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去巴基斯坦拉合尔,发现网上传的和真实情况差太多
网上总说巴基斯坦危险又穷,但我2016年真去了拉合尔,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大城市,市中心一点不比国内二线差。
地铁能坐,商场能逛,马路上车来车往,连路边飘着的咖啡香都跟国内似的,我当时站在路口愣是有点恍惚——这真在南亚?
但出了市中心,另一面就冒出来了。
低矮的破房子挨着墙根儿,土路泥得能粘鞋,一下大雨更糟,鞋子陷进去都拔不出来。
柏油路少得可怜,走两步就是灰,坑坑洼洼的,能看出基建比咱们这儿差不少。
当地人在这样的地儿倒挺自在。
光脚在泥地里跑的小孩,蹲在路边等公交的大叔,脸上都没什么愁容,该干啥干啥。
我们工程队工资还行,可普通巴基斯坦工人赚得特别少。
我认识个一起搬砖的泥瓦匠,干了三年才攒下六百多块人民币——这钱在国内可能都不够买部新手机。
街头常见小孩蹲那儿擦鞋,或者捡塑料瓶卖。
这场景不像咱们看的温情电影,更像生活本来的样子,没什么修饰。
吃饭倒便宜,几块钱能对付一顿,但卫生真不敢讲究。
好多人直接上手抓饭,这是他们老辈子传下来的习惯,看着不卫生,可人家就这么过来了。
年轻人倒是跟得上潮流。
小米、OPPO手机满大街都是,年轻人拿在手里拍照、聊天,跟咱们用手机差不多。
聊起天来,他们总说“中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东西特别认可——尤其是咱们帮忙修的路、建的楼,他们打心底里觉得好。
不过农村更苦。
停电停水是常事,没自备发电机的话,做饭都得将就。
公交车窗子用塑料布糊着,三轮摩托满大街乱窜,跟“特色风景”似的。
基建也在修,可慢得很,一条路修好几年,刚铺好没俩月又裂了。
现在回想那一年,最深的感受是:网上说的太片面了。
巴基斯坦确实有难处,穷的地方、破的地儿不少,但哪有网上说的那么糟?
有热乎的人,有努力变好的劲儿,和我们这儿比可能差点,但绝对不像传的那么邪乎。
人呐,别光看手机屏幕。
真到那片土地上走一走,摸摸土路的软硬度,看看当地人脸上的笑,才知道啥叫“表象底下藏着真实”。
钱不好赚,但机会挺珍贵——要是还有机会,只要待遇合适,我还想去那片地儿,再感受感受那股子陌生又实在的温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