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11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7月5日正式开园!这座专为2—12岁亲子家庭打造的乐高主题乐园和酒店综合度假区,拥有八大主题区,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演出和主题景点,以及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而成的数千个乐高模型,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亲子游玩的新地标。
而乐高乐园的“落户地”——金山区枫泾镇,更是藏着不少宝藏打卡地。这里不仅有充满自然野趣的农场、智慧与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农业园区,还有历史悠久的古镇,能让市民游客在感受乐高魅力的同时,深度体验上海乡村的吃、住、玩等乐趣。
开
太
鱼
农
场
藏在生态密码里的世外桃源
开太鱼国家级生态农场坐落于枫泾镇中洪村,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是一家集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农产品销售、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研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自2012年成立以来,它在上海成功实现了虾(蟹)稻共作、南果北移、温棚种养结合等多种科学农业生产模式。
初夏时节,来到开太鱼农场,蓝天白云下的养殖塘波光粼粼,水草在池中轻轻舞动,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凉,这里清澈的水质一定让人惊叹不已。农场以治水闻名,好水是基地的独特资源。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治水科技的应用成果,还能领略到农产利用水资源向农业产业延伸,打造出的都市休闲体验生态农业模式。
眼下,农场内由2000株杨梅树组成的“甜蜜森林”已进入采摘期,鲜红的杨梅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市民游客可以提着果篮穿梭在杨梅林中,尽情体验采摘的乐趣,享受这“梅”好时光。
在开太鱼农场,一年四季都能让你体验到垂钓和采摘的乐趣。大棚里,各类蔬菜以及西瓜、黄桃、蓝莓、樱桃、木瓜、荔枝、龙眼、杨梅、石榴等水果,在不同季节相继成熟,让不少热带水果也能在上海扎根生长。清水池塘里,养殖着鸭嘴鱼、白水鱼、鲈鱼、鳡鱼等名特优鱼类品种,不同的鱼类和垂钓方式,能满足垂钓新手或发烧友的各类需求。你还可以在养殖大棚里体验钓小龙虾、小青龙、牛蛙等别样乐趣。
相比别处的野外垂钓,开太鱼的大棚垂钓颇具特色。在种养结合模式下,棚内仿佛一座微缩的热带雨林。你只需一张矮凳、一根钓竿,就能在葡萄架下享受独特的垂钓乐趣。品种丰富和多样体验的背后,是开太鱼基于有机养殖定位而探索出的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在成功探索有机水产养殖和瓜果蔬菜等有机种植后,开太鱼开始尝试立体种植。双棚双膜的养殖大棚不仅给小龙虾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为木瓜、百香果、芒果等热带水果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立体的种养结合模式里,还藏着一条生态循环链:养殖塘的水体经过优质改良水草充分净化,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表Ⅱ—Ⅲ类水标准,之后被用于基地的各个生产养殖环节。而完成净化使命的水草,又将成为小龙虾的食物。
目前,开太国家有机农场正积极将自身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庄。为了丰富亲子游玩和研学的体验,基地开设了浑水摸鱼、摸鸡蛋等体验项目,你还可以乘坐小黄鸭游船,在水中徜徉。再过不久,亲水游乐区里的千瓣莲将迎来花期,届时你又能体验到赏莲花、摘莲蓬等活动。小小的莲池还延伸出了涂鸦、插花等手工体验,乐趣无穷。在这里,学生和亲子家庭既能体验农场的乐趣,满足好奇心,也能建立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概念,感受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在实践体验中拓展知识,感受自然之美。
九
丰
农
场
智能温室里的现代农业生动画卷
同样位于枫泾镇的九丰农场,也是科普采摘游的好去处。这座由九丰农业集团在上海打造的全国第17个大型农业园区,拥有单体规模达10万平方米的全环境智能温室,集合了国内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现代的农业管理模式和紧密的三产融合方式。它不仅是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保障,是农业科技的试验沃土,更是好看、好吃、好玩的科普研学课堂。
走进九丰的温室,仿佛打开了一扇农业新世界的大门。一面种子墙展示了1152种作物的种子,并且每个种子芯片都有对应的种子编号。孩子们既能驻足观察形态各异的种子,也能输入对应编号查阅到种子的名字、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照片。看得见摸得着的种子芯片,更能让青少年意识到种源安全、种业振兴的意义。
温室内,新品种、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惊喜。稀奇而美观的新优品种首先带来一波视觉冲击。廊架上,青色蛇瓜形态各异,弯弯曲曲地垂下,栩栩如生。走廊上,一盆盆佛手瓜果形奇特,如观音手指般千姿百态。五色观赏彩椒搭建起一条500多米长的长廊,走入其中,竟有进入时光隧道的错觉。种植区里,人参果、黄瓜、咖啡树、南瓜、番茄等品种,在同一环境内共同茁壮成长,彻底刷新人们对农业的认知。园内种植百余种蔬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先进的种植技术也令人啧啧称奇。仅仅是番茄一种作物,就种出了3种花样。温室顶部与地面之间拉起根根吊线,整齐排列,番茄、黄瓜、茄子的藤蔓攀缘而上,这是吊蔓式栽培。以沙子和煤渣为基质生长的小番茄正值授粉期,工人正在点花授粉,这种沙土栽培模式可以适应更多类型的土地环境,且产量极高。后期创新研发的袋装种植,不仅能为作物根系提供更多空间,换茬工作也更加方便。
珍珠鸟、玄凤鹦鹉等鸟类化身 “空气卫士”,检测温室内的环境好坏;温室的柱子也被一圈圈蔬菜围住,既美观又节约土地空间;温室顶棚高度达12米,还设有绗缝保温棉……在科技的赋能下,这些新奇、新颖的种种,为市民游客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让徜徉其中的人们更加了解农业、爱上农业。
枫
泾
古
镇
在一杯咖啡里品味老建筑前世今生
到了枫泾,一定要去古镇转转。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枫泾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从南北朝梁天监元年的白牛村,到唐宋时期的繁华市集,再到“江南四大名镇”之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行走在古镇街道上,一栋栋老宅、老建筑在保持古色古香的原始肌理的同时,内里正不断蜕变焕新。尤其是上海乐高乐园落户后,一批年轻人带着创意和热情奔赴古镇,让不少老宅子变成网红打卡地,为千年古镇注入了烟火新活力。
古镇内,隐秘低调地伫立着一座乾隆年间状元蔡以台读书楼。历史上,枫泾古镇孕育出了3位状元,其中史料最为丰富的,就是乾隆二十二年的状元蔡以台。
蔡以台读书楼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蔡以台正是在此奋发读书,最终金榜题名。这座老宅在民国年间曾被加固过一次,现在的落地门窗、清水砖、白缝相嵌使老宅又多了些西洋风格。
如今,读书楼经过修缮变身“一尺花园”咖啡馆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庭院内古树环绕,十分清凉,是广大市民游客消夏避暑的绝佳去处。定制的原木家具、大型绿植和蘑菇、鸟巢造型的小灯布置得错落有致,窗里窗外都是风景。原本用来会客的堂屋,如今成为了解蔡以台生平的展厅,这里收藏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物品:“金榜题名”状元匾原件以及《状元卷》复制品。在此,你可品 “状元咖啡”,可尝状元糕点,体验“状元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在时光穿梭之间,了解枫泾传承千年的“状元文化”。
将老建筑与咖啡完美融合的,还有古镇里的朵云书院。沿着枫溪长廊走,就能找到朵云书院・枫泾店。这座源自20世纪30年代、承载着近百年风雨的历史建筑——王槐庭老宅,经过匠心重塑,华丽转身为热门的多功能书院,以崭新姿态续写百年传奇。
王氏宅为三进合院式布局,由一进一层门厅、二进三进二层楼房和中间附属院落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王宅曾作为枫泾镇文化站使用,程十发、汪观清、刘旦宅、郑家声、韩和平、顾炳鑫等十多位画家曾在这栋房子的二楼三进生活和创作,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画面,为老宅赋予了更多的美与艺术。
走进书院,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通过虚实相间的空间叙事手法,以枫泾明代文学家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为灵感,将古宅的每一处角落都赋予了新的生命。这里巧妙融合了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文化氛围,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的驻足。在这里,不仅可以手捧咖啡茶饮,静享一本好书的时光,还能参与书院定期举办的丰富活动,如手工制作、观看电影放映等,让心灵在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据了解,为了将文旅“流量” 转化为消费“增量”,枫泾镇正全力以赴,为建设中的乡村旅游新项目按下加速键,一批民宿陆续开放入住,更有火热招商中的商业综合体,只为承接乐高乐园带来的流量,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同时,全面推动 “文旅商体农” 融合发展,计划通过升级古镇景观灯光、盘活“枫溪花街”空间、举办水乡婚典、开发金山农民画和艺术黑陶的旅游文创产品等举措,不断优化自身业态,并积极探索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展联动、达成合作,不断提升枫泾旅游的“含金量”。
这个夏天,快来枫泾开启一场充满乐趣与惊喜的旅程吧。
文:曹佳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