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南门街,选自“讓葲文创工作室”。】
小时候夏天在江边游泳,结束后不走大南门而专绕小南门,是为了身体多出汗,以防老母亲“刮白”发现挨打。所经活塞环厂时,总感觉有个老房子在盯着你。
上世纪末,开源开发公司为安庆回族住地仿制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南门小区时,空无一人的活塞环厂的老房子,还在那荒草野丛中瘪嗦嗦地瞅着行人。
我经常路过此地,总不忍多看几眼。有人说是陈独秀旧居,有人说仅是一个有点年头的老房子。莫衷一是。
三年前,不知是应该感谢“孔方兄”,还是佩服“罍”酒瓶子调教“国城”的胆魄?一场为安庆人配餐的“大南门特色文化街”盛宴,拉出了“二陈读书处”、“南水关22号”、“镇海门楼”,才使得活塞环厂的老房子魔术般地现身重见天日。
这个老房子到底是谁家的?是姓“陈”还是姓“老”?
带着这个疑问,在今年母亲节的前一天,我走进了大南门。
那天,已没有了五一假期间的万人卷巷,但也没有像倒扒狮已失宠般的冷清。三三两两行人,东张西望眼睛,买牛肉包长队,靓女移动长裙。
【今日之大南门街。】
我没有走一地柏油的大南门正街,而是沿东西向南大街依泽小学巷进了大南门。
没走几步,看见三个老奶奶在路边洗麻将牌:
“怎么三人也能打麻将?”
心里话还没想完,只见一个老头从斜坡上屋掀了个门帘走出来,一手紧了紧抄腰裤,一手指着老奶奶们笑:
“我得着没打二饼!”
二饼?我捂嘴一笑,甩甩头。
转过三绕两拐曲管矮槛,“二陈读书处”南大门敞开。我去年从东小门进,正巧赶上下午四点半清场,我像犯警一样,又被工作人员灰溜溜地请出了东小门。
【修葺一新的二陈读书处。】
有个熟人在背后喊我,我才从“南水关22号”蓝牌牌上收回了眼帘:
“怎么是南水关22号呢?”
“这就是′三陈旧居′!”熟人答非所问地扯扯我衣襟放低了嗓门,算是回答。
“为什么不写′三陈旧居′?”
“政治吧?我也不晓得!”
“起名还有政治?”
“走走走!莫谈政治,吃牛肉包子去!”
【新建的南水关22号。】
【民国时期“三陈旧居”老宅,选自“老城闲人”用图。】
平生第一次下午,排了四十分钟长队吃了牛肉包子套餐(包子、油饼、绿豆圆子);又平生第一回南北穿梭钻城楼门洞,无奈地笑看着戏弄安庆人没文化的“镇海楼”、“门南大”。
【我有点怀疑自己脑残似的查了“百度”:凡横匾,均历史,字,自右至左。好像百度不脑残。】
【“门南大”?“大南门”?自相矛盾!既然是门楼文物恢复,就要按文物规矩办事。且一个城门楼只能对外用一块横匾,对内一般是不能题匾的,有凶煞气!】
有人说,谁在“门南大”前多呆一分钟,谁就是一分钟没文化。我赶紧离开,来到南大街活塞环厂。
活塞环厂早就迁走了,但活塞环厂进出口的两扇铁栅门还在。老天保佑!如果《文物法》修改五十年遗物算文物,我准保第一个投赞成票。
【这是活塞环厂南进口铁栅门(5号码头对面)。】
【红圈处为活塞环厂北出口铁栅门,蓝圈为正在修缮的老房子。】
2022年4月,我曾为“罍”酒瓶子拍过一张工地施工照片:
【照片上的老房子,看我举相机,立马像打鸡血来了精神,迅速脱去荒草衰衣,拽拽末代皇袍,像一个觉醒年代的老战士,腰别挖掘机,脚踩老黄土,大吼:若有战,召必回!】
【三年后,活塞环厂老房子正在身披迷彩服,脱胎换骨。】
看到一块“文保”铭牌,展现着安庆文保官的水平:
【历史建筑,安徽华洋义赈会旧址(陈独秀家族旧居),编号AQ·LSJZ—02—042,公布;安庆市人民政府,二0二0年十月。】
在工地圈地蓝铁皮上贴有告示,我一字一句地读完,甚至还念了“合饭”……
【原活塞环厂内民国建筑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概况牌。简介:原活塞环厂内民国建筑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安徽华洋义赈会旧址)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沿江路36号院内,总占地面积3413.43平方米,建筑面和2139.48平方米。现状建筑屋面多处坍塌,砖砌体残损风化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做好历史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拟对该处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建筑内容:为建筑加固、外立面修缮、屋面修缮改造、建筑水电气及室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单位:安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路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岳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为了对得起老房子,我查了“百度”、“豆包”。
“豆包”描述:
【安庆三陈故居及华洋义赈会旧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是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的故居,也是安徽华洋义赈会的旧址。】
“百度”讲解一:
百度讲解二:
辛亥革命胜利后,陈独秀当时任安徽都督副秘书长,和其第二任夫人高君曼便在这座洋楼里工作和生活。1913年,陈最小儿子陈鹤年便在这座洋楼里出生。
整座洋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南设走廊,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整个洋楼青砖扁砌,白泥勾缝,整齐划一,楼梯设于该公馆东南角,连接上下两层走廊。但走进内部,一片破败。风吹日晒下感觉随时倒塌。这砖墙里藏的是一种落寞,这里面是陈独秀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同时还是华洋义赈会旧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
百度讲解三,照片,一地的落寞:
掩卷长思,拂卷长叹,呼吸千年,大南门去!
我丝毫不怀疑有文化的安庆人没有被邀请参加“大南门特色文化街”项目报告评审会。
我丝毫不怀疑陈延年、陈乔年是陈独秀俩儿,不会分家“二陈读书处”、“南水关22号”。
我丝毫不怀疑标出“南水关22号”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旧居没有人持怀疑态度。
我丝毫不怀疑“门南大”润笔人看见嘲笑安庆人没文化赶紧捺炒股撤回键显示其文骨。
我丝毫不怀疑修复陈独秀旧居(活塞环厂)与其右铁栅门谁都能鉴别正品与“二货”!
我丝毫不怀疑全天下的安庆人不会容忍“门南大”天天竖在城门头上嘲笑安庆没文化!

仲甫先生:您已去世多年,还有这么多人在折腾您,我替他们赔罪了!
(行云流水汪崇旺 2025/5/1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