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枣庄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枣庄坚持立破并举深化动能转换,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转型之路。《大众日报·枣庄新闻》特开设“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专栏,围绕工业倍增集中攻坚、区域协同集中攻坚等方面,全方位展示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烈日炎炎,蝉鸣裹着花香在公路两旁飘荡。沿着翼云湖-岩马湖旅游公路驱车前行,彩色沥青路面与湖光山色交织成画,骑行者的身影掠过“鲁南川藏线”路牌,自驾游客在“九曲花海”观景台驻足拍照——这条被列入山东省首批精品旅游公路典型案例的“生态廊道”,正用“路景产”融合的故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强化景区间旅游道路的快速、高效连接,为全域旅游和山亭大公园建设提供交通保障。目前,全区规划建设旅游公路279.9公里,形成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
临近正午,泇河南岸务家后村头公路驿站内,村民吕大爷正在乘凉。“以前这里就是条村民生产路,只能通过一辆车,还到处坑坑洼洼……”吕大爷告诉记者,现在成了彩色公路,游客来得多了。
沿着旅游公路前行没多远,龙床峡旁的“景怡然山庄”农家乐飘出炒鸡香。老板梁强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今天游客不少,不少是从洪门村摘完葡萄过来的游客!”
依托旅游道路,龙床峡凭借“萄醉洪门”载体优势,实现农家乐迭代更新,“交通线”变“风景线”。“以前就靠附近村民来吃饭,现在旅游公路通了,周边游客开车半小时就到,收入多了不少!”梁强说。
眼下,沿着“双环联动”路线,打卡库东、库西两条景观大道成为山亭区交旅融合的“先手棋”。
什么是“双环联动”路线?山亭区农村公路事务中心副主任冯振兴解释,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翼云湖片区旅游道路,道路全长25公里,以“双环联动”为核心布局,串联库东、库西2条景观大道。
其中,库西线起于省道103济枣线,止于国道518日定线,创新性融入彩色公路、3D立体画公路等特色元素;库东线与库西线首尾相接,形成“大环套小环、内线连外线”的全域旅游路网。
“旅游公路不是‘孤独的路’,而要串起资源、激活业态。”山亭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区农村公路事务中心主任满玉富说,翼云湖环线连起了鲁南上水石小镇、中华樱桃园、酱油公社,游客能体验石雕、采摘、古法酿造;岩马湖西线则主打李庄民俗、万亩桃园,形成“乡村文化+田园风光”的沉浸式体验。
数据印证着变化:翼云湖-岩马湖旅游公路入选全省精品旅游公路案例后,带动周边民宿预订量增长120%,新增农家乐35家;“鲁南川藏线”“九曲花海”等热门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沿线“公路驿站+农产品市集”年销售额超500万元。
生态保护是公路建设的“硬约束”。沿着岩马湖西线行驶,桃花大道的粉、月季大道的红、九曲花海的紫依次铺展。“我们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翼云湖沿线种白蜡、撒花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彩’;岩马湖则顺着山、湖、田的自然肌理造绿道,真正做到‘一路一景’。”满玉富说,“现在湖里来了白鹭、苍鹭,周末观鸟的摄影爱好者能挤满观景台。”
连日来,尖山云顶“云上家园”项目工地上,工人正忙着砌墙。“以前得去城里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修旅游公路、建民宿,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当地村民王永勤说。公路修到哪,岗位就跟到哪,施工、养护、驿站服务都能找到活。
“其实,‘诗与远方’不在别处,好路铺到哪儿,‘诗与远方’就延伸到哪儿。”山亭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传亭介绍,翼云湖片区的农村公路驿站,成了“多功能枢纽”——游客能咨询路线、买山货,村民能寄快递、卖山货。全区还推行“公路管家”制度,建立“建管养运”一体化机制,旅游公路沿线设置标识、停车场、休息站,构建“15分钟旅游服务圈”。
路不仅通了“物理距离”,更连起“发展心跳”。沿着旅游公路穿行,沿线村庄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产业,其中8个村庄年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20万元。仅“活力李庄”,通过公路串联民宿、农家乐、手工作坊,形成“吃住游购”全链条服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1.2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3万元。“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宋伟 孙蕊)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探秘液流电池“黑科技”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枣庄国产创新药不断涌现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看滕州玻璃产业向新求变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石榴红里话振兴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滕州机床三成产品出口海外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台儿庄国企民企“联姻”记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智造升级与精准服务共筑“活力薛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