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活力,也成为促进消费、孕育创新的新支点。2025上海夜生活节于6月6日在上生·新所启幕,同期开展的夜生活节开幕嘉年华活动规划深度结合上生·新所城市更新特色园区肌理。
作为其中特色活动,“2025FEAST美食嘉年华”将于7月18日-7月20日在上生·新所呈现十周年特别版,诱人的美食美酒以及有趣的生活方式品牌,将带市民游客开启一场环球美食冒险之旅。此外,一系列文化活动接连举办,不仅为历史街区注入活力,也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从“看戏”到“入戏”
6月28日,上生·新所全新文化品牌“城市新剧场”开启了首场活动——沉浸式杂技《满满的豆子》,让观众有机会亲身参与,与杂技演员互动,共同感受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次演出也是《满满的豆子》的上海首演。
新颖的演出形式,不仅适合亲子家庭参与,也适合喜爱沉浸互动式演出的观众观看。由于首场演出反响热烈,《满满的豆子》将于7月20日限时返场,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在上生·新所官方平台预约观演。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体验,上生·新所近期还将推出一系列精彩文化活动,如携手大路剧团推出创新形式的“城市心事”体验工作坊。在此工作坊中,参与者将有机会将自己的故事转化为戏剧表演,把自己变身为观众去旁观自己的这段经历,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感受与治愈。第一场活动将于7月19日在历史建筑孙科别墅中举办,观众不仅可以获得新颖的艺术体验,还能沉浸式游览孙科别墅,感受建筑美学。
夜间文化生活丰富
漫步在园区中,已成为茑屋书店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保留了许多历史元素,如螺旋柱、壁炉和马赛克拼花地面,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通过图书与艺术场景的结合,为访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自2025上海夜生活节启动以来,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结合夏季时令、暑期与即将到来的上海书展,与各大出版社、艺术机构合作企划内容多样的讲座分享类活动,包括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各种主题,大部分设定为周末晚间活动场,丰富了广大读者和市民的文化夜生活。

近期周末晚间,书店已举办“从乔伊斯到托宾:爱尔兰文学的传承与情感”分享会、与SIGMA适马品牌联合发起的系列文学活动等精彩活动,场场报名满座,反响热烈。后续还将举办百万美食博主“田螺姑娘”新书签售、热点新书《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分享会等活动。作为上海书展分会场和国际文学周分会场,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还将继续在今年8月书展期间,承办国内外重磅作家的一系列线下活动,带动夏日“夜读”风潮。

同期,店内画廊新展“仲夏浮光:蒋雨个展”已于6月28日开幕,将持续展出至8月10日,市民可免费观展。艺术家蒋雨的绘画作品邀请观者驻足、凝视,在翻阅书籍的间隙,感受时间如何被折叠、展开,又如何在我们与历史的对视中悄然重塑。此次展览亦延续了新所art circle系列艺术企划的理念,即通过艺术与书籍的对话,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叙事潜能。
历史街区变身消费新场景
上生·新所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地处新华路、愚园路、衡山路至复兴路三个历史风貌区的中间区域。这里曾是“哥伦比亚生活圈”的一部分,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51年,哥伦比亚俱乐部与相邻的孙科故居被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管,成为其生产基地。2016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搬迁,万科集团接手并进行城市更新项目,将其打造成了如今的上生·新所。
街区以“尊重历史文脉、留存城市记忆、多元共享共生、打造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为理念,将历史建筑、现代工业建筑与绿色建筑完美融合。项目保留了3栋历史建筑和11栋工业建筑,其中孙科别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多样,有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独特建筑风格,以及红色陶瓦、手工菱纹抹灰、螺旋柱、铸铁阳台、拱券门窗等独特元素,外观、结构、装饰等都具有独特魅力。新区域则更像是一个开放式植物园,通过广场、花园、连廊打造了立体步行体系,建筑体量上下交错叠合,绿意从一楼户外空间到二楼露台,一直延伸至建筑外立面,形成了舒适的公共空间。

自2024年上生·新所新区域开放以来,园区空间活力进一步释放。更多生活方式品牌的入驻、多元文化活动的举办,持续提升市民在游乐购娱方面的体验感。“都市森林”般的绿化环境,也使得上生·新所成为沪上热门松弛感打卡目的地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