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傍晚,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西霞院库区,随着黄河小浪底的大规模调水调沙,让下游黄河河道形成一条耀眼的金沙河,在晚霞的映衬下更具诗情画意。
沿库区河道向上游瞭望,天空中的晚霞像织就的云锦,光焰万丈,铺满了整个天空。五彩缤纷的晚霞与金色的蜿蜒河道,遥远的绵延群山、宏伟的跨河公路、铁路大桥等相映生辉。在霞光的照耀下,美丽的黄河河道如熔金碎银般闪动不已,将黄河河道染得金光四射,如梦如幻,让母亲河更加妖娆和美不胜收。
近年来,孟津区把黄河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先手棋”,在着力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同时,依托一年一度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活动,着力打造观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旅游品牌,为市民提供可沉浸式体验“生态保护+自然景观+黄河文化+慢游生活”的生态休闲好去处,成为游客自驾游的热门打卡地。
7月7日,随着洛阳市孟津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持续调水调沙,在河水的猛烈冲刷下,下游两岸河床上形成大面积的“沙画”长卷,像行云、像丛林……图案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在小浪底下游至黄河西霞院水库间,发现大面积神奇的“沙画”。据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泄洪量每天大概在3000到4000立方米每秒,大坝下泄量最大可达5000立方米每秒,奔腾汹涌的河水顺流而下,致使下游河道水位暴涨。随着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流量的减少,下游河道内水位突然下降,河谷两侧的河床大面积裸露,由水流冲刷和澄泥裂变形成许多造型各异的图案。
水位下降后在主河道呈现出纹路明暗相间的黄河“沙画”,有的似巨龙入河、有的似参天大树、有的似古树交错、有的似水鸟枝头翔集,形成一幅幅奇异而又壮观的天然画卷;神奇的沙画有的像浮雕版画,有的像水墨丹青的山水画,还有的像浓墨重彩的油画,造型逼真、线条流畅,规模宏大。(郑占波 马绍磊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