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山水,新韵重庆”这一表述,既凝练了重庆最本质的自然禀赋,又勾勒出其在时代浪潮中的精神肌理,是对这座城市“山水魂”与“时代韵”的双重注解,兼具地理质感与人文张力。
内涵精义: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时代交响
雄奇山水,既是重庆自然资源的灵魂注脚,更是重庆地理风貌的磅礴诗行。
“雄”指向其山水的壮阔气势。长江、嘉陵江在此奔腾交汇,切割出峡谷深壑;大巴山、武陵山巍峨横亘,托举起重峦叠嶂;三峡的峭壁如剑、瞿塘的夔门如门,构成“万山磅礴水泱漭”的天地格局,尽显自然伟力的雄浑与不可撼动。
“奇”源于其地貌的独特性。作为“山城”,重庆打破了平面城市的常规逻辑——房屋依山而建,道路盘旋而上,轻轨穿楼而过,江与山、城与崖交融成“3D立体”的奇观;喀斯特地貌孕育的溶洞、石林,与悬崖上的古镇、江上的廊桥相映,更添“造化钟神秀”的灵动感。
这“雄奇”不仅是景观形态,更沉淀为重庆的精神底色:山的刚毅、水的包容,塑造了巴渝儿女“爬坡上坎不服输,劈波斩浪敢争先”的性格基因。
新韵重庆,既是市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律动,更是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幸福节拍。
“新韵”是重庆在现代化进程中生长出的时代气质,是对“雄奇山水”的当代应答。
它是“硬核”的发展之韵。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重庆以“东方桥都”“智造重镇”的姿态强势崛起。千厮门大桥彩虹跨江,果园港集装箱吞吐全球,两江新区科创企业迸发活力,传统工业基地蜕变为数字经济高地,重庆大地处处展现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锐气。
它是“柔软”的人文之韵。老巷的梯坎与新楼的玻璃幕墙共存,火锅的麻辣与咖啡馆的醇香交融;洪崖洞的吊脚楼灯火延续着巴渝古韵,李子坝轻轨站的“穿楼奇景”成为网红符号;抗战遗址的沧桑与解放碑的繁华对话,非遗川江号子与现代街舞同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时尚感”。
雄奇山水,魂强骨劲,血脉舒张;新韵重庆,繁花竞艳,神采飞扬。
雄奇是“新韵”的根基——正是长江的通达、山地的坚韧,让重庆能在时代变革中锚定方位;“新韵”是雄奇的绽放——现代文明的注入,让古老的山水有了新的叙事,从“蜀道难”的闭塞之地,变为“陆海通”的开放前沿,完成了从“山水屏障”到“山水舞台”的跨越。
诗性表达:近悦与远来共情的引流牧歌
衡量城市文旅宣传口号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引流功能是否强大。
与之前的“魅力重庆,美不胜收”“重庆,非去不可”“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相比,“雄奇山水,新韵重庆”包容了“立体重庆”“精彩重庆”“魅力重庆”“魔幻重庆”“动感重庆”等多重意蕴,并显得更为鲜活生动、雅俗兼备、亲切平和、朗朗上口,尤其具画面感、韵律感,更具引人入胜的诗情画意,因而也更具引流能级。
人们从中可以领略到长江与嘉陵江在朝天门相拥,金浪与清波在长嘉汇交欢,那亘古不变的双弦,弹唱着千万年的雄浑;人们从中可以聆听到南山的翠峰刺破云霞,歌乐山的林涛掠过历史,那在烈火中永生的雄魂,正在万千峰峦组成的生态家园、芬芳花阵中盛开如浪的笑声。
人们从中可以品味到,轻轨在楼宇间穿针引线,把市井的烟火缝进云端的霓虹;大桥如银链锁住两江,让货轮与高铁在晨昏里共赴前程;洪崖洞的灯笼照亮吊脚楼的千折万叠的霓虹矩阵;老茶馆的龙门阵里,飘出5G基站的温馨呼吸。
“雄奇山水”是立体的诗词,“新韵重庆”是灵动的旋律。在雄奇的底色上,重庆正以时代为墨,谱写着关于文化传承发展、旅游创新升级、诗与远方结伴前行的盛世牧歌。
“雄奇山水”,好大一幅画;“新韵重庆”,好美一首歌。这两句短语,音韵铿锵,诗画相融,顺口走心,易于传播,应能产生主客共情、近悦远来、引流促销之效。
(作者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首席研究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