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流山镇,属于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地处柳南区西北部,东界洛满镇,南接土博镇,西连河池市宜州区三岔镇,北隔龙江河与柳城县马山镇、社冲乡毗邻。
柳州市人文地图
清代时期,属马平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流山乡,属柳州县。1950年,属柳江县第四区。1958年,先复置流山乡,后属红星公社。1959年,设流山公社。1968年,流山公社撤销,属洛满公社(乡)管辖。1987年8月,设流山乡,属柳江县。1999年12月,流山乡改为流山镇。 2018年,将流山镇划归柳南区。
来源广西省五万分一地形图
1944年阴历七月,龙中地下党员张震道布置梧裕茂、韦彩然回柳江组织抗日武装,于同年阴历九月初组成。高天翼校长去龙岸经流山时,又送给抗日武装队四支步枪,增强了力量。 流山圩沦陷,日寇气势很凶,武装队尚未摸清敌人规律,只好隐居山中以待时机。后来日寇到处烧杀,激起群愤,促使武装队下山出击。
1944年阴历十一月初三日,梧裕茂率队十多人首次出击。地点在流山逢吉坳。武装队分三个组:第一组在第一个水碾后制高点,第二组在刺蓬里拦腰埋伏,第三组封锁逢吉村水码头。日寇在水碾内,未发现武装队。武装队听到妇女在水碾内喊救命,气愤极了,但时机未到,不能开枪。不一会儿,敌两个游动哨兵走到水碾后面,武装队第一组步枪 , 排枪齐放, 敌倒地。水碾中群寇蜂拥而出,逃近剌蓬,武装队第二组甩出手榴弹烟硝弥漫,灰尘滚滚。几十个被拉来挑担的难民——箩筐队,纷纷向广容村跑走了。敌20余人狼狈逃回太平村据点。
武装队从山上经刺蓬里下山,敌人已将死尸扛走。武装队追击1公里到开阔地即返。 从上吉村挑水码头到逢吉坳下,沿途路面洒有十多滩血迹和些碎肉块。敌人零星丢下五盒"六五"子弹、掳来的一头猪和一些土布,30多斤白米。最后发现被日寇拉来挑担的难民十多人在山边,发给他们每人一些米回家去。 以后太平村据点的敌人维持会,传出信息说:日军在逢吉坳当天抬回去两具死尸,当晚又死四人,共死六人,伤的不知多少。 这一胜仗,把汉奸企图在流山铁路西南边各村组织维持会的计划打破了。
正巧,当天是敌伪乡长韦子豪派汉奸韦英朋到日军据点(太平村)来谈判组织维持会,当他们谈话中闻到逢吉村枪响了,韦英朋怕被日军扣留,即借故说拉肚子,便溜走了。组织维持会,从此破产。 这一胜仗后,游击队就住在中吉村,不再进山了。武装队到处宣传,激起群众抗日热情。如连塘村韦光黄,他以一支步枪,也敢和鬼子在连塘村里打过一个多月。在拉爽峯围攻日寇时,整个流山乡民众,群起而攻之。流塘村的群众还诱敌到流山街上而杀之。以后又相继袭击甘棠山皇帝岭日军制高点的哨所以及大石火车站附近敌人。最后一仗是1945年六月十九日晚在流塘古六村铁桥伏击撤退的日军尾部。
1944年阴历十一月初三日,武装队在逢吉坳伏击日寇搜山队,歼敌六人后,次日即随韦君毅到成团与石宝熙、熊柳生、韦金台等人研究,如何以青挺队为基础,联合各乡正式组织抗日武装及选择根据地等问题。
1944年阴历十二月十一日,青挺队66多人,从成团经吴公村出发,经福塘、洛满的七十二坡,进入正蓝村的谷村屯,与梧裕茂率领的部队汇合,抗日武装扩大了,群众很高兴,做豆腐请青挺队吃饭。当晚兴高彩烈,难入睡。
次日早上八时许,群众来报;有100多日寇从久歪过来了。武装队决定在拉爽峯打埋伏。正蓝村武装农民20多人,参加抗日的队伍,队员蓝美勋(谷村人)带路,很快占领了拉爽峯南边各个山头。武装队刚进入阵地不久,日军密集队伍进了拉爽峯三公里长四百米宽的伏击圈 。武装队的轻重机枪先发,步枪排放,致敌人仰马翻。十多分钟,敌始还击,进入激战。蓝美勋下山抢枪,不幸牺牲。上吉村的群众,利用国民党散兵留给韦容进的两挺机枪、两支冲锋枪封锁坳口。
日寇仓忙后退,武装队又拦腰扫射,使敌进退不得,就集结在容妙峯口,吹起号,爬上北边山拉单营。武装队用壮话喊话,叫北边山上避难群众,赶快组织人力,滚石头下山打鬼子。霎时间乱石飞落,百多敌众纷纷后退下山,正合适武装队机枪扫射。这时坳上群众,冲进拉爽峯把日军驮运物资的17匹马,赶上石灰窑峯场,用石头堵起。参战的农民越来越多,拥进拉爽峯抢枪和物资。日军躲进容妙峯内,一枪不发,武装队也无从发现目标,中午时间,等于休战状态。
下午,梧裕茂率领队员十多人,武装农民90人,分批直冲拉单营,围攻容妙峯口。但敌人有两挺机枪向拉单营交叉射击,武装队无法前进。以后选出三个当过兵的农民好射手,先后六次打哑敌方机枪,打死打伤敌射手,武装队90人才能到达拉单营,日军只用步枪抵抗。因为双方都有石头作掩体,无从发现目标。天快黑了,收队时队员韦奇芳走到山腰,被日军冷枪射中大腿,当场用草药包扎。武装队的队伍退守坳口,后方群众送粽子来充饥。 第二天早上,发现日军占领了拉爽峯南北两边的高山。有一股日寇向正蓝村搜索,在龙福村烧了房子后,从拉丁峯冲上吉村坳。这时梧裕茂在拉丁峯右侧阻击,阻住敌人三个多钟头冲不上坳。以后日军增援了一百多人,终于冲上坳口。他们由坳口出去时,武装队袭击其尾部,歼敌三人。
回头打扫战场,获战马一匹。 武装队转到吉村坳口瞭望,敌人还在山下村内,从逢吉坳口出来有600多人,敌众我寡,眼巴巴地望着敌人向柳州走了。 敌人走后,武装队到拉爽峯打扫战场,发现小木桥头,死了一个妇女,两个被砍了手的日寇,死了两匹马,在容妙峯口一带被砍了手的日寇有六人,在绝人峯口,日寇死一人,在小河里死了两人沉在水底,没有砍手,有一个是腾田一郎,还佩有战刀。在容妙峯口一带,敌两挺机枪阵地,每处有过千发弹壳。在其后岩,获四副防毒面具。次年春夏,村众犁田时,发现一个坑有十三具砍了手的日寇尸首。 这一次阻击战,共歼敌20余人,伤的多少无法统计。原获战马17匹,第二天又被日军夺走了。群众得的枪支,知道的有8支,得的军用物资,也无法统计,打死及俘获战马各两匹。
从打这一仗后,流山一带抗日热情更高了,到铁路、大石等处,不断伏击日军。太平村的敌人据点,仅距吉村4公里,直至敌人撤退为止,都不敢到吉村来。可见打击日寇,敢于胜利,日寇是无可奈何的。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柳州文史资料》、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广西省五万分一地形图》,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