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地名由来
集安,原名辑安(取“和安”之意),语出《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登基,臣服天下,辑安中国。”又由于辑安在边境,有治外安内、集体安宁之意后取谐音集安,故而得名。
02
方言
集安市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03
历史古迹
霸王朝山城遗址
位于集安市财源乡霸王朝村东北的高山上,东南距集安市区97千米。整个山城北高南低,状若簸箕,平面略呈梯形。其中西墙南段和北墙东段垒筑较高,保存状况亦好。实测东墙长298米、西墙长420米、南墙长247米、北墙长295米,周长1260米。2019年10月,霸王朝山城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丸都山故城
始名“尉那岩城”,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位于通化市集安市区2.5千米处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丸都山故城修建之初是作为都城的平原城,形成了复合式都城的格局,也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是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文化层厚约1.5米。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安洞沟古墓群
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洞沟河畔附近山麓、河谷和平川,范围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洞沟古墓群可分为石墓与土墓两类,石墓有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墓。其中,积石墓现今保存下来的有1700余座,约占整个古墓的四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洞沟墓群进行了大量工作,1960、1962年曾两次对墓群进行调查,1966年对整个墓群的古墓逐一进行编号、著录和分类登记,绘制了准确的分布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