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南有一处秘境,被誉为“云端仙境”,它就是“扎尕那”,藏语意思是“石匣子”,它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海拔高度在3000-3300米之间,由“四村一寺”组成。因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扎尕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交汇的青藏高原东部迭山山系地区,是西秦岭西段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地貌单元。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因其山势奇峻、四周被群山环绕,犹如一座天然的石头宫殿而得名。两座山峰拔地而起,对立相持,构成一座壮丽的石门。
扎尕那平均海拔3000-3300米,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有60余座古冰川地貌山峰。东边山峰高耸矗立,南边的两座石峰相对而立成石门,北边是俗称“石镜山”的光盖山石峰。
区内峡谷纵横,蜿蜒曲折,突兀幽深,谷深壁峭。峡谷内森林密布,溪流潺潺,瀑布众多,构成了清幽的峡谷景观,如润吾沟有甘南罕见的瀑布景观,从景区出发穿越冰川遗迹与高山草甸可抵达。
益哇曲和当多曲两条河沟由北向南注入白龙江,水系受地形构造控制均成格状,水流清澈,在山谷中形成了独特的水景。
仙女滩是扎尕那山下一片宽阔的高山草甸,视野开阔,是欣赏扎尕那全景的绝佳地点之一。春夏之际,草甸上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四周被绿树环绕,宛如山林中一块绿色的绸缎,与远处的雪山、森林相互映衬,美如画卷。
湖水清澈如仙女湖,湖水碧绿清澈,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原深处,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泊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生态环境原始而优美,宁静的湖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扎尕那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高寒过渡带与白龙江上游北亚热带之间,在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度昼夜变化大。
扎尕那拥有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类型,有高等植物103科190属412种,是“植物学的博物馆”。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8种,陆生脊椎动物有雪豹、金雕、狗熊等68种,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家园。
这里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山间时常云雾缭绕,时而丽日当空,时而浓雾蔽日,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清晨和傍晚时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峰、草甸和森林上,整个景区弥漫着神秘的光辉,光影变幻莫测,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扎尕那景区由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四个自然村落和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拉桑寺组成。藏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多为藏式榻板木屋,夯土墙厚度约90厘米,耐火极限两个半小时,还有连锅炕等特色设计。
- 东哇村:是扎尕那最大的村子,环绕着拉桑寺而建,有较多的住宿设施,也是游客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
- 业日村:被梯田、青稞、油菜花包围,在合适的季节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 达日村:是扎尕那日落云海的最佳观赏地,从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扎尕那的壮丽景色。
- 代巴村:是扎尕那海拔最高、最原始的村寨,保留着较为古朴的风貌。
这里保留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如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高耸的青稞架代表着丰收,小院门口的石磨、犁等展示着传统生活。
当地居民均为藏族,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传统的祭祀风俗舞“跳盔甲”、藏羌锅庄舞蹈等都是扎尕那藏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桑寺始建于1645年,由东哇宗盖才巴之第格西高巧塔野提仪,才巴与卓尼阿毛主持修建,是格鲁派寺院,达仓郎木格尔登寺的属寺。
拉桑寺是扎尕那景区内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周边7个自然村2500余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承载着当地藏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对当地的宗教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扎尕那村寨内的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农产活动,呈现出世间难得的质朴之美;
广袤的草原和壮美的山峰,景色秀丽,云雾缭绕,有着“云端仙境”的美誉。
扎尕那拥有迭部县乃至整个甘南的精华美景,成为了徒步旅行者和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天堂。
2009年11月,扎尕那山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十大非著名山峰”;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10月,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