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泉州市文旅局视频号一则短视频戳中网友心弦:阿拉伯艺术家们与泉州导游魏静婷在机场相拥告别,挥泪中伴随着“感谢静婷”“会想念泉州”的呢喃,网友们在评论中纷纷感慨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视频里的这位“95后”导游,来自泉州建旅国际旅行社。她用15天的朝夕相伴,带着艺术家们走遍泉州,将这座城市的友善与热忱,通过微笑传递到了丝路的另一端。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李伟才 曾世彬 文/图
缘起:戴上簪花围后一声惊叹
今年6—7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创作活动在泉州举行,魏静婷成为艺术家们泉州之行的专职接待人员。
6月18日,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到达厅,魏静婷手捧泉州伴手礼等候。当来自埃及、沙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阿曼的8名阿拉伯艺术家及2名埃及网红博主走出闸口,她立即为每人送上极具闽南特色的簪花围。摩洛哥艺术家非拉多斯・阿尔拉米戴上花团锦簇的簪花围,双眼放光脱口而出“I’m a star!”话语里的惊喜,瞬间消融了初见的陌生。
“95后”导游用15天的朝夕相伴,带着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走遍泉州。
从那一刻起,魏静婷与这群阿拉伯艺术家开启了15天的泉州采风之行。她带领众人走进清净寺、老君岩、梧林传统村落、洛伽寺、金谷溪岸、魁星书院,开展采风写生与文化交流;陪同体验泉州美食、民俗风情、茶道香道,感受南音幽婉、木偶灵动、白鹤拳刚劲,让非遗快闪如繁星点缀采风画卷。
乘公交“小白”逛古城
采风途中,魏静婷全程守护。6月25日至30日,艺术家们潜心创作,多元宗教和谐图景、燕尾脊弧线、优雅簪花等独特泉州风情,成为最佳创作素材。最终诞生的24件佳作,于7月2日起在泉州海交馆展出,与本土艺术共谱“艺汇丝路”华章。
相伴:走街串巷体验“活的泉州”
15天朝夕相处,魏静婷的角色早已超越“导游”。她是后勤保障者,是灵感引路人,更是共享生活的朋友——
连续高温天里,见艺术家们采风时汗流浃背,魏静婷立刻向旅行社申请挂脖风扇,送上夏日清凉。为了让创作更深入地扎根泉州土壤,她带着大家骑共享单车、乘“小白”公交深入街巷,体验“活的泉州”。有时,她会以Citywalk方式带领艺术家走街串巷,用脚步丈量古城经纬,感受泉州慢生活的惬意。从每日9点的“早上好”,到夜里10点目送回房,魏静婷的工作堪称“超长待机”。
带艺术家品尝泉州美食
情感的升华,源于一个词——“哈比比”。当魏静婷误将阿拉伯语“哈比比”当作“好朋友”称呼众人时,艺术家们笑弯了眼;后来得知其意为“亲爱的人”,双方不禁会心而笑。这个美丽的误会拉近了心的距离,也让魏静婷的心境转变:“刚开始当成工作使命,后来蜕变为朋友间的诚挚分享”。
阿拉伯艺术家为魏静婷画像
活动期间,阿拉伯艺术家与泉州画院的画师开展艺术交流笔会。魏静婷称那是她的“人生高光时刻”——起初仅两位画家为她画像,后来所有艺术家自发围坐,目光与画笔同聚焦于她。“他们说要画下‘泉州的微笑’,那一刻我既害羞又感动!”魏静婷说。
离别:串起中阿交流的民间纽带
离别前夜,魏静婷为每个人写下“定制祝福”,将深刻印象与祈愿凝于笔端。旅行社也备好茶杯等小礼物,赠予艺术家们。
魏静婷在卡片上写下“定制祝福”
7月2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玻璃幕墙映出相拥的重重剪影。魏静婷一次次俯身帮艺术家提行李箱过安检,眼泪悄然滑落:“他们要离开了,或许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一旁的摩洛哥艺术家非拉多斯・阿尔拉米眼含泪光:“此刻我非常难过,我一定会想你!回到摩洛哥,我要告诉所有人,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中国泉州!”
更多的感谢声此起彼伏:“我很高兴见到你,见到泉州的所有人”“我们很开心,在这里度过了15天”“非常感谢静婷”“她非常友好且亲切,在很多事情上帮了我们,我很开心能和静婷一起度过这段时光”“我对这次经历非常满意”……
7月4日,魏静婷收到埃及摄影师波拉・拉斯米发来的微信:“你谦逊、甜美、善良,胸怀宽广品格出众,是我此生遇见的奇妙之人。请保持这份美好,真心祝愿你一切顺利,希望能很快再次见到你!”
“导游是城市的名片,是民间的外交官,是城市的微笑传递者。”正如泉州建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杨巍所言,魏静婷以真诚为针,以城市为线,串起中阿文化交流的民间纽带,让更多人感受泉州的真诚与温度。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