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5日,青海之旅的第七天
格尔木,是一个英雄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打通从青海到西藏的通道,为西藏人民运输物资,上面决定修建青藏公路,也就是今天的109国道。1954年,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在格尔木挥下第一锹,格尔木成为筑路的后勤基地,奠定了城市雏形。筑路大军献身于此,成为格尔木的第一代居民。今天的格尔木,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流汇聚和货物集散中心,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等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中欧班列也在此处集结编组。格尔木所在的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随着祖国开放能力的日益强大,过去鸟不拉屎、地无走兽的盆地和沙漠,已经成为能源、矿产、石油、化肥生产中心。在一代又一代献身青海的英雄们的努力下,今天的格尔木,已经成为高原上一朵盛开的格桑花。
(沿途的美景)
一个民族的兴旺,并不是那些帝王将相的伟大,而是普通人民的努力,是那些身怀使命,勇于献身的默默无闻的英雄的努力。在青海我们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这样的英雄,他们是修建龙羊峡水电站的普通工人,他们是建设青藏铁路和公路的工程兵和工作人员,他们是可可西里保护区守护大自然的战士,他们是柴达木盆地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们安宁生活的背后,都有他们持之以恒、日复一日的付出,我们在安享生活的同时,要以崇敬之心,向他们致敬。
青海有很多盐湖,我们今天要去的主要景点,就是两个盐湖:一个是察尔汗盐湖,一个是茫崖翡翠湖。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察尔汗盐湖,其实这是世界第二大盐湖,除了美国的盐湖城,没有其他盐湖的规模可以和它相比。原来这些盐湖都已经成为干盐,被视为没有人愿意驻足的无人区。后来祖国开始对于盐湖进行开发,提取钾、钠、镁、锂、硼等多种矿产,尤其是中国农业所需要的钾肥生产,是盐湖的一大贡献。提取这些矿产和钾肥,都要先放水把盐融化,由于盐中矿物质的含量,就形成了碧绿翡翠的湖水。原来这些湖水就是工人们看看,“养在深闺人未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路过的人看到惊为绝色美景,于是游客蜂拥而至。矿产公司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和旅游结合的绝好机会,盐湖旅游开始蓬勃发展。
(盐湖景色)
在青海开发成旅游点的盐湖景区应该已经有十个左右,有的盐湖以五颜六色取胜,有的盐湖以规模取胜,游客们在奇幻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到达盐湖现场,没有一个人不被震撼和迷醉,那是地球上最美的景致,是天蓝、水碧、盐白、地美的完美结合。老天给了我们分辨色彩的眼睛,就是为了让我们来寻找这绝色的美丽。了无生机的盐湖,寸草不生的戈壁,都是调皮的老天和人类开的玩笑,在表面的一无所有之下,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矿物、石油、肥料等,源源不断。即使真的一无所有,老天也会让你的眼睛和心灵相通,让很多地方一眼万年,成为你枯燥生活中如影随形的梦境。做人也当如是,即使现实中一贫如洗,只要拥有内心的丰富性和心地的良善,就一定能够成为受欢迎和有人格魅力的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大丈夫当如是也。
察尔汗盐湖本来不在行程之中,昨天深夜,格尔木的朋友请吃宵夜,说俞老师你不地道,到了格尔木,我们招待你,你居然不去察尔汗盐湖。我把团队叫过来,重新设计路线。原来的设计是直奔500公里外的茫崖翡翠湖和艾肯泉,如果加上察尔汗盐湖,要多消耗三个小时,时间会比较紧张。但我说过,朋友之情不可辜负。我刚好自己也没有去过察尔汗盐湖,也很想去看看。于是在半夜两点临时调整行程。
(在察尔汗盐湖和演职人员合影)
早上8点半出发,直奔察尔汗盐湖。老天真的很给力,给了我们一个阳光灿烂,天蓝如洗的天气。蓝天和碧水,常常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只有在一起,才会展现无限风景,散发诱人魅力,如果缺少一个,就如失恋的情人,再也提不起精神。愁云惨淡,碧水失色,长歌当哭,心情灰暗。
察尔汗盐湖,那在白色盐沙和深蓝天空映衬下一碧万顷的水,顿时让人爱到不能言语。世界上总有一些景色和情感,你只能躬身入局,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彻底调动起来,才能深刻体会到色声香味触法。我不反对克制欲望,但世界的美,只要你不伤害生灵,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全身心浸泡进去呢?让自己被天地大美消融,也是一种境界啊。徐霞客投身自然,然后有《徐霞客游记》;郦道元走遍山川,然后有《水经注》;李白纵横天下,然后有“飞流直下三千尺”;苏东坡夜游赤壁,因此有清风明月耳目相遇。
行走世界,是不需要理由的,你人生的很多疑问和困惑,原地不动,只能是困兽犹斗;当你走出自己,消融于天地之间,用脚步丈量生命,你才会发现,天地如此之大,生命如此坚韧,你不知不觉就会像一株快要枯萎的草,因为天地的滋润,开成迎风飞舞的格桑花。
从察尔汗盐湖离开,我们沿原路返回格尔木,走上S303公路,也叫格茫公路,一路向西,目的地是茫崖的翡翠湖和艾肯泉。茫崖当地人读茫ái,蒙古语的意思是额头,因为风把这里的雅丹地貌,吹成了额头的形状。而我一看到茫崖二字,就会想起歌词“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尽管不是同一个ya字,但意境相通,一个是遥远的水尽头,一个苍凉的山那边。
过了茫崖,就是新疆的若羌,去年我们走南疆经过的地方。丝绸之路,除了大家熟悉的河西走廊外,沿着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一直到茫崖,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古代也叫“羌中道”。所以茫崖居于连接东西的核心地带。但此地一直苍凉,到今天离最近的城市也有300公里以上。明朝初期,蒙古人在明军的追击下,有一部分人退守到这里,卧薪尝胆继续发展,到了明末,形成了和硕特部的一部分。清初,和硕特部占据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政治和宗教历史。是非成败,有的时候并不转头空,只要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今天,青海和新疆还有不少蒙古自治州县,这是蒙古人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证明。他们策马纵四海,扬鞭走天下的豪气,也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精神力量。
从格尔木到茫崖,一路五百公里,除了在中间服务区吃了一点午餐,我们马不停蹄,终于在下午五点多赶到了翡翠湖。翡翠湖的历史和察尔汗盐湖差不多,都是因为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景区,被驴友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遂成热点。深翡翠色的湖水,和沉淀在湖底的白盐,交错纵横,形成灵动的绿白相间的纹路,在波浪的涟漪中和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千变万化的梦幻色彩。在湖中弯曲向前的盐堤,绝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堤岸道路,白色的路被两边翡翠的湖水簇拥,你走进去就会融化在碧水中。西湖的苏堤最多是小家碧玉,这里才是真正的仙女下凡。我们到达的时候,天空已经布满了白茫茫的云层,远处的昆仑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以为这种天气下,水的颜色一定会黯然失色,没有想到,即使在苍茫中,翡翠湖依然明艳亮丽,色彩斐然。这真像是一位历经世事,依然明丽的大家闺秀,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气度非凡,翩若惊鸿。
(翡翠湖上友谊的小船)
我们在翡翠湖开心游览,奚志农老师在这里加入了队伍,又增加了很多欢乐。我们一起坐在湖边聊天,在湖边做俯卧撑,又一起上脚蹬船。由于今天风大,我们把船蹬出去之后,差点蹬不回来,好不容易弄到岸边,我几乎已经气绝。朋友在一起总是欢乐的,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友情尤其珍贵。我们已经形成一个群,叫“仗剑走天涯”。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自己的余生托付给山水,让山水清洗我蒙垢的灵魂。在翡翠湖,工程师吴正银为我们讲解了翡翠湖矿产资源和柴达木石油资源的来龙去脉。他是“青二代”,父母献身于青海的早期发展,他又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这片大地。他就是我前面说过的无名英雄,听说他的故事后,全体看直播的网友,都向他表示敬意。
(工程师吴正银〔左〕)
离开翡翠湖,我们驱车前往艾肯泉。“艾肯”是蒙古语“可怕”的意思。到了现场你能看到,泉水从一个像巨大的眼睛的泉眼里冒出,奔腾翻滚,确实有一种可怕的气势。最早发现艾肯泉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他在《走向罗布泊》中记录了艾肯泉,但并没有走进大众的视野。2010年,茫崖摄影师王小炯偶然看到艾肯泉,被其独特性所吸引,发表了博文和照片,于是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收费公园。
(艾肯泉)
艾肯泉的泉水来自阿尔金山,地质构造运动让泉水从山脉断层溢出,泉眼如同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滚上涌,泉眼周围硫磺矿物质沉淀,形成了红褐色等色彩斑斓的环形台地,一圈圈就像眼睛的虹膜和眼睑,从空中俯瞰,令人惊奇。大自然从来不缺乏奇迹,缺乏的是我们能够去发现美的眼睛。走出自己小小的世界,宏大神奇的世界才会在你眼前展现。神奇的世界一直在,如果你把自己关在狭隘思维的笼子里,你便与世隔绝。
(在艾肯泉合影留念)
在黄昏的时光里,我们在艾肯泉和网友深情告别。尔甲老师为大家演唱了深情的歌曲,YOYO做了深情的直播总结。荒原和文明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荒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明肥沃的土壤和舞台。如果没有沙漠,哪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没有高原,哪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荒原的每一棵草,每一粒沙,每一滴水,每一片云,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想要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就要对它们有足够的尊敬和爱护,用一种众生平等的姿态和万物共生。
晚上11点,我们终于入住酒店。茫崖是一个孤独的城市,路灯的灿烂掩盖不住它的惆怅,也照耀了它千年的坚韧。我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三山相会的茫崖,和你说晚安!
今天是5月26日,青海之旅的第八天。
今天的行程是一场更加艰苦的跋涉,要从茫崖到德令哈,700公里的距离。昨天晚上当地朋友一心一意想让我们去黑独山。黑独山是近两年兴起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以黑色深邃并且奇峰林立的山体而著名。但黑独山在冷湖镇,那是走向敦煌的道路,和我们原计划去德令哈是不同的方向。其实我自己也想去黑独山,但时间不够,只能残忍放弃。
尽管旅行一定不是赶路,但在辽阔的青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就是几百公里。赶往德令哈的路,最方便的是格茫公路,几乎一路高速,但我们要走的是315国道,只为了沿路看雅丹地貌,东西台吉乃尔湖和乌素特水上雅丹景点,然后再经过U型公路,远观小柴旦湖,一路到德令哈入住。
青海是自然和历史的完美融合。一片土地,如果只有自然景观,即使再壮美也显得单薄。有历史厚重和人类奋斗的土地,即使景观再平淡,也值得我们流连忘返。青海壮美的景色千变万化,从河谷到高原,从雪山到盆地,从湖泊到沙漠,可以说是目不暇接,有的时候甚至惊心动魄。但青海的历史,对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文化繁荣所做的贡献,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也值得我们铭记。黄帝部族可能就是古羌人的一支,古羌人的主体,就生活在青海这片大地上。周穆王西行见王母娘娘,极有可能也是从青海沿着昆仑山往前走,抵达了今天的和田地区。沿着昆仑山,留下了很多瑶池相会传说的地址。从南北朝一直到明清,这里成了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吐谷浑来到这里,先是和羌人融为一体,然后吐蕃也加入了融合的队伍。明清时期蒙古人在这片土地上尤为活跃,不少山水的名称都是他们起的。在唐朝最强大的时候,不少部族都内迁到了关中,包括从青海道过来的西域和中亚人群,和汉族融合,形成了汉族血缘基因的多样性,中华民族也因为包容和接纳而变得更加强大。
(雅丹地貌)
在15世纪大航海之前,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东西方最重要的通道。在甘肃博物馆展示的权杖,来自于5000年前左右的古埃及或者两河流域,表明了丝绸之路的作用,要远远早于我们的猜测。大概率,青铜器、小麦、车轮传入中原,也是经过丝绸之路。
提到丝绸之路,我们常常想起的,是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其实,丝绸之路的南线,也叫羌中道和青海道,曾经和北丝绸之路同样繁荣和重要。从青海湖往西,这条道又分成了两叉:一叉沿着祁连山,到敦煌和北线相接;一叉往西南方向,基本上和今天的315国道重合,往茫崖方向,出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山口,和若羌对接。去年我在若羌,起了一句文旅口号,“有一种腔调叫若羌!”不知道他们用了没有。今天的青海加上新疆和甘肃,有几千年的时光,一直是世界文化和贸易交流的核心地带,绝对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贫困的大西北。
我们从茫崖出发,沿着315国道,一路向东北再向东。古代的时候,商贸驼队就是沿着这条道,把西方的东西往东方运,把东方的丝绸、茶叶往西方送。迎来送往之间,不经意把世界连接到了一起,和货物一起来的,是人类互相影响的宗教、饮食、建筑、绘画、科技等。世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尽管过去的交流没有现在的互联网迅速,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再高的山,再阔的水,也没有阻挡过人类交流的步伐。
(在不毛之地一毛不留)
(和YOYO一起耍酷)
315一路,最独特的景色就是雅丹地貌。那些耸立在地面上的奇特土堆,一路上随处可见,整个广袤的大地,就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大公园。水和风,是改变世界样貌的最大力量。它们表面温柔,似乎人畜无害,但最深的峡谷是水切割的,最厚的冰也是水凝聚的,最峻峭的山峰是风雕刻的,最广袤的沙漠是风堆积的。它们用万年如斯、持之以恒的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们在给人类生存之地的同时,也常常会耍小脾气,来个台风或者暴雨,让人类时时刻刻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从风和水,我们能够学到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力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雕刻出我们精彩的人生。
神奇的雅丹地貌,就是被风万年切割而成的。风不断地吹,把那些坚守不住的脆弱土壤吹走,把土地雕刻成了奇特的土丘。面风的一面,土丘的形状就像挺立的额头,有着迎风飘扬的长发,因此茫崖就是蒙古语额头的意思,我更愿意把它解释为迎风挺立的战士。后来我们到了乌素特水上雅丹。那些被碧水包围的土丘,就像一艘艘在水中迎着波浪前行的军舰,日夜守卫着祖国的高山大地。那些碧波和土堆的结合,形成了互相丰富的特征,土丘因为碧水而灵动,碧水因为土丘而妩媚。景区朋友告诉我,其实这些土丘在不断被水侵蚀,水位也在不断下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如果想看到这样的奇特景致,可能需要尽快来。
一路上,除了雅丹地貌,我们还看到了西台吉乃尔湖和东台吉乃尔湖。315公路从西台吉乃尔湖中穿过,形成了神奇的一路穿水的景观,路的两边碧波荡漾,水中有灰雁等鸟类在游弋。路边窄窄的路肩可以停车观湖,但315上大卡车比较多。这条路至今也是穿越青海进入新疆的必经之路,所以看风景一定要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湖的两边被扔了不少垃圾,很影响人的感受。相关部门的人告诉我,现在卡车司机和游人扔垃圾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东台吉乃尔湖已经被铝矿公司占有,据说把水抽干了不少,远远看显得像个工地,我们就没有停留。
(水上雅丹地貌)
我们在水上雅丹公园吃了午饭,雅丹的水是从祁连山流下来的,是淡水,但这里的湖底和土质中含盐,所以也有一点微咸。这样的水很适合养殖鱼类。他们在水里养了螃蟹、鲫鱼、三文鱼等。中午餐厅居然给我们做了螃蟹,个头不大,但很鲜美。饭后,我们坐车到湖边看景,并在湖边体会了骑骆驼等项目。
再往前开,315有一个网友打卡的景点U型公路,其实就是过一条干涸的峡谷,公路下坡到底,再上到对面的坡顶。峡谷很宽,公路往下和往上走的距离比较长,产生一种视觉错觉,觉得对面的汽车在垂直爬坡,就成了一处热闹的看景点。我们也到坡顶上坐了一会,看着风景,悠闲地喝了一会咖啡。尽管今天路途遥远,但旅行不是为了赶路,在路上忘怀得失的体验和保持悠闲的心情,是旅行应该有的内涵。
(到坡顶上惬意地喝咖啡看风景)
在315和S20高速的交界处,我们停车观赏小柴旦湖的景色。再往西北方向走有大柴旦湖,因为湖水含矿产资源丰富,已经被充分开发,现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水池,成了大家去观赏的翡翠景区,我在前年去过一趟。小柴旦湖的面积反而更大,是连绵成片的苍茫水域,近几年湖水增加,形成了一半淡水一半咸水的特色。你在公路边上看,十分壮观的蓝绿色水面,浩浩汤汤,一直延伸到了祁连山脚下,高耸的祁连山和湖水相映,朝晖夕阴,水天一色,气象万千,有点小青海湖的味道。整个青海就是一个天地之间无边无际的大公园,看到喜欢的景色,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随时停车,就能让自己瞬间融入大美,成为景色的一部分。所以青海这样的地方,特别适合自驾,报旅行团是一种万不得已的选择。在自由的心境中行走,把自由还给自由,把生命还给生命,才是最好的选择。
靠近德令哈,已近黄昏,YOYO朗读了海子的《日记》“今夜我在德令哈”,YOYO读完了,我说我也读一遍吧。“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读着读着,想起自己在北大的日子,想起那纯真的年代、我们的青春和诗歌,想起海子对于理想主义的坚守,而我不断对现实妥协让步,到了花甲之年,还在世俗的泥潭里摸爬滚打,不仅潸然泪下。
入住宾馆,晚餐后,我和一路行走的老朋友们,做了一场随心随意的直播对谈,奚志农、容中尔甲、施展、郭建龙、孟磊一起参加,YOYO主持对谈,大家从七嘴八舌调侃开始,谈着谈着就进入了忧国忧民的严肃话题。大家谈环保,谈历史,谈宗教,谈世界局势,谈阅读和人生。我内心非常骄傲有这样一帮朋友,我们有同龄人,有忘年交,但内心都有着一样的愿望,希望祖国美好,人民幸福!我们自己,也是人民的一员。
一座城,可以因为一个人而有意义,而让人产生感情和留恋。德令哈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因为海子的一首诗,因为刀郎的一首歌,让很多人心中对它别有情怀。我在德令哈的夜晚,和你说晚安!
今天是5月27日,青海之旅的第九天。
今天的行程是从德令哈到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在景区为大家直播游览青海湖,晚上住在景区上面半山腰的观湖维景大酒店。二郎剑景区在前年直播的时候我们去过,这次来,主要不是为了再次游览景区,而是进入青海之旅的下一个行程——环湖骑行。骑着自行车绕青海湖一圈,这是已经在我内心产生了有十年的念头,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怀远方,身必能至!
(海西州博物馆)
早餐的时候,我问当地朋友,德令哈有没有博物馆,得知不仅有博物馆,收藏还很丰富。于是我通知团队改变行程,先去博物馆。德令哈是海西州的州府,所以博物馆叫“海西州博物馆”。德令哈是蒙古语 “阿力腾德令哈” ,意为 “金色的世界”。这个地方是吐谷浑、吐蕃、蒙古等相继放牧的地方,每到秋季,祁连山雪水浇灌的森林和草地,金黄色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所以德令哈是一片诗意的土地,因为海子的诗充满了缱绻和温情。德令哈所在的海西州,也是当初吐蕃、吐谷浑和中原地区互相战争、互相交融、互相合作的核心地带。
(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
没有想到的是,海西州博物馆的馆藏又丰富,又安排得井然有序。历史展厅和自然展厅有着丰富的考古物质和标本作为佐证,墙上讲述的文字和地图示意也非常到位。我们主要看了乌兰县泉沟一号墓的复原墓室,巨大的柏木形成的墓室和里面的壁画,令人震惊。墓室大概建成于7-8世纪,大概在吐蕃打败吐谷浑之后,封吐谷浑王继续为附属王,墓室可能是吐谷浑人所建。壁画中明显呈现了吐蕃和吐谷浑文化融合的倾向,也明显受到了中原文化影响,尤其是墓制形态,和中原的很相似。后来西藏人民实行天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墓出现了。其中展示的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尤其珍贵,王冠极其奢华,珍珠就镶嵌了2400余颗,特别值得一看。墓室巨大的柏木,表明那个时候,祁连山脚下原始森林一定很丰富。今天祁连山脚下依然有柏树,但数量已经很少了。人类为了生存和虚荣,不断砍伐森林,让地球越来越孤寂苍凉。这样的行为,在古代就存在。比如这个墓室,可能就需要上千根巨大的柏木。所以杜牧的《阿房宫赋》里,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描述。北京的白塔寺,一个寺庙,就用掉了西山五万根松木。
在都兰县出土的血渭一号大墓的复原模型也值得一看,这是属于唐代早期吐谷浑王的墓葬,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吐谷浑墓葬。尽管被盗过,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文物,成为研究吐谷浑时期文化的重要考古资料。
(博物馆里的彩绘装饰绘画)
另外,在博物馆中展出的棺材板,棺板上的彩绘装饰绘画,内容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既反映了吐蕃和吐谷浑交替时期,当时人们生动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热闹非凡和文化融合。博物馆特意把这些绘画重新画在墙上,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和体会。博物馆的这些展品,再次证明了这一地区的文化丰富性和文明多样性。
海西州博物馆,是我看到的博物馆中,展品和建制都值得一看的博物馆,展品几乎要用一天才能看完。我们太匆忙,为了赶路,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以后大家经过德令哈,一定要去看看。古代的德令哈,和今天的德令哈,都不是海子说的“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海子只是从诗意的角度,表达了一种心情。
离开德令哈,我们一路奔向青海湖,经过109国道橡皮山口的时候,停车瞭望四周壮阔的高山草甸景色,这里是从青海湖进入柴达木盆地的必经之路,有着襟山带河的气势,西行是茫茫的柴达木,往东是青青的青海湖。之所以叫橡皮山,是当初修建109国道的时候,这里土质松软,非常难以打造稳定的路基,被修路工人比喻为橡皮,海拔在4000米左右。现在这里经幡飘扬,已经成为过路旅人的休憩之地。翻过橡皮山,我们沿着青海湖一路东行,左手是浩渺的湖水,右手是连绵的草甸,牛羊满山坡,野芳随风舞,春夏到来,高原上的一切都有了生机和希望。
109国道在修路,有的地方比较崎岖,但修好的道路,一定宽广而美好,祖国的建设,总是能让我们感到欣慰,这里的新道路,专门修建了自行车道,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骑行。我们下午两点到达二郎剑景区的观湖维景大酒店。这一酒店曾经是烂尾楼,后来在政府的协调下获得新生,现在已经成为坐落在山坡上,可以一览无余青海湖美景的五星级酒店。
我们在酒店入住午餐后,迅速到景区为网友直播,今天的天气太美了,天高云淡,水天一色,青海湖一碧万顷。2023年,我们曾经在这里直播过一次,两年过去,发现湖水水位更高了,青海湖更加碧波荡漾了。湖水的增加,一是近几年降雨量增加了,二是冰川加快了融化速度,雪山融水增加了,十年内,湖水上升了三米多,已经把湖周围的一些草场给淹没了。我内心最担心的是全球变暖,好像早晚有一天,青藏高原的冰川都会融化干净,到那个时候,不仅雪山圣湖的壮丽景色不复存在,极有可能整个地球,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目前看,我们人类,除了努力减少碳排放,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是地球的大周期,还是人类的自作孽,带来了现在这一结果,现在也没有统一的科学依据。我们只能努力祈祷,并用实际行动做好自己。
(青海湖)
青海湖,地球上最美丽最壮阔的湖之一,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在蓝天白云下,只要你在湖边一站,心就会醉,即使是阴雨天气,那种“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震慑,也显得无与伦比。今天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蓝天澄碧,绿涛连天,我们在湖边步道一起散步,一起唱歌,看百鸟飞翔于蓝天白云间,看帆船游弋于碧波浪涛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们坐帆船在湖上迎风起舞,歌唱祖国的美好,又到二郎剑半岛上去体会骑骆驼的快乐。前年我们上岛的时候,还能够用的旅游设施,今年已经不少被淹没在水里,水位上升的速度,快到了令人猝不及防。请朋友们迈开脚步,走向世界吧。行走,不需要理由,走向天地,天地就属于你,“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造物主之无尽藏也”。何况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只是一粒尘埃,偶然漂浮在人世间,但是否漂得更好,你也许还能决定一下。
今天是我们这几天比较轻松的晚上,酒店安排了篝火晚会,我也开心地和朋友们喝酒,直到微醺。容中尔甲老师从玉树参与了我们,一路陪我到了这里,他明天一早要离开青海湖,飞到云南参加女儿的演出活动。我们的骑行自行车已经到了,他说不能陪我们环行青海湖太遗憾,能不能晚上骑行,过一下瘾。于是在青海的夜空下,我们陪他一直骑行到了青海湖边,这是下坡路,比较好骑,但上坡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了。尔甲老师骑不动了,率先坐汽车回到宾馆,拿着哈达等我们,我们坚持骑到一半,实在筋疲力尽,也让司机下来接我们回去了。欢乐的晚上,在嘻嘻哈哈中度过。
回到房间,在阳台上看青海湖,只有天地寂寥,青海湖已经消失在茫茫夜空中,远到了听不到大湖的涛声。但我知道它一直在,万年如斯。我在青海湖畔的天广地阔中,和你说晚安!
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