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这座河南东部的城市,有着“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称,它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过在现代化进程中也碰上不少难题与机遇,商丘是豫鲁苏皖四省交汇地带的大城市,既有地理上的好处又有发展的限制,它的定位和特色怎样分析。
商丘的土地面积是10704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比河南省会郑州还要大出大概42%,商丘的常住人口达到766.02万,在全省人口排名当中占据前列,仅次于南阳,超过了很多个地市,这就给商丘的经济发展给予了人口方面的支撑,不过,商丘的人均GDP只有4.04万元,还不到郑州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商丘在交通枢纽上的地位无可厚非。它是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处,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及多条国道穿城而过。但这个优势在如今的经济中并未发挥出全部的作用。据数据显示,商丘的铁路货运量只有郑州的18%,高速公路经过商丘的过境车辆有60%都不选择在商丘停留。虽然商丘有交通便利的先天优势,但是其在“通道经济”上的表现较为薄弱,挖掘物流价值的空间还很大。
工业方面给商丘发展增添了一些亮点,拿永城经济开发区的铝材生产线来说,增速达到了15.6%,夏邑县的纺织行业也在尝试利用智能化改造设备来缩减人工成本,这种改造使成本降低了37%,给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希望,不过,这些局部增长同商丘整体工业发展的规模和体系化不成正比,传统农业所占比例依然较高,这给地方经济造成约束。
农业对商丘来说意义重大,商丘是“豫东粮仓”,粮食产量连续九年过140亿斤,给河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作出贡献,传统农业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经济节奏,想要摆脱对农业的过度依赖,商丘正试图调整产业结构,新兴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一枝独秀,增速达到108%,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量也增加了27.1%,这些新兴行业为商丘的经济转型赋予方向。
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商丘古城是商丘市的文化符号,但是商丘古城的核心保护区高度控制在15米以内,开发建设受到很大限制,在修缮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如何对古城进行改造和利用,成为一大难题。但是近几年短视频的兴起,商丘古城意外的火了,特别是在节假日,游客如织。这说明商丘古城仍然是一座待挖掘的旅游资源跃升点。
除了古城游玩商丘的名胜,不能不提应天书院,它是古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表明商丘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曾经有过很高的历史地位,应天书院是文旅融合的一部分,也是商丘文化自信的表现,燧皇陵,阙伯台,芒砀山等景点同样丰富了商丘的文化内涵,给以后的文旅升级给予资源根基。
在文化产业繁荣的一面,商丘也有治理和发展上的问题,新开业的868文创园短时间内成了“网红打卡点”,后续能保持热度还是个问号,而且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也有很多微观方面的问题,像是柘城新建成的金刚石微粉工厂碰上“招工难”,年轻人大多愿意到邻近城市徐州打工,劳动力短缺的事对于商丘往后工业化进程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财政上商丘的压力也不小,财政自给率只有36.18%,比全省的平均值要低,城镇化率方面,商丘的比例比较低,只有48.76%,这个数字远低于全省的平均值,这表明商丘的城市化进程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睢阳区做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既要顾及历史遗产的保存,又要考虑管网现代化的问题,这种“两线作战”的情形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虽然发展存在诸多限制,但商丘正尽力把现代化同文化遗产融合起来,让城市既保持原有历史厚度又寻求新的产业高度,像科学研究方面,商丘师范学院甲骨文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就非常出彩,这个实验室专门针对商文化展开发掘和研究,给保留并流传文化遗产给予了智慧支撑,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现代科技相融合,比如四平调通过直播平台流传,这同样是个亮眼的尝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