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天下景区与泮坑之间的树林里,有一条当年太平军南逃时走过的鲜为人知的登山古道,古道附近有座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却有点诡异的石条桥。过了这座石桥后,我突然发现,平坦的小路两边一树多胎的现象竟然成了常态!而石桥的另一边则偶尔才看到一树双胎或多胎的现象。如此诡异的现象到底是人为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期待专家去解密。


东升古道
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的这条登山古道,入口位于泮坑大道尽头左转后的梅州市清凉山供水公司旁边,入口非常隐蔽。
东升古道最宽处宽近2米,最窄处宽不足80厘米,青石古道可直通山顶。古道两旁树木修长、茂密,松树较多,偶尔可看到松鼠在树上上蹿下跳,十分可爱。好些树干上有藤蔓缠绕、攀爬或倒挂,看起来藤与树的关系很是密切。古道下方山谷幽深,幸有树叶遮挡,不觉恐惧。

东升古道
东升古道因入口隐蔽,平时很少人走。我是五六年前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嘉应学院何日胜教授的文章《东升古道登山乐》,才知道梅城的南郊竟然还有保存如此完好的石砌古道。

东升古道
查看《光绪嘉应州志•寇变》,结合卫星地图分析可知:同治四年乙丑岁(1865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汪海洋率领的太平军攻破嘉应州州城,以黄泥墩的仁风楼为临时指挥部,指挥太平军抢掠城内及州城附近老百姓的财物,随后又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清军作殊死斗争。十二月十二日,汪海洋在城东塔子坳被清兵的长枪击中,落马而亡,太平军推举偕王谭体元为首领继续与清兵顽抗。二十二日夜晚二更时分,太平军偷偷南渡梅江,沿着东升村这条古道上黄沙嶂,经清凉山过新田村,在丰顺北溪村一带被清兵彻底消灭的。

东升古道
沿着石砌的古道(客家话“石结路”)往上走了几百米后,有往右平走的岔路,第二条岔路进去不远,就可看到两条花岗岩石条并列而成的古桥横跨在小溪上。

岔路口

石条桥
石桥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让我吃惊的是,过了石桥后,小路两边竟有一半左右的乔木都是一树多胎的孪生树。这里的树木好像是被人下了魔咒似的,一树三胎四胎很普遍,多的竟然有七仙姑、八姐妹的孪生现象,并且孪生树的树干大小都差不多,不管是荷树、松树、杉树还是其它杂树都是如此。想到这里,我忽然感到阵阵凉意袭来,顿时毛骨悚然。

多胞胎的树

多胞胎的树随处可见
如此之多的孪生树在梅州其它地方并未发现过。让人诧异的是,石桥的另一边一树多胎的现象却少得多。到底是这里的土质不同,还是水质差异,或者有人有意为之,或者是其它原因?期待相关专家前去调查解密。

三胞胎树
孪生树林下面的小溪中有几条饮用水管,我很好奇的是,长期饮用此水的居民家里生的孩子不知是不是也多为双胞胎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