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的记忆中,大年初一是最为重要的日子,那是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去各家串门,可以暂时不受父母约束的一天。

这样的记忆刻录于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听到安吉有一个酒店叫“大年初一”时,思绪便会翻回到某个新年的第一天。甚至心中还略有不忿之感,好像自己的一份美好被别人侵占了似的。
大年初一度假村坐落于天荒坪镇山河村,这是一座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有客房千余间。它和那家曾在《非诚勿扰2》电影中出现的三亚鸟巢度假村,是姐妹酒店。两家最初都是同一个投资方,各有千秋。
酒店的开发者是安吉本地人,可能是因为对家乡大年初一的记忆,便把这座规模宏大的酒店定名为“大年初一”,其中不乏有浓浓的乡情。

“大年初一”的1100个房间蔚为壮观,在长三角地区都是凤毛麟角。开业以来,客房入住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划分为多个街区,名称也很接地气。比如芦花村,属于临水别墅;杏花村有四栋多层客栈,专门接待团队客人;桃花村和梅花村,属于江南四合院风格,适合家庭式度假。
浒溪是天荒坪镇的母亲河,大年初一度假村将这条溪流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建筑群,复刻了江南村落的风景——小桥流水人家。度假村运用“借景”的手法,将村后的青山,村旁的流水引入,如杜甫诗云“名园依绿水”。
“大年初一”充满国风韵味,度假村内的廊桥亭台也延续着传统命名。比如“立春桥”,用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命名,此桥垂杨临水,虚实相映;另一座“品水桥”,旁有幽篁丛出,老树斜依;还有“九曲桥”,桥分九曲,曲折迂回,人行其上,宛若凌波渡水,构成极为空灵的一幅图画。

亭台也是如此。“观鱼亭”,亭角翼然出绿竹间,周围多山石,蕴藉多姿;“流连亭”四面敞开,人坐其中,四顾皆景。在此凭栏远眺,远山楼角皆入眼中。这些小品建筑的格局,堪与苏州园林媲美。
度假村内的房间都临水而建。别墅流水在侧,优雅不群,暗藏奢华之境;合院依水而居,宁静致远,自成内部循环。
度假村主餐厅以“画舫”为名。游客在此就餐,如坐在画舫之中,可浅斟低酌,秀色可餐。除了画舫餐厅外,还有山外山餐厅、春雨自助餐厅、紫竹餐厅、美好时光茶餐厅等等,口味俱佳,各有特色。

作为旅游酒店,现代的配套设施当然不可或缺。“水一方”是一个恒温游泳馆,圆形的外观让它在整体建筑中凸显了独具一格的气质。馆内有智能泳池管理系统,在确保池水净洁的同时,能提供一年四季的恒温服务。
“大年初一”里,春有桃花、杏花、梅花;夏有荷花、睡莲、紫薇;秋有芦花、桂花、银杏;冬有蜡梅、山茶,简直就是一个大花园。
在度假村的每栋屋檐下,都挂着大红灯笼,感觉这里每天都是大年初一。就连房间的门卡也是放在一个红包里的,带着浓浓的传统年味。

在余村西侧,还有一家叫“年年有余”综合性度假酒店,与“大年初一”颇有呼应之意。
年年有余,是中国人讨彩头的说法,希望自己和别人都在一年的生活中能够有富余。研学中心以此为名,就是寄托着人们这样的心愿。其中也蕴含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共同富裕,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年年有余”。
余村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每年有全国各地的大量党政干部前来参观考察,研学中心就是为此配套建设的,因此也被称为“两山讲习所”。

这所酒店型的建筑,占地面积近50亩,隐于山川溪水之间,环境幽雅,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绿色生态”主题展开。
“年年有余”既然以研学、培训为主题,空间结构自是有别于其它酒店。在它的内部,设有1个450人报告厅,1个160人阶梯教室,2间100人教室,6间60人教室,另有研讨室13间。此外还有学员餐厅2层,能同时容纳500人就餐。开业以来,已接待过多个省市县代表团在此举办研学活动。
在余村的绿水青山中,“年年有余”的室内设计风格倍显温馨典雅。客人可在房中学习,也可在自然山水中思考,“治愈”气十足。

研学自带修身养性之功。在“年年有余”,闲庭信步,可见回廊曲折;房舍餐厅,可遇学友同修;走进书吧,可端坐轻诵。每刻,都岁月静好。
抛开研学的个性,“年年有余”完全是一座度假酒店。不仅环境好,配套也很完善,五星级酒店管家式服务,可为入住者提供周全的实时响应。
【陈少非作品/《如此青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