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游的第8站,也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湖北的省会武汉。
【到达】我们是从岳阳坐绿皮车去武汉的,历时2个半小时,下午3点多到达武昌站。
【住宿】我们这次选择了一家火车站旁边的酒店,到达后才知道是民宿性质的公寓酒店。全程没有见到一个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后加微信,确认身份后,告知房间号和门锁密码,所有事情都是通过微信联系。后来退房后想寄存行李,也是告诉我们行李房的房间号和门锁密码。
我们的房间在24层,有50平,比一般酒店的标间大,视野很开阔。房间里还有沙发、茶几,感觉更像家居。但不提供矿泉水,电视也不能看,这让我俩觉得有点不方便。
【到达当天】
我们所在大楼的地下一层就是美食广场,第一顿吃了武昌鱼,到武昌地界了嘛!
吃完饭,我们就往黄鹤楼方向溜达。途中看到路旁的首义公园,自然就上山了。山并不高,在山顶步道上与当地人一起来个饭后百步走。
途中最先看到了望鹤塔,这是个八面五层的仿宋砖塔,檐角翘起,很好看。
后来看到介绍,才知道这个公园的全称是“蛇山首义公园”,是一座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性公园。首义,即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意思,武汉也被称为首义之城。在武汉,不仅有首义公园,还有首义路、首义广场等。
在首义公园里,还看到了武昌起义军炮台、首义纪念碑、英雄群雕像等,只是天已经黑了都看不太清楚。在武汉时间不多,后续也没有时间再来了。
从首义公园下来,没走多久就到了黄鹤楼景区的南门。我俩这次不准备进景区了,一方面觉得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修的,连位置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门票太贵了:日场70元,夜场120元。
我们沿着武珞路往武汉长江大桥方向走,沿途会看到好几拨人群聚集的地方。到了这些地方,停下来,回头,你也会跟他们一样举起相机。对,没错,这就是可以免费看到黄鹤楼的地方。
途中,看到下图中的道路结构,还感慨了一下:下去的台阶好陡,且两条道去的地方还不同,走错路估计会挺麻烦吧。却没意识到,我们自己也应该从这里下去,因为当天的目的地是江边,想着去江边看夜景,同时去中华码头看看轮渡的情况。
我们一直往前走,不知不觉中就走上了武汉长江大桥,这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我俩理所当然地认为,到江边的位置,一定会有下去的方法。结果是:在桥楼的地方确实有一个下桥的楼梯,但早已封住不让用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无法下桥到江边,也不要试图走过桥,实在太远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原路返回,到有公交站的地方再想办法。
好吧,那就改天再去江边了,今天就在桥上看看武汉的长江夜景吧。
【武汉第二天】
一早起来,自然要体验一把武汉的“过早”,热干面配蛋酒,是最典型的搭配了。老公还怕吃不饱,又要了个面窝,这成了我们在武汉的标准早餐。
后来又吃过几次热干面,我还有了自己的心得:一定多搅拌一会儿,让下面的汤汁充分浸润热干面,还一定要多加些酸豆角,麻酱的浓香与酸豆角的酸爽相配,最好吃。
吃得饱饱的,我们就坐地铁来到梨园站,C口出。因担心公园里找不到共享单车,一出站就赶紧扫了车,骑车进了东湖边的梨园广场。
我们沿着东湖绿道向九女墩方向骑,高高的树木、清澈的湖水、徐徐的微风,一切都是我之前做攻略时,想象中的样子,非常美好!
我们一直骑到了湖心岛,之后原路返回,本想着沿东湖骑到湖北省博物馆(预约好了11点参观),但骑过海洋世界后,就不允许自行车进入了。我们还了车,步行走进听涛景区。
硕大的草坪、湖边的步道...每个视角都是大气、舒服的。
我们在公园里随意溜达,来到一个叫碧潭观鱼的地方,弯弯曲曲的九曲桥在湖中流转,与绿瓦凉亭相连,很有江南古典的秀美。
看到人们集中在一个亭下喂鱼,鱼儿很多,也很好看,在孩子们的欢叫声中争抢着抛下的鱼食。
景区内有一个屈原纪念馆,湖北是屈原的出生地,也是屈原最主要的政治活动中心,所以在这里,有很多纪念屈原的元素。
屈原纪念馆一楼是屈原的生平历史介绍,二楼是屈原美术馆,当时正展示着关于兰花的美术作品。
之后,走过落羽桥,登上行吟阁,俯瞰东湖风光。
行吟阁是取《楚辞·渔父》中屈原“行吟泽畔”之意命名的,为1955建造,四角攒尖顶,飞檐三层,上覆翠瓦。檐下“行吟阁”为郭沫若手书,阁前立有屈原的全身塑像。
我们赶在11点时到达了湖北省博物馆的南入口,人很多,因已经提前预约过,顺利进入。
我俩先从南馆的曾侯乙展厅开始参观,接着是梁庄王展厅、楚国八百年,之后还有北馆的湖北历史文明陈列、近代风云,以及陶瓷展厅。
博物馆里的宝贝真多,看不够呀!最遗憾的是,越王勾践剑展厅,因为排队的人已经转了好几圈,只好忍痛放弃了。
我们是从博物馆北门出来的,这里是博物馆的正门,可以看到蓝色的大坡面屋顶,很是壮观。
从博物馆出来时1点多,我俩已经“饥肠辘辘”。但没有直接找吃饭的地方,而是坐公交去了光谷步行街。武汉是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而光谷片区号称“大学城”,我们就是想去感受一下大学生的活力。
见到这标志性的光谷广场,就知道,到了。我俩先找了一家餐厅填饱肚子。
光谷步行街是很大一片的商业街区,距离光谷广场最近的是现代风情街部分,这里很像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也是大学生最多,商店生意最好的部分。
再往东,依次为西班牙风情街、意大利风情街、德国风情街和法国风情街,建筑很有特色,但越往东走,开门的商铺越少,很多店面都是人去楼空。不知道刚建成时,是否曾热闹过。
当天回到酒店也没敢太多休息,吃完晚饭就又坐地铁去了昙华林。我们是坐7号线到螃蟹岬站下的车,计划从东到西穿过昙华林,然后去江边。
昙华林最早是在明朝,因朱元璋第六子朱桢来武昌做楚王,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建而慢慢形成的一片街巷,1861年汉口开埠后,街区内出现大量“中西交融”的建筑。如今经过改造后的昙华林,由历史建筑、特色店铺、艺术空间等构成,成为了武汉的文旅地标。
我们去时,天空下起了毛毛雨,各种建筑依山坡而建,上上下下,婉转曲折。最高处是一个帐篷营地,正放着露天电影。还有各种精品酒店、餐厅、酒吧、博物馆等错落有致,感觉就是为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增添了创意的羽翼,简单形容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们沿着一条小街离开昙华林,这是一条很接地气、很好玩的街道,将我们直接引到了5号线的昙华林站。跟旁边的人咨询,被告知,只有从地铁站中穿过,才能走到江边去。在地铁站里,看到两个Cosplay的女孩,年轻人的做法,有些已经无法理解了,真的老了吗?
终于到达了长江边,但因有码头的缘故,这里是无法沿着江边散步的。在可以看到对岸的地方坐了很久,也了解了坐渡船去对岸汉口的时间表。
【武汉第三天】
我们早早地赶到了中华路1号码头,刷卡(1.3元)乘渡船过江。在船的二楼,以不同的角度,观看长江大桥、江上的货船,以及对岸的汉口。
全程也就10来分钟,下船时看到一层很多骑着摩托车的当地人,渡轮仍然是他们过江最经济的方式呢。
从渡口上来,就看到汉口历史文化街区标志性建筑-江汉关。
汉口在武汉三镇中是最晚崛起的,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汉水从原来的龟山以南,改道为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这使得汉口镇脱离汉阳的管辖,逐渐繁荣起来。到明末清初时期,汉口已借助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发展成“天下四聚”之一,与北京、苏州、佛山齐名。同时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被称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享有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汉口被迫成为开放口岸,在这里成立了汉口海关——江汉关,相继有了英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法租界、日租界。建起了各国领事馆、各洋行总部、众多豪华饭店等,还有提供给高级职员的高档住宅,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等欧式建筑一应俱全,被当时来到这里的外国人称为“东方芝加哥”。
现在的汉口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很多当年的历史建筑,成为每个来武汉旅游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我们从江汉关沿着江边往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排洋行总部旧址,每个都独具特色,非常耐看。
之后,我们便走进街区,北到同兴里、西到江汉路,走过打包厂、咸安坊,穿过保元里、黎黄陂路,看到了原俄租界的东正教堂、巴公房子、詹天佑故居,还参观了武汉中共机关旧址纪念馆。
我们在这个片区里,来来回回溜达,很多地方都被重复走过,仔细阅读着每个老建筑的介绍,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曾有的繁盛。
这里多放几张照片,一同感受一下建筑风格的多样与细节的精美。
詹天佑故居
打包厂旧址
咸安坊
英文楚报馆旧址
汉口东正教堂
巴公房子
同兴里
武汉中共机构旧址纪念馆
江汉路
江汉路步行街
我们在11点多返回到住处,因为要做当晚的火车离开武汉,必须在12点前退房。寄存好行李后,又去吃了一顿有鱼的午餐:烤鱼。
下午在细雨中,我们来到了武汉三镇中的另一个:汉阳。最先到达的是古琴台,这是为纪念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佳话而建的。
不大的院落里,假山、流水,别有韵味。
看到一个带有仙气的女子在琴台上吹笛,很是应景。
我们等到3点听了古琴演奏,只演奏了2曲,不太过瘾呢。
古琴台外就是月湖公园,此时雨渐渐停了,公园里人不多,看到湖边的躺椅,你猜我们做了啥?
我俩擦去躺椅上的雨水,一人一椅躺了上去。就在这美丽的月湖边,老公用手机放着音乐,微风拂面,我们竟在这里睡着了。
现在想起来都很梦幻,在湖边美美地睡一觉,一直是我觉得不太现实的场景,竟在武汉的月湖边实现了。这也成了我在武汉最悠闲、最难忘的时刻!
之后在月湖边漫步,感觉汉阳这边仿佛是武汉的郊区,景不错,但人很少。
我们还跑到汉江边看了看,但没有按计划去晴川阁,而是坐着公交穿过汉阳区,到了它的商业中心。对汉阳的整体感觉,是其基础建设远远不如武昌和汉口那边,这里可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呀!为啥没有发展起来呢?
傍晚回到酒店,取出行李,找了家饭馆吃饭、充电,坐夕发朝至的火车离开武汉,回到家中。完成了这次18天的旅行。
【武汉小结】
我们在武汉住了2晚,共待了55小时,远远地遥看黄鹤楼、在东湖绿道上骑行、在光谷步行街闲逛,在昙华林感受历史与创新的融合;坐便宜的渡船过江,见证了汉口的历史底蕴;还去了古琴台听古琴演奏,更在月湖边美美地睡了一觉.....
足迹到达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但武汉是个逛不完的大城市,历史与现代的多元文化,总是让你不断改变对它的认知。
【18天出游小结】
这次出行18天,在8个城市驻足停留。既有广州、武汉这样怎么也逛不完的大城市,也有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中小城市,喜欢被山水包裹的肇庆、随时感受大海气息的北海、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柳州......
这趟总花费6000元的旅程,让我俩感受到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补充了历史知识;过程中有意外惊喜,也有遗憾与失落,但总之是一次收获满满、开心满意的旅程。
******
接下来的日子,在不断回味的同时,也将开始准备与期待下次的秋季之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