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对于世人而言,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认知领域的一片空白。因为没有去过,很多人对西藏的了解,通常都存在一些误区。
结合我进藏10次的经历看来,这种误区,主要体现在海拔、高原反应、必去景点和自驾线路方面。
一、海拔
1、认为西藏海拔太高,老人小孩都不能去
西藏的海拔,在国内的确首屈一指,但并非是“老人小孩的禁区”。
我曾见过一位70岁的老人,飞到拉萨机场,就上了我们的越野车,和我们一起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大环线。每天早起在4500米海拔的城市晨跑,晚上洗冷水澡,比我们年轻人有精气神多了。
能否去西藏,主要取决于身体适应能力,而不是年龄。
2、认为西藏所有地方都是动辄4000、5000多米的海拔,自己身体受不了
去西藏旅游,多数供人休息的地方,海拔都在3000-3500米,几乎不会令人产生明显的高反症状。4000-5000米海拔的地方,多是自驾盘山公路时,途经的垭口(山顶)。
偶尔经过哪怕海拔4000-5000米的垭口,不会对人身体造成多大影响。这就好比,人在水下憋气,仅仅只是经过,不是久待,就不会令人产生严重的高反。
二、高原反应
1、认为身体越瘦弱,越容易高反
实际上,根据多数人的说法,身体越是强健的人,越是容易高反。因为身体强健的人,对于氧气的需求量更大。
高原反应,没有明确的病发人群,也和性别、年龄无关。能否会高反,主要取决于个人身体和高原环境的匹配程度。没去之前,不用担心,95%以上的人群,都能自然适应高原反应。
2、认为自己心跳加速、耳鸣、头晕、气喘,就适应不了高原反应
100个人到了高原,有99个人都会出现心跳加速、耳鸣、头晕、气喘等状况,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现象,不用紧张。
人人到了高原,都会有高原反应,只是程度不一样。严重的高原症状,体现于呕吐、头痛、休克等临床表现,此时需要吸氧,或者及时就医。普通心悸、气短等高原反应,不用过度担心。
3、认为对于高原反应最有作用的是物品是红景天
很多人说,去西藏前半个月用水泡红景天喝,就不会高反。此说法未经医学肯定,只是大部分人的说辞。也有很多人说服用红景天没用。
应对高反,当下便能立竿见影的物品,共有两种。一是氧气瓶,二是葡萄糖口服液。只有这二者,才是西藏各大旅游团随车必备的物品。去西藏那么多次,没见过哪个领队随车携带红景天的。
4、认为219新藏线的高原反应,比318川藏线强烈很多
G219新藏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紧贴着喜马拉雅山脉而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如此高的海拔条件,令人很多人望而生畏。
但实际上,根据我个人,以及身边诸多驴友的真实情况来谈,能顺利适应318川藏线高反环境的人,就能适应219新藏线的高原反应。两者虽然在平均海拔上存在500米的差距,亲身感受并无多大差别。
5、认为高原反应是从小成长环境决定的,藏族本地人就不会高反
藏族人和内地人一样,都会高反。
听当地人讲,他们有时候有事出差去到成都,十天半个月后再回拉萨,一样会存在高原反应,晚上失眠,心悸,气短等,要在拉萨生活1-2周后才能适应。
三、必去景点
1、认为去西藏一定要走一遍318国道
318国道只占了西藏至多15%的景观。
318国道经过青藏高原川藏峡谷区域、藏南谷地林芝区域,属于藏东南沿线的东西横向进藏线路。除此之外,西藏还有317国道川藏北线、317国道阿里北线,以及219国道新藏线这3条主要的横向进藏公路。
如果把这4条景观大道都走完,也才算至多走完西藏60%的风光。因为,除了横向线路之外,西藏还有多条纵向公路,比如214国道、216国道、109国道等,它们都是欣赏西藏美景的优美景观线
2、认为一定要进布达拉宫里面去看一遍
距离是种美,如果不具备藏传佛教文化、吐蕃历史等相关人文知识,花大精力去爬了一遍布达拉宫,除了气喘吁吁,可能啥收获都没有。
布达拉宫里面的奇珍异宝,名声斐然,很多游客都想去看看。就我个人而言,文化水平太低,根本看不懂,不如在外面远观。这一点来说,很多人看了之后的想法和我一样,很多在拉萨生活了10年的人,哪怕布达拉宫淡季免费,他们也未曾进去参观过。
3、认为布达拉宫是信徒们朝拜的终点
自驾西藏一路上,能看到公路旁许多朝拜的信徒,他们的终点其实不是布达拉宫,而是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的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广场附近的八廓街里。
4、认为拉萨是西藏旅游的终点
拉萨地处西藏自治区的中东部,到了拉萨,只算走到了西藏的一半。
很多人从成都自驾318川藏线到拉萨,一路历经千辛万苦,以为到了拉萨,就到了西藏的终点。实际上,从宏观的人文地理角度而言,连接着藏北羌塘高原、那曲草原、藏南谷地、川藏峡谷区域的拉萨,只能算西藏旅游的起点。
5、认为珠峰更值得一去
从高度上讲,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但从风度来说,珠峰的景观性不如南迦巴瓦、冈仁波齐、萨普神山等地。
如果不是那块写有8848.86米数据的珠峰高程纪念碑,仅凭游客肉眼,根本看不出眼前冒尖的雪峰,就是“大地之母”珠穆朗玛。反倒是珠峰山脚,有着“珠峰后花园”之称的吉隆镇乃上村,四面被雪山环绕,山腰生长着草甸、田园、森林、峡谷,其风光更为迷人。
四、自驾线路
1、认为走完“川进青出”就走遍了西藏
川进青出是西藏旅游经典环线之一,由318川藏线与109青藏线组成,自驾需要15天以上。
然而,哪怕是川进青出这样穿越“川西草原、横断山脉、藏南谷地、川藏峡谷、喜马拉雅山脉、可可西里、青海湖、念青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等地貌的经典旅游线路,那也至多只占了西藏30%的风光而已。这一点上文其实已经论述过。
2、认为“阿里大环线”一般人走不了
如上文所言,能走318川藏线的人和车,就能走阿里大环线。
3、认为穿越318川藏线、219新藏线、羌塘中北线等地,路况很差
318川藏线、219新藏线,几乎全是柏油路,大部分道路都很宽敞平整,不挑车。到了西藏阿里地区,由于路况好,路上车也少,国道上很多车都开到130迈了。
除了阿里中北线(下图中紫色线路)这段横穿羌塘高原的线路,属于土路,需要底盘高点的SUV好走之外,其余线路,小轿车都足够。也有一些当地人,开轿车走这段线路的,他们熟悉路况,不建议游客开轿车穿越阿里中北线。
西藏各大旅游线路的路书,详细日程、景点、住宿地、注意事项等安排,鉴于篇幅原因,大家可查看下方《专栏》了解详情,需要咨询报团、包车的游客,也可以私信找我,祝大家旅途安心、顺心、开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