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东靠中江县,西邻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南接简阳市、乐至县,北壤广汉市;县政府驻赵镇,距成都市主城区30千米。金堂县的县城赵镇为古蜀名镇之一,居千里沱江之首,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中心,享有“天府花园水城”“成都十大魅力城镇”等美誉。全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五凤溪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西南航空文化旅游景区、转龙鲜花山谷景区、玉皇养生谷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个(脐橙之乡、花熳天下)、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云顶石城)、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毗河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五凤古镇)、AAA级林盘景区3个(甘御兰石斛林盘景区、梨花酒乡林盘景区、花熳天下林盘景区)、AA级林盘景区2个(贺麟故居林盘景区、金溪湾林盘景区)、主题旅游目的地12个(甘御兰石斛养生旅游基地、花田广兴、西南航空文化旅游景区、玉皇养生谷、聚峰谷国际油橄榄旅游区、创意灯笼文化旅游区、中国脐橙之乡、梨花酒乡、农场乐翻天、成都海泉湾美憬阁索菲特酒店、贺麟故居、云漫半山)。#四川#
历史沿革
金堂县古为蜀国地。秦灭蜀后,为蜀郡所辖。西汉时(公元前206——公元25年)为广汉郡新都县东地和犍为郡牛鞞县(今简阳县)西地。东汉(公元25——220年)属益州,三国时为蜀汉地。晋代同属梁益二州(因新都、牛鞞分别属梁、益二州),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成都谯纵割据政权灭后,于此置金水戍,以境内有水出产金沙而得名,戍所驻今淮口镇西之同兴场。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梁益二州俱人魏,遂于金水戍置金渊郡,辖金渊、白牟二县。金渊县辖原牛鞠县西地,白牟县辖原新都县东地。金渊郡及金渊县同驻今同兴场,白牟县驻今青白江区城厢镇北之古城桥,北周时废金渊郡及白牟县,并人金渊县,属武康郡。隋初仍为金渊县。文帝初废武康郡后隶蜀郡,仁寿初改属简州。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因避帝讳改名金水县,隶益州.三年(公元620年)改隶简州。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析雒新都及简州金水三县地置金堂县,以境内金堂山得县名,隶汉州,金水县仍驻今同兴场,金堂县驻今赵镇西岸旧城址。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金堂县改隶汉州。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蜀地为孟知祥后蜀政权统治时,曾遥改金堂县为汉城县未果。宋太祖乾得五年(公元967年)于简州金水县置怀安军,辖金水县,并将金堂县从汉州划人怀安军管辖隶成都府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怀安军改隶潼川府路。仁宗嘉佑二年(1056年)因遭大水灾后,徙军治及金水县治于今淮口镇,徙金堂县治于今青白江区城厢镇。元升怀安军为怀州。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废金水县人怀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怀州入金堂县,隶成都路。明初仍为金堂县。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新都县三年后复置,隶成都府。清代仍为金堂县,隶成绵龙茂道(后名川西道)成绵府。民国初废府,二年(1913年)川西道改名西川道,金堂隶属未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27日金堂解放后,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县城初仍设今青白江区城厢镇,1950年10月18日县治徙赵镇。1953年恢复四川省建制后,改属温江专区。此后,县辖行政区划几经变动。1953年辖54个乡、4个镇。1957年划人新都县华严乡,1960年2月划大同、华严两公社入成都市青白江区。1976年初由温江地区划入成都市辖。1980年底划太平、城厢二区的1镇、11个公社入青白江区后,始成今域。
行政区划
县之区划,唐代以前记载甚少,仅存古城镇和龙马镇之名,古城镇在今成都市青白江区治东城厢镇,龙马镇在今长乐乡莲花礅村境。宋代怀安军之金水县辖13乡及唐化、三州、白苏、三节、柏茂、常乐6镇;金堂县辖16乡及真多、古城、金堂、牟池4镇。二县所设乡名已不可考。据出土后上交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之“宋故孺人沈氏墓志铭”知今赵镇焦山地区属旌善乡;据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之宋“杨夫人地券文”知今三星乡金家店地区属栖贤乡。所列十镇中,三州镇遗址在今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治东南古佛洞山下;白镇遗址在今金龙乡净音村境;三节镇即今广兴乡治所广兴场;常乐镇遗址在今长乐乡观音桥;古城镇即今成都市青白江区治东城厢镇;金堂镇即今龙威乡新生村旧城址;牟池镇在今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乡牟池塔山下。其余唐化、柏茂、真多3镇在旧志中已说无考。今据各方推断,唐化镇旧志说在沿沱江一带,金堂县城为十镇之一的金堂镇,则金水县城亦应为十镇之一,因此,疑今沿江之同兴乡州城村应为唐化镇遗址;柏茂镇按旧志舆图中位置当在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及县境五凤乡一带;真多镇则据三学山所存宋代冯挺在该山旅游中刻立之石碑所说方位以及其他资料记述,当在今三学山以西、北河或中河沿岸一带。三镇的确切地尚待考证。
元代,县以下辖村的村名不详,据各方资料知今栖贤乡有苟村;云顶山有赛村;淮口乡有杨村;城厢镇西北有大同村。
明代设里。据《明史》载:“金堂编户八里”。后又称乡。乡名不详。据出土文物知今清江乡火盆山和官仓地区属万安乡;今栖贤乡风洞子地区属栖贤乡。嘉庆《金堂县志》记载明代场镇有:范家场在祥福、日新乡黄家滩南;赛家场在龙王乡牟池塔山下原宋牟池镇遗址;下市镇在今清泉镇东南古佛洞山下宋代三州镇遗址;龚家场在今玉虹乡冯家寺;中兴场在今清江乡清江场;何家场在今赵镇桐子村东;张家场在今赵镇桐子村西;黄家场在今黄家乡;怀口镇即今淮口镇。民国《金堂县续志》记载有:曲木镇在今广兴乡与中江县冯店乡交界处;癞头镇在今金乐乡高山村枣子坪。这些场镇均于明末清初毁于兵焚,其余更无所考究。
清初,全县设8乡:县治东为万安乡,辖官仓和三江二镇;治西为上元乡,辖青龙场康家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乡场)及兴隆场(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场);治南为鹤鸣乡,辖有廖家场(今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治北为甘泉乡。怀口镇东为崇德乡,辖竹篙寺场、广兴场、土桥沟场、新桥场(今云合场);镇西为大渡乡,辖有怀口镇、同兴场、白果场、麻柳场、高板桥场(又名唐家场);镇南为永福乡,辖有五凤溪场;镇北为长乐乡,辖赵家场。
清宣统二年(1910)改全县8乡为9个自治区。
民国6年,改自治区为团练区。下设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牌、每牌10户。
民国21年,改团练区为自治区,设区公所。24年,全县调整为4区,下辖35联保,联保设办公处,联保下设保、甲。因当时正式改怀口镇为“淮镇联保”,以后淮口均改“怀”为“淮”。25年元月奉令撤销第四区,实际未执行,7月,四川省政府同意仍置第四区。
民国29年,实施新县制,改联保为乡镇。全县置4区、3镇、38乡。此区划划分不久,曾一度将平安乡、丰盛乡合并为平丰乡;赵家乡与长乐乡合并为赵乐乡。民国31年又分置复原,一直至1949年解放时未再变化。
1949年12月至1950年7月,仍沿旧制设4区3镇38乡。1950年1月改区、镇、乡公所为区、镇、乡人民政府。8月,将全县调整为10区、3镇、38乡。区设区公所,乡、镇设人民1951年1月,赵镇建置为区级镇,同时,建置赵渡、三星、杨柳三乡,隶属第四区;建置黄家乡,隶属第六区;1952年,新置双河乡,隶属第九区;建置淮口乡,隶属第六区;建置玉河乡,隶属第七区;建置新华、大桥、石佛、九龙、和平5乡及竹篙1镇,隶属第九区;建置净乐、大安、安乐、双流4个乡及土桥1镇,隶属第十区。1953年,建置新合乡,隶属第三区;建置建设乡,隶属第六区。至此,全县共有10区、1区级镇,4乡级镇、56乡。
1954年7月,撤销二区,将所属各乡划属一区,将一区改为二区。同年撤销新合、丰盛、新华、和平4乡,区间也作了调整,共置9区、1区级镇、4乡级镇、52乡。
1955年春,撤销第二、三、四区,成立县委工作组,第二区为第一工作组,第四区为第二工作组,第三区为第三工作组。同年,撤销云绣、日新、云丰、净乐、大桥和建设6乡。赵镇改名为城关区。1956年春,五凤乡析置五凤镇。10月,城关区仍名为赵镇。1957年,第二、三工作组合并为第二工作组。1958年3月,划新都县华严乡隶属金堂县管辖。1958年9月,淮口区将淮口镇、淮口乡、同兴乡、黄家乡合建为沱江人民公社,改置白果乡为白果人民公社;五凤乡、五凤镇合建为五凤人民公社。10月,全县各乡均改置为人民公社。撤销竹篙镇并入竹篙人民公社,撤销土桥镇并入楠木人民公社。1959年10月,白果人民公社并入沱江人民公社。11月,各区改以地名为区名。并原城厢区、原赵镇区两区为城赵联合社;割福兴区长乐人民公社归属城赵联社。12月10日,华严、大同两个人民公社划归成都市管辖。1960年3月,淮口区与福兴区合并为淮福区,长乐人民公社归属淮福区。7月,城赵联合社更名为城赵区。1961年5月,城赵区分置为赵镇区及城厢区。8月,沱江人民公社分置为淮口、同兴、白果、向阳(不久复名黄家)4个人民公社;复置淮口和五凤2镇建制。10月,赵镇区分置为赵镇、三星两个工作组。11月,复置云绣和新华两个人民公社。当年底,淮福区分置为淮口区和福兴区。
1962年春,赵镇工作组和三星工作组分别更名为赵镇区和三星区。新建置云顶、三烈、盐井3个人民公社;复置日新、建设、大桥人民公社。自1962年至1980年底,全县共辖9区、1区级镇、3乡级镇、53个人民公社。
1981年元月1日,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1980年12月17日批示,将城厢、太平二区的1镇、11个人民公社划归成都市青白江区管辖。12月,赵镇区改置为赵渡区。1982年12月,建置四方人民公社。
1984年3月,全县人民公社均改置为乡。8月,赵渡区与三星区合并为三江区。11月,改置平安乡为平桥乡;三合乡为三溪乡;双河乡为青松乡;楠木乡为金乐乡;安乐乡为永乐乡。
1985年面积1,153.54平方公里。辖6个区3个镇,43个公社。有470个大队,4,491个生产队。756,6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227人),除少数回族外,均为汉族。县治赵镇,距成都52公里。
1986年4月,撤销赵渡乡并入赵镇。
1989年3月,撤销五凤乡并入五凤镇。1990年底止,金堂县境区划未再作调整。全县共辖6区、1区级镇、2乡级镇、16个居民委员会、41乡、473村、4782组。
1991年11月22日止,全县共辖6个区、1个区级镇(赵镇)、41个乡、2个乡级镇(淮口镇、五凤镇)、16个居民委员会、473个村、4782个组。1992年10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堂县撤区并乡建镇,将全县6个区公所,39个乡、5个镇调整为9个乡、15个镇:即撤销了原三江、淮口、福兴、高板、竹篙、土桥6个区公所;撤销了大安、永乐、云合、双流、新华、青松、广兴、九龙、大桥、石佛、高板、石龙、玉河、福兴、长乐、金龙、赵家、三烈、建设、淮口、清明、白果、悦来、盐井、四方、三星、官仓、清江、龙威、杨柳30个乡。新设置:云合、广兴、高板、赵家、福兴、金龙、白果、三星、官仓、清江10个镇。保留并扩大了原赵镇、淮口、竹篙、土桥4个镇和又新、转龙、隆盛、平桥、同兴、栖贤6个乡的行政区域;保留了五凤镇和三溪、黄家、云绣3个乡的建置。
1999年,金堂县辖19个镇、5个乡:赵镇、淮口镇、竹篙镇、土桥镇、五凤镇、云合镇、广兴镇、高板镇、福兴镇、赵家镇、金龙镇、白果镇、三星镇、官仓镇、清江镇、隆盛镇、九龙镇、三溪镇、转龙镇;又新乡、平桥乡、黄家乡、栖贤乡、云绣乡。
2004年9月8日,撤销九龙镇、云绣乡、黄家乡,将原云绣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赵镇,赵镇政府驻幸福路;将原九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淮口镇,淮口镇政府驻文化街;将原黄家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溪镇,三溪镇政府驻上正街;将原竹篙镇的双辉村和原高板镇的包包店、茅庵塘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隆盛镇,隆盛镇政府驻兴隆街。同年,金堂县辖19个镇(赵镇、淮口、五凤、竹篙、土桥、白果、三星、官仓、清江、隆盛、云合、广兴、高板、福兴、赵家、金龙、转龙、三溪、又新)、2个乡(平桥、栖贤),42个社区委员会、187个村委会;面积115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31人/平方千米。
2006年6月22日,将白果镇的石心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淮口镇管辖。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8号)批复同意撤销赵镇镇,设立赵镇街道。
2019年12月24日,撤销清江镇、官仓镇,设立官仓街道;撤销栖贤乡、三星镇,设立栖贤街道;撤销平桥乡、高板镇,设立高板街道;撤销白果镇,设立白果街道;撤销淮口镇,设立淮口街道,三溪镇的三圣社区、白庙村、明月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淮口街道管辖;撤销隆盛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转龙镇管辖;撤销广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篙镇管辖。
2023年金堂县辖6个街道,10个镇,共辖村(社区)200个,其中城市社区27个,农村社区87个,建制村86个,村(居)民小组3004个。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