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啥胶东机场里都是日语和韩语吗?因为青岛离日韩近、航线多,日韩游客也很多,机场除了中文英文之外,都会标注日语韩语,连街边店铺的菜单也会跟着这么做。旅游火爆起来之后,许多外地人都误以为青岛是山东的省会。毕竟论名气,它比济南大;论经济,它号称是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
综合来看,青岛堪称全山东最‘叛逆’的城市,骨子里自带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完全没有齐鲁儒乡的含蓄。为啥它的存在感就是比济南高呢?
也不怪人家傲气哈,毕竟青岛自带顶级配置,卡在山东半岛南边,左手黄海送海鲜,右手崂山挡大风,中间夹着胶州湾这个“聚宝盆”,盆地里还能种大葱,属于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最妙的是海岸线——长达863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随便找个海边一坐,海风都能把烦恼吹到日韩去。而且沿线海岸有极佳的良港条件,比如我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青岛港’,就在胶州湾内,这可是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要是没了它,韩国人都吃不上白菜!
青岛总面积1.13万km²,比杭州略小,但常住人口1044万,绝对算得上北方人口大户,总GDP16719亿元,人均高达16万!这啥概念?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都接近西班牙、捷克等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了!不得不说我大青岛这排面,真牛匹!
再看看交通基建,那就更牛匹了,哪怕拿青岛跟顶级发达国家对比都不虚啊!
整个市共有8条地铁线、4大火车站、2个国际机场。最绝的是,青岛人出门主打一个“海陆空任选”,全市352公里的地铁里程,其中11号线堪称“最美地铁线”,一半跑地下,一半跑崂山脚下,坐在车里能看见大海波光粼粼,比坐观光车还爽。
胶州湾跨海大桥就不必多说了,直接修成海上贪吃蛇,全长42.23公里,开车过桥都能听完一整集《甄嬛传》,哪怕堵车也能看海鸥飞过,比在市区堵得暴躁强多了。
还有胶东机场,走的是国际范,年吞吐量4000万人次,光日韩航线就有30多条,怪不得机场里日韩文比英文还显眼,韩国人还暗戳戳把这里叫做‘北方小首尔’,虽说这也算赞美,但不知怎么的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如果说地理位置和交通基建已经够牛匹了,那青岛的颜值更是下一个level。
比如整座城的“心脏”——五四广场,就像是青岛的会客厅,标志性的“五月的风”雕塑,红通通的螺旋造型,晚上灯光一照,像团火焰烧在海边。周边的高楼大厦里藏着无数打工人,白天在办公室敲代码,晚上来广场吹海风,顺便围观大爷们钓鲈鱼,生活节奏比北上广慢半拍,比济南快半拍,对人们来说刚刚好。
还有奥帆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在这儿举办,现在成了旅游必去打卡景点,50块钱就能坐帆船出海,船长会教你掌舵,运气好能遇见海豚追着船跑。到了夏天,海边的啤酒大棚支起来,烤鱿鱼配青岛啤酒,听着驻唱歌手唱《海阔天空》,这才是青岛人的夜生活顶配。
最妙的就是海上第一仙山——崂山,5A 级景区,海拔1133米,可以坐缆车上去,到顶后可以看到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翻涌的海浪,山顶的太清宫藏着千年银杏,里面的道士比游客会养生,随便都能跟你唠两句打坐养生经。
还有金沙滩银沙滩,一脚踩下去全是“软黄金”,青岛人夏天的快乐都在这里。金沙滩长约3500米,沙细得像面粉,光脚走不硌脚。海水清得能看见小鱼游,退潮时拿个小铲子,半小时能挖半桶蛤蜊,拿回家煮一锅,鲜得掉眉毛。
银沙滩的人比较少,适合躺在遮阳伞下喝椰子水,看小朋友堆沙堡。附近还有第一海水浴场,120多年历史的“老牌顶流”,沙滩踩起来像踩地毯,每年夏天下饺子一样全是人,不会游泳的套个泳圈漂着也很舒坦。
逛完美景之后,怎么能不来点美食呢?
青岛美食绕不开的两大“灵魂担当”就是啤酒和海鲜。
青岛啤酒是出了名的,本地人买啤酒论“袋”买,塑料袋装的鲜啤,3块钱一袋,比矿泉水还便宜。夏天拎着啤酒袋走在街上,边走边喝,这才是青岛人的街头仪式感。晚上的海鲜大排档也很吸引人,虽然曾经出过“天价大虾”事件,4只就要888,让青岛背了黑锅,但现在早整改得明明白白。营口路市场买完海鲜,随便找家大排档加工,花蛤15块一斤,皮皮虾30块一盘,配着啤酒吃,隔壁桌的大哥能跟你唠到打烊。
不过话说回来,青岛啤酒是真的顶,一厂原浆喝一口,灵魂都能飘到崂山顶!有没有青岛的兄弟出来说一声:夏天喝啤酒嗦gala(蛤蜊),到底选鲜啤还是原浆啊?哪个喝起来更得劲儿呢?
信息来源:
青岛市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公报》
《胶州湾大桥运营报告》
青岛市工信局《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白皮书》
海关总署《RCEP对青岛进出口影响分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