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浩泉
汶河发源于临朐沂山法云寺圣水泉。泉水涌出循山东流,形成玉带溪,至百丈 崖飞泻崖下,形成瀑布,跌落深谷,成就汶河。汶河流经临朐大地,至昌乐入高崖水库。
我们跟随当代徐霞客一行6人,驱车来到昌乐。负责接待我们的是昌乐原政协 主席郝雨东和现任旅游局的王在山局长。郝雨东,安丘市景芝镇石家埠村人,现年83岁,退休前任昌乐市政协主席。小学毕业,工作中不断学习,退休后,75岁学习英语字母,76岁上电脑,并开始文学创作,81岁畅游非洲大草原,82岁完成了四部文学著作。 在二位领导的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方山。方山,乃昌乐第一名山。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海拔338米,面积8平方公里,是南郝、 五图、乔官三镇之界山。因“顶平如砥、四望皆方,故名”,它东携白浪,西镇丹水,北映孤山,南望汶河,大有主宰一方天地之气概。
享誉中外、名闻遐迩的昌乐蓝宝石,就是以方山为中心,四面密布,其储量堪称世界之最。
方山庙,方山西坡的半山腰有座庙。庙内外石碑林立,古木参天,紫薇丛生,青藤绕槐。院内有一山泉,终年不涸,碧水清澈,上架玉带桥,长4米,桥上有八角亭称: 龙泉亭或乐泉亭,桥下流水潺潺,景色宜人,堪称一邑之胜。大殿内雕梁画柱,正面有一尊身着朝服的金面神像,百姓称曰:“方山爷”。
据传,很早以前,昌乐城营建之初,有四座拱形城门。因西门外常年闹鬼,直 闹得百姓日夜不得安宁,几任县令人妖不分,百姓无奈,只好将西门堵了起来。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湖广武冈人氏,叫于子仁,赴任昌乐县令,听说此事后,率众衙役挥鞭驱鬼。恶鬼死伤过半,余者逃往方山腰间的一个山洞。子仁执驱鬼鞭紧追不放,至洞口,恶鬼们见不能逃脱,就在洞内大 喊大叫:"我等千年不出,看你怎奈我何?”子仁斩钉截铁地说:“你等千年不出,我就万年不动,看你等还能糟踏百姓否?”随即搬一块大石头盖住洞口,执鞭端坐石上。若干天过后、恶鬼被困死洞中,子仁也坐化于石上。
后来,百姓自发聚资,在于子仁坐化处建了该庙,曰“方山庙”,以纪念为民除害的县令,并把于县令尊称为“方山爷”。以后,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方山爷生日,成为庙会。后来,又新添四月初八为庙会。 每逢两次山会,八方民众云集于此,尤其是信奉佛爷的老年妇女,届时前往进 香烧纸者成千上万,漫山坡到处有人流涌动,熙熙攘攘,其势宏宏,热闹非凡。
离开方山,我们又来到了高崖水库。高崖水库,属大二型水库,位于昌乐市境内西南隅汶河上,因临近高崖村而得名。主体建筑为高崖水库大坝,长1200米,顶宽6米,1959年兴建,于1960年7月建成合龙。总库容1.5亿立方米,水利库容6000万立方米,水库集水面积为355平方千米,水库以上汶河干流长32.3千米。
高崖水库地处暖温带季风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旱少雨,冬寒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5℃,平均无霜期190-270天。 库区注重山、水、树等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相结合规划,集住宿、休闲、娱乐、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打造农家乐、渔家乐、自驾游项目。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旅游 资源丰富。水库周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风清气爽,植被资源丰富。库内盛产银鱼、鲤鱼、花鲢、白鲢、鲫鱼等二十余种野生鱼,是潍坊市水产品基地之一。
仙月湖景区,位于高崖村西南1公里处,是以高崖水库为依托,以湖光水色、浓荫滴翠的优美环境为载体,以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 相结合,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电、养殖、防洪、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一处生态园林风景区。因有嫦娥仙湖奔月的美丽传说而得名。 库区有獾台、跑马山生态农场、槐花岭、葡萄园、钟山天然氧吧、千亩生态林业产业园等景点。另外,除有嫦娥奔月,还有凤凰落村、罗成饮马、镇河白塔、卧牛成石、张氏马头山 等美丽的传说。
王局长介绍说: 通过卫星图片观察,库区的地形竖着看像芋头,横着看像一个大元宝,仙月湖像明月镶嵌其中。故称”仙月湖”。 置身仙月湖景区,举目东望,卧伏于汶河南岸的龟山进入视野,此刻,心中又是一阵激动。这座可爱的小山包,真酷似一只憨态可掬 的金龟,正伸头缩脖地顺山北坡蠕蠕而下,当头部刚刚触到汶河岸时,蓦地就在这里停下,形成了一个节奏的凝固。望着它,李连科局长感慨地说:这里曾发生过一个“功劳炮”的故事。
1944年秋,鲁中军区一团的副排长侯英俊,在战斗中冒着敌人的炮火,趁夜色摸到了敌人的炮楼,与看守的鬼子奋力拼搏,用大刀一连砍死了六个鬼子,夺取了这门日本造四一式山炮。 到了冬天,攻打高崖据点的战斗中,这门山炮就安放在龟山西坡上,仅两发炮 弹就将敌军城墙轰塌,又连四炮,炮弹引爆了敌人的弹药库。炮楼被彻底摧毁,为胜利立下了头功。
以后,这门山炮转战南北,先后参加了蒙阴、莱芜、泰安、济宁、孟良崮、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斗战役,为夺取战斗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功劳炮”。
我们结束了对昌乐的采访考察,告别了二位领导,目视着汶河的流水,缓缓 驶向安丘,我们也带着喜悦的心情,驱车朝着水流的方向追去。
刘浩泉,安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发表游记散文近百篇,其中在潍坊日报发表十余篇游记报道,在安丘市河湖系列文化丛书《千秋汶河》、《行走渠河》、《文化潍河》、《安丘河湖》发表散文11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