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国家AAAA级景区
——街子古镇
汇聚有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街子人”
旅居定居在这里
有着共同梦想的“新街子人”
在这里组建了属于自己的
“梦之队”——周周音乐团
在风景如画的音乐小镇
把日子真正过成了歌

“沉浸”让音乐滋养生活
街子古镇银杏广场上,数十位身着藏族服饰的舞者,手拉手围成圈,随着悠扬的旋律跳起热情的锅庄舞。这群舞者,便是周周音乐团锅庄舞队成员。

57岁的张洁是周周音乐团锅庄舞队的领队,退休前她是成都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每天与数字打交道,工作精密且严谨,言语不多。而如今的她,形象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热情开朗、十分健谈。张洁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加入锅庄舞队后带来的改变。

周周音乐团锅庄舞队领队 张洁
当初来街子古镇发现这里空气特别好,是天然氧吧。定居在这里后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一位藏族朋友,就是一年多以前在锅庄舞队认识的。
张洁口中这位藏族朋友叫李登莲,也是锅庄舞队20多名队员中的一员,今年57岁,30多年前自阿坝州小金县结婚到崇州安家。此后,除逢年过节外,便不常回到家乡。而锅庄舞,就成了她与家乡的“链接”。
裙摆飞扬,银饰叮当,欢快的舞步与古朴的广场相映成趣,舞者们陶醉于音乐、沉浸于舞蹈,尽享美好生活。



“组团”让梦想开出花来
周周音乐团于2023年初成立,当时仅有成员40人。如今团队共有舞蹈、乐器两个大类的11支队伍,由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山东、重庆、西藏等地400余名热爱音乐、舞蹈的“新街子人”组成。




62岁的郑朝根退休前是成都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每天的生活紧张且充实,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状态让他感到空虚和焦虑。而现在,他也在街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周周音乐团电吹管队队员 郑朝根
几年前我到街子旅游,发现街子的老同志他们生活十分丰富,唱歌、敲鼓、吹管、拉二胡,非常有意思,我就加入了。
今年刚50岁的万红是周周音乐团合唱队的领队,农村出身的她自小就怀揣着一个音乐梦想。如今,她已是镇上颇有名气的歌手,儿时的梦想终于开出了花。

周周音乐团合唱队领队 万红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次机缘巧合我听说周周音乐团正在组建合唱团,我就主动报名,通过唱歌和大家走到一起。在街子古镇,我们一起把日子过成歌。
“磁吸”让旅人安住下来
对这群“新街子人”来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把生活按下的暂停键重新启动。吸引他们留在这里的,是街子的磁吸效应,这其中不仅包括得天独厚的康养环境,还有音乐小镇的独特魅力。

周周音乐团锅庄舞队领队 张洁
街子古镇水土好,物价便宜,因为临近产地食材非常新鲜,还有四川省医院成都青城山医院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很适合养老,现在镇上也在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我相信街子古镇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周周音乐团电吹管队队员 郑朝根
我喜欢咱们这儿的氛围,只要愿意学,这里几乎各种乐器舞蹈都有。大家互相成就,既收获了朋友,也收获了快乐!

得益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社区公共空间免费开放给民间艺术团体,大大降低了周周音乐团租用场地所带来的成本。周周音乐团的老师也都由成员自身担任,他们大多数退休之前就在学校、机构等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如今在街子这片音乐热土上继续发光发热。


街子镇老年协会会长 王会康
周周音乐团每年的会员费是50元,除此以外无任何其他收费,我们还给每位队员定制队服。周周音乐团的命名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里每周甚至每天都有音乐,二是希望来到这里的人能感受到周全、周到的服务。
免费开放的排练空间、无私奉献的音乐老师、不用门票的音乐艺术节......这些得天独厚的“软件”和“硬件”大大降低了参与音乐的门槛,让中老年人音乐爱好者们减少顾虑,可以放松地投入其中,追寻自己的惬意充实的“第二人生”。



街子镇老年协会副会长 李阡陌
吸引大家留在这里的就是街子得天独厚的医养颐养环境,以及音乐小镇的独特魅力。医养颐养的温润守护着生活的安宁,而音乐小镇的旋律则滋养着心灵的丰盈,让这里不仅是康养的港湾,更是能与音符相伴、让精神得以舒展的诗意栖居地。

就在7月11日举办的2025首届西部疗愈产业生态博览会暨“四川省世界级疗愈目的地最具潜力十大城市”发布会上,崇州凭借独特的生态禀赋与产业基础,入选“世界级疗愈目的地发起城市”,并发布“六养十二境”康养资源画像及机会清单。“身心‘街’安,自在十二境”,以康养+音乐为特色的街子古镇,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随着“六养十二境”体系的落地,标志着崇州疗愈产业从单一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系统化发展。

一座城市的高度
不在于摩天大楼的物理尺度
更在于精神文明的思想维度
这群“音乐候鸟”的故事
让我们看到了
当岁月沉淀的阅历遇见永不褪色的热爱
街子古镇便成了梦想的共鸣箱
原来,康养不止于身体的呵护
当音乐融入日常
心灵的丰盈才让“诗意栖居”
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