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叶度关山,不辱使命,致敬文化之路
--四评“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
作者/孙树恒
今天,“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也伴随着悠悠茶香,跨越万水千山,抵达了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望着眼前广袤无垠的草原,那如茵的绿意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成群的牛羊似繁星洒落,参与活动的人员心中满是感慨与激动。这场从湖南安化启程,历经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多地的文化之旅,终于在这一刻抵达了目的地,而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虽然通过文字、视频和微信群了解,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我们虽素昧平生,却因一份共同的情怀与使命相聚同行。这份情谊与担当,亦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肯定,尤其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万里茶道协作体主席郭杰先生,著名作家、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名誉主席、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邓九刚先生,均对本次活动给予了深切关怀,并专门发来贺信,为这场文化之旅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一、读书社的力量:发起与推动活动的奥秘
“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这样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活动,由石头记读书社发起,看似意外,实则必然。石头记读书社作为一个致力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团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社长郑佳明,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社科联原主席,有着丰富的文化领域领导经验和深刻的文化见解,为活动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 。在他的引领下,读书社一直秉持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而万里茶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读书社关注的焦点。
活动的总策划彭永,作为石头记读书社IP发起人,以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创新的策划思维,为活动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 。他深知万里茶道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提出了以“万里茶路是人走出来的”为核心的活动主题,将微观器物叙事与宏观文明对话相结合,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价值 。另一位总策划李学英,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委常委、宣传部长,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态度,从当地文化特色和发展需求出发,为活动在西乌珠穆沁旗的落地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

在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方面,读书社充分发挥了其平台优势和人脉资源。活动得到了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的指导,湖南惟盛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心、湖南省茶文化研究会的主办,以及湖南城市学院学术期刊中心、安化县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协办 。众多单位的参与,不仅为活动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更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此外,理想华莱、锅圈食汇、华升股份、玖珞设计等品牌的支持,也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活动主题歌《片叶度关山--石头记万里茶路中国行之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歌曲由乐虹、江世炎作词,刘易战编曲并与小沫沫共同演唱,将万里茶路的历史韵味与茶文化的深厚内涵融入其中,每当旋律响起,仿佛能让人看到那一片片茶叶跨越关山,连接起中蒙俄三国人民友谊的画面。

二、茶路相连:安化与西乌珠穆沁的不解之缘
安化,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是千年黑茶之乡,拥有36万亩茶园,2024年综合产值达268亿元,连续十六年入选中国茶业重点县域前十强 。这里的茶马古道、白沙溪茶厂等,见证了当年茶商马帮的繁荣景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西乌珠穆沁旗,地处锡林郭勒草原,有着广袤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游牧文化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大力发展以“游牧部落之旅”为主线的文旅产业,重点打造的草原“99号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草原公路” 。

“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以茶为媒,将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地方紧密联结在一起。从地理上看,活动路线以安化为起点,沿中蒙俄万里茶道国内段,最终抵达西乌珠穆沁旗,这条古老的茶路成为了两地之间的物理纽带 。从文化上看,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安化黑茶曾跨越山河湖漠,远抵蒙古草原,成为草原人民的“生命之饮”,茶乳融合的文化在西乌珠穆沁旗深深扎根,“以茶为贵”的茶礼已被镌刻进草原人民的社会生活 。
在活动过程中,安化与西乌珠穆沁旗的文旅推介官面对面交流,分享两地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 。通过学术沙龙,专家学者们从历史、商贸、文化等角度深入探讨安化黑茶与中蒙俄万里茶道的关系,进一步挖掘了两地之间的文化渊源 。同时,活动还通过直播、文创产品等形式,将两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展示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安化黑茶的魅力和西乌珠穆沁旗的草原风情,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青春风采:多方人士的坚守与付出
“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众多专家、媒体人员、志愿者等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一路上,研学团队深入各地古城、茶厂、遗址、博物馆,探寻万里茶路的历史遗迹,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毅行团队顶风冒雨,炎炎酷暑中爬山越岭,用脚步丈量着这条古老的茶路,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茶文化的热爱 。
直播团队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手持摄像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始终坚守岗位,将活动的精彩瞬间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实时传递给观众。刘渊和宋小平副主席全程参与活动,连续出征近20天,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对万里茶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决心。

向映华从活动的logo设计到注册,从海报设计到思考协作体具体落地,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意,为活动打造了独特的视觉形象和品牌标识,让“片叶度关山”这个品牌更加深入人心。陈浩则负责组织志愿者乘大巴日夜兼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志愿者们默默奉献,为活动人员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支持,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些年轻人,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选择在万里茶路上奔波,吃盒饭、房车露营,克服了种种困难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对文化传承的担当和对理想的追求。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这场活动才变得更加精彩,万里茶路的文化也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四、文化之旅: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走过了众多地方,参观了无数的古城、茶厂、遗址、博物馆,这一路的行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化层面来看,活动呼应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促进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 。通过重走万里茶路,挖掘、记录、传播沿线的历史人文,推动了湖湘文化与万里茶路沿线地域文化的交流互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万里茶道的历史,认识到这条茶路不仅是一条经济通道,更是一条文化长廊,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在产业发展方面,活动创新了茶知识普及、茶文化涵养方式,助力了茶产业发展 。通过打造“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活动品牌,培育了现象级文化营销事件,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同时,活动还搭建了湘品出湘万里茶路概念供需中台,推动了湘品出湘,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于西乌珠穆沁旗来说,活动有助于打造草原茶文化网红旅游城市,重点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 。

从旅游角度来看,活动打造了精品旅游线路,将万里茶路沿线的景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人们可以沿着茶路,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领略古城的韵味、茶厂的工艺、遗址的沧桑和博物馆的厚重。这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为各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从影响力来说,活动还通过发起“万里茶路文旅康协作体”倡议、开展历史散文作品征集传播和万里茶道知识擂台赛等活动,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万里茶道文化,培养了一批茶文化爱好者和传承者 。它为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为万里茶道申遗凝聚了社会共识。

“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虽然暂时抵达了目的地,但它所承载的使命和意义却远远没有结束。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旅程,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和对未来的展望。正如活动总策划彭永所言:“万里茶路中国行,今年只是开端,有惊喜,也有不足。如何行稳致远,借力使力,需要激荡思想。”内蒙古服务贸易协会呼戈会长说:“万里茶路项目破题,关键在于跳出历史看未来,超越文物谈活态,整合资源创价值,国际合作谋共赢。”
鉴于此,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万里茶路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这片小小的茶叶,也将继续跨越关山,连接起更多人的心灵,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