这次行动,用两个词概括就是‘互动’‘联动’。”邵阳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刘成群说,“岳阳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党媒都有平台优势和推广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旅发大会,以媒体助力,让社会参与,把岳阳故事推向全国。”
从《岳阳楼记》的忧乐情怀,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态实践,从历史街区的烟火气息,到大熊猫苑的萌动活力,岳阳的多元魅力在采风团的镜头与笔触中跃然呈现。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