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七月是丽江的旅游黄金季,气候舒适且景观独特,吸引了无数人前往,当然七月也是忙碌了一个学期的学生暑期的开始。
然而今年七月的丽江却上演着一场牵动无数人心的寻人大战,20岁的贵州女大学生程某,在玉龙雪山独自徒步后,如同人间蒸发般消失了,她最后一条消息还写着“充电宝有问题,准备下山”,谁能想到这短短十几个字会成为家人噩梦的开始。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有徒步经验的女孩在山中迷失方向?在这生死未卜的96小时里,她又经历了什么?
贵州大学大三女生程某是一个阳光开朗的20岁姑娘,暑假刚开始,她想着出去走走给自己放个假,顺便为新学期攒点能量。
程某选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冷门的景点,而是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这里每年不知道多少人去那打卡。
7月1日早上,她从玉湖村的民宿出发,身着蓝色冲锋衣,背着包就上山了,她上山的时候,天气还算说得过去,至少没下大雨。
没过多久她来到了一个叫蚂蟥坝的地方,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她还在群里告诉大家她在蚂蟥坝这个地方并没有见到蚂蟥,只看到三头牛和两只狗。
在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她忽然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充电宝没电了,准备下山,看到消息后驴友群里的朋友见她这么说就让她赶紧回去,她还回复说回去,这一句话说完,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手机不接,微信不回,啥动静都没了。
程某原本打算7月2日就回贵阳,车票都买好了,这次回去她还要继续做家教呢,毕竟现在家里就姐妹俩相依为命,他们的父母早已因病去世。
程某失联的消息传出后,家人立马报了警,她姐姐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政府和学校,贵州大学也很重视,马上派了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赶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协助处理。
警方接到报警后,通过调查监控发现程某最后出现在玉湖村附近,但具体走了哪条岔路,没人知道,这就像一个迷宫,入口清晰可见,但一旦进去,就有无数条路可以选择,而每一条都可能通向不同的结局。
程某姐姐表示程某之前有过徒步的经历,但是玉龙雪山可不是普通的郊游路线那地方海拔高,地形复杂,再丽江已经连续一个月都在下雨,山路湿滑得很,能见度低到几乎看不见前面的路。
这种天气,别说徒步了,就是开车都危险,加上山上雾气大得导航都用不了,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女孩,在这种环境下迷路的概率实在太高了。
可是程某到底走了哪条路?这成了搜救的最大难题,毕竟这座山中有太多岔路,不知道具体路线那么搜救起来就很困难。
对于程某到底走了哪条路,丽江蓝天救援队的人猜测她可能往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七号树方向走去。
有网友根据程某最后发消息的地点分析,推测她可能是往七号树方向偏移了两三百米,这个偏移看着不多,在山里可就大不一样了,一步走错,可能就进了完全不同的沟壑,再想回到正确路线就难了。
还有网友猜测程某走的是所谓的"文海线",或者是干河坝、玉龙大峡谷路线,不管是哪条路,大家一致认为她多半是误入了未开发区域,一个热心网友还画了路线图,建议搜救队重点搜查紫色标记区域,因为那里缓坡多,容易误判地形。
其实对程某搜救工作从程某失联当天就开始了,当地警方、消防部门和蓝天救援队齐上阵,可惜连续几天的暴雨让搜救举步维艰,山里能见度几乎为零,再加上地面湿滑,救援人员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救援队已经用了热成像设备和增派了人手,无人机也起飞了两次,可都没拍到有效画面,这种设备在正常天气下效果不错,但在浓雾和暴雨中,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目前他们只能靠程某手机卡塔掉的定位点作为线索,但那个位置周围全是密林和峭壁,搜索难度可想而知。
程某的学校和同学也在积极参与搜救和信息扩散,她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已经赶到现场协助处理,同学们则在网上帮忙转发寻人启事。网上还有不少志愿者在帮忙扩散消息,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这时有户外装备店老板提供线索说见过程某来买过基本装备,还有知情人表示在程某出发前曾见过她,这些细节或许能帮助救援队了解她的准备情况和可能的装备状况。
户外店老板表示程霞买的都是些基本装备,多半是个入门级驴友,这种程度的装备,在正常天气下短途徒步还凑合,但面对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不过光有装备没有经验和判断力也不行,野外生存最重要的是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尤其是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希望程某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来,等待救援。
说句不好听的,程某选的徒步路线实在太危险了,根据各方猜测,她可能走的路线压根不在景区范围内,属于未开发区域,这些地方是明令禁止私自进入的。
这种未开发区域没有安全标识,地形又极其复杂,全是悬崖峭壁和密林,蓝天救援队长说那边山体全是悬崖,如果方向判断错了根本下不来,更可怕的是,在大雾弥漫的情况下,导航设备都没法正常使用。
很多人觉得导航是万能的,但是在山区特别是在有雾的情况下,GPS信号可能很差,再说了,导航又不能告诉你哪条路安全,哪里有悬崖峭壁
当地村民透露蚂蟥坝不仅真的有很多蚂蟥,前几天还有人在这边遇到熊,想象一下,一个独自徒步的女孩,突然遇到野生动物,那种恐惧感足以让人失去理智,盲目逃跑,结果可能更加危险。
搜救已经进行了几天,但进展甚微,连续的暴雨让山体滑坡风险极高,救援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能见度几乎为零,无人机搜索效果有限,就算用热成像设备也很难在密林中找到一个人。
救援人员坦言在这种复杂地形中找人主要靠运气,一位队员说,如果程某真被困在悬崖边,即使找到可能也为时已晚,现在全靠能不能听到呼救声来。
现在搜救队和程某家人都在等待天气好转,一旦雨停雾散,搜救效率会大大提高,但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仍有大雨,这无疑给搜救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程某还有各种可能,也许她找到了山洞或其他避雨的地方,正在等待救援,也许她误入了一个没有信号的山谷,无法联系外界,又或者,她可能已经找到下山的路,但去了另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虽然最坏的可能性我们不愿去想,但搜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专业救援人士认为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一个人的生存时间非常有限,低温、野生动物、可能的受伤、饥饿和脱水,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致命,多待一天,生存几率就大幅降低。这话听着残酷,但确实是现实。
现在救援队已经缩小了搜索范围,主要集中在程某最后定位点周围的区域,但问题是那片区域正好是最险峻的地段,救援人员进去都要小心翼翼,更别说一个徒步新手了。
现在程某姐姐每天都守在搜救队驻地等消息,不敢回家,姐妹俩失去父母后只有彼此依靠,这种情况下的无助和绝望,真的很难想象,每一分每一秒对她来说都是煎熬,不知道妹妹是否安好,是否还活着。
无论程某最终能否平安归来,她的经历都已成为一个沉痛的教训,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安全意识,让户外活动回归其本质——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尊重自然的力量,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