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名气太大了,它是清代皇帝们驻跸消暑、怀柔外藩的夏宫。避暑山庄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正门”是避暑山庄九门之首,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于乾隆十九年(1754)。我们从“丽正门”进入,门票130元。
为何会在承德建避暑山庄呢? 满族是个马背上的民族,康熙为了保持满族骑射的民族传统,加强对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距离北京约350公里的地方建了木兰围场,每年举办“木兰秋狝”。为了解决沿途的吃、住等问题,又陆续建了二十多座行宫。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刚好地处北京与木兰围场的中间地带,气候宜人,从1703起开始大规模兴建。避暑山庄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直至1792年为止,历时 89年建成。
看了门口的避暑山庄大事简表,得知康熙来过28次避暑山庄;雍正竟然一次都没来,估计太勤政了;乾隆来得最多,49次,其余时间估计都在忙着下江南;嘉庆19次;道光也未曾踏足;咸丰来过1次,同治在避暑山庄继承大统,回京后就再也没来过。同治元年(1862年)同治皇帝颁发谕旨:“所有热河一切未竞工程,著即停止!”,从此避暑山庄不再使用。
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又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西北部为山峦区、东南为湖泊区、东北为平原区,整体形貌有点像中国的版图。
从“丽正门”进入首先到达的是宫殿区,它是清帝处理朝政、居住休憩的场所,分为前朝和后寝。
内午门上悬挂着“避暑山庄”匾额,为康熙皇帝手书。
来到避暑山庄最重要的大殿 - “澹泊敬诚殿”,它是清帝在避暑山庄临朝听政,接见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继续往里走,来到“四知书屋”。
“四知书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此殿是清帝接见近臣、少数民族首领和临朝更衣小憩的地方。
宫殿区域都大门紧闭,游客只能趴在玻璃窗往里看,拍照都很困难,反光厉害。
左右两侧有瓷器展和珐琅展。下图为铜鎏金珐琅“太平有象”。
避暑山庄正宫区有九进院落,继续往里走来到后寝部分,后寝以“烟波致爽殿”为中心。
“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殿。正中三间设御座,西次间为佛堂,西稍间为暖阁,是皇帝的寝室。寝官的东西各有一个小院落称东所、西所,与寝宫有侧门相通,是后妃们的住所。
贵为皇帝,也就是睡这样一张瘦长的小床,寓意“长寿”。
嘉庆和咸丰两位皇帝就病死于此,咸丰皇帝还在此批准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烟波致爽殿”后面是一幢面阔五楹的两层楼,名“云山胜地”,楼下原来设有小戏台,供皇帝听戏,二楼设佛堂。
“云山胜地”虽为两层楼,但里面不设楼梯,要凭借楼前的假山上楼。
走过“云山胜地”,后面是“岫云门”,从这里走出宫殿区。
想上山峦区必须得乘坐景区的车子,车票60元,门票130元之外另外再买。
车子有点像中巴,可以坐二十几人,坐满人后发车。
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开,沿途都是高大的树木,看不到任何景色。
车子总共停靠三站,这是第一站,由于只能看承德市区,基本上都不会停车。
避暑山庄的周围有高高的宫墙,将山庄围得严严实实,长度大约十公里,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虎皮墙”。宫墙外原有54座“堆拔”(即驻兵之所),每一座“堆拔”住八旗兵10人,宫墙上有供军队行走的上下马道。
下图为在承德市区内拍摄到的避暑山庄宫墙,高高在上,绵延不绝。
景交车停靠的第二站:二马道,这里有观景台,大家纷纷下车。
从陡峭的坡道向上走
这里可以俯瞰外八庙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即小布达拉宫),我个人觉得小布达拉宫的旅游体验感胜过避暑山庄。
俯瞰外八庙的须弥福寿之庙
景交车仅停留15分钟,拍了照匆匆赶回自己的车,继续前往第三站“青枫绿屿”,这是清帝游览山区时休息的地方。
穿过“月亮门”
后面的正殿
这里有平台供清帝中秋登高赏月之用。现在可以俯瞰承德市区,远处为“棒槌山”(磬锤峰)。
拉近镜头来一张
这是在承德街道拍摄的棒槌山,更清晰。
景交车转了一大圈后下山,途中仅停靠两站。接下来游览湖泊区。
湖区面积非常大,沿湖边一直往前走,途中恰好遇到景区内的表演。
表演显得有点敷衍
景区内的路标很不清晰,尽管拍了张景区图边走边看,还是搞不清楚路线该怎么走。
沿途经过不少亭子
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仿照江南名胜建造,这是“烟雨楼”。
每一座亭子都是“康熙36景”中的一景
这座亭子里有康熙戎装像
康熙曾在万树园东南部和热河泉一带开垦种植了数十亩农田,名为“瓜圃”。
终于走到“热河泉”。这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处温泉,泉侧有一石头上刻着“热河”二字。这里即使是严冬也是泉水涌动,不见冰凌。
离开热河泉,继续往前走,路过“金山”,这里是仿镇江金山而建的。
沿途还有许多小岛
水心榭
湖区有约50万平方米,我们只是走了一小部分而已。看过去景色都差不多,大家也走累了,从“德汇门”离开。
坦率地说,避暑山庄景区还是令我很失望。首先景色真心没有想象中的好。宫殿区与故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山林区景色不及周边的外八庙,湖区跟颐和园也没得比,看过去更像个公园而已。若要说有什么特色,那就是大,一是景区面积特别大,二是名气也特别大。
来承德若不玩避暑山庄,总归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名气摆在那里。我猜测也是这个原因吧,虽然景色很一般,但门票竟然敢收130元,贵过北京故宫和颐和园本尊,也不知哪来的底气。门票贵点就算了,上山的景交车竟然敢收60元,人均消费至少190元,还不包括游湖的船费(我们没有乘坐),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
上个月去了山西壶口瀑布,门票也同样是130元,但我就觉得值得,因为瀑布太雄伟壮观,被震撼到了,另外瀑布景色不可替代,别的地方看不到,所以不会觉得门票贵。相比之下,避暑山庄收130元很不合理,虽然景区大,但游客一天之内实际能走的地方有限,况且很多区域都不对外开放。
另外还要吐槽的是,避暑山庄景区竟然不接受外省的退役军人证,说只有河北籍的退役军人可以免票,外省一律要买票,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大家都是为国效力的,凭啥对退役军人还搞地域歧视?
承德避暑山庄,真是相见不如怀念。本来抱很大的期望过去的,结果很失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