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情况下,兵马俑的名气是大于西安城的,很多人来西安就是为看兵马俑。
有意思的,兵马俑所在的西安市临潼区,却是除了西安“唯二县”外,经济最差的一个区。我连续查了西安市各区县最近三年的GDP,都是如此。

带着疑问,我进行了AI智能问答:临潼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问题?
各个AI回答大同小异,概况如下:
1、旅游经济的局限性。临潼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池,但是严重依赖门票收入,而且一些著名景区的财务收益并未完全纳入临潼的财政体系,大多数上缴是省级财务。
2、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不足,无法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条,影响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临潼区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工业支柱,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4、宣传重点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景点上,导致其他次级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足。
没有想到吧。
临潼人有些冤:明明我们这里有深厚的历史,还有宝贵的资源。
临潼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面积915平方公里,山、塬、川、河依次分布,呈现两分山水七分田一分城的格局。
秦国曾于此置都栎阳城,先秦时临潼称栎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境内有临、潼二河改称临潼县。自古山水形胜,景色宜人;穿境而过的渭河,泽惠两岸。
这里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姜寨先民采集渔猎的遗存,周幽王于骊山烽火戏诸侯,神医扁鹊在此安眠,楚汉相争的鸿门宴在此上演,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缠绵在华清宫演绎。
不说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这里还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临潼是关中的大粮仓,产量位居陕西第四,西安第一。临潼石榴和火晶柿子是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认证的。石榴花也是西安市市花。
临潼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得中国御温泉之都、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等称号。被誉为最美环山路的乡村旅游线路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
——这么多的资源,却就是经济发展滞后。
我不是经济专家,搞不懂这些,就从地理角度介绍一下临潼吧。
临潼大致分为三部分:渭北,渭南和骊山山地区
渭北地区
渭北地区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时晋设栎邑,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筑栎阳城,迁都于栎阳,一直到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将都城迁至咸阳,改栎阳为县。
秦汉之际,司马欣为塞王曾以栎阳为都。汉高祖刘邦在汉长城建立都城前,也曾以栎阳为都。

后来刘邦葬父于栎阳城北,称其陵为万年陵,即在栎阳城中设万年县以奉陵寝。一直到唐朝,又将万年又改为栎阳。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始将栎阳县撤销并入临潼,栎阳遂降为镇。
渭南地区
临潼渭河以南女娲氏继兴于此。 商为丽国,周为骊戎国。
从秦汉开始,这里设置的县比较多,也比较杂乱,一直到北宋昭应为临潼,元代栎阳并入临潼后,临潼南北成为一县,属奉元路所辖。
从明清开始,县治所骊山镇一直是临潼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骊山山地区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东西绵延25公里,主要由东、西绣岭组成。

这里属于浅山丘陵地区,因为地理原因,经济不发达,近些年随着交通的改善,产生了很多网红打卡地,如“最美环山路”仁宗庙等。
但就是这么好的地方,临潼的经济发展一直差强人意。
我网上查了《西安市临潼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21—2035)》,看着很是振奋人心,但愿临潼人民以后能取得好的发展。
作为西安市的东大门,临潼的名气是有了,这里子也要有。
美食
最后还要说说临潼美食,说几个特色的。
一是石子馍,关中很多地方都有石子馍,但是临潼的石子馍尤其好,我一般去临潼都要买一些。
二是狗舌头肉夹馍(上次还看到又叫牛舌头,意思比狗舌头大一些),形似狗舌头的长饼夹腊汁肉卤肉,比西安的圆馍更酥脆
还有油槐镇的辣子蒜羊血,铁炉镇油馍,这都是出了这个地方就吃不到的特色。

一般人旅游很少去临潼的一些乡镇,其实这些乡镇才有一些城市没有的特色,等着你去发现。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