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之眼”原方案
山东日照超级地标“黄海之眼”一直备受关注,不过最近方案做出了修改,由黄海之眼变成了黄海双眼皮,这是咋回事呢?

“黄海之眼”原方案
日照 “黄海之眼” 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万平口景区出海口,绿舟路以北、泻湖以东,是连接万平口景区与灯塔景区的重要地标性建筑。项目最初由以色列著名建筑师渡堂海提出概念设计,其灵感源自中华传统经典《道德经》中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的哲学理念,旨在打造一座造型独特、完全通透的全钢架玻璃拱桥,寓意为 “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黄海之滨的明亮眼眸。
“黄海之眼”原方案
根据 2018 年项目启动时的规划,“黄海之眼” 原设计为全钢架玻璃拱桥,跨度 177 米,高度 63.5 米,整体造型为玻璃全覆盖的彩虹形筒状结构,内部采用三段式扶梯与楼梯组合,桥体最高处设半径 9 米的半圆形观景平台,可供游人驻足观景。
“黄海之眼”原方案
桥体设计呼应 “日出初光先照” 的日照文化内涵,每日日出时分,桥体与倒影相映成趣,形成 “巨目” 形象。不过这个设计方案在 2024 年进行了重大调整。
2024 年 4 月,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设计调整方案,主桥结构由原单拱改为三拱肋钢箱悬吊式开启桥,主拱跨度调整为 203.6 米,主拱高度(至海平面距离)增至 76.3 米,主梁跨度 153 米,形成双层桥体结构。这一变化引发网友调侃,称其从 “黄海之眼” 变为 “黄海双眼皮”,主要因新设计采用双拱叠加形态,桥体外观呈现上下两层结构,类似眼睑开合的视觉效果。
“黄海之眼”调整方案
调整后的方案融入更多实用性功能,如下部可升降通道,既满足行人通行需求,又可在大型船只通过时升高桥面,同时允许免费通行,提升了公共参与度
项目2018 年中标价为 3.077 亿元,原概算总投资约 4 亿元。2024 年设计调整后,最新投资估算为 2.8 亿元,在施工方案,2018 年计划 2019 年完工,后因停工和设计调整多次延期,2020 年预计 2022 年建成,2023 年宣布争取 2024 年建成,2024 年招标计划显示工期 330 日,目前尚未完工
“黄海之眼”调整方案
“黄海之眼”调整方案
你更喜欢黄海之言的方案?还是黄海双眼皮的方案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