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扎游客轮胎”竟然成为了当地的服务承诺。抱歉,白洋淀景区的这一波操作我差点笑喷了。
这就好比什么呢?小偷坚定的拍着胸脯说“我以后不偷东西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这事儿的由头,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今年7月份,由于在杨孟庄码头有好几个游客没坐船,车胎就被人用电钻打了眼,那叫一个专业,补都补不了。
游客报警后,当地倒是挺“果断”,村长连夜送钱赔罪,码头说关就关,不久后,景区就喊出了“不扎胎”的承诺。
嘿,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多有诚意,说白了就是怕事儿闹大,赶紧找块布把pi股擦干净。
可问题是,这布擦得干净吗?
一、“承诺不扎胎”是否真的靠谱?
“不扎胎”这三个字,听着就透着心虚。
你见过哪个正经景区需要承诺这个?去西湖,人家用说“不扎胎”吗?
去张家界,用得着保证“不划车”吗?
说白了,白洋淀自己也知道,这地方的宰客乱象早就烂到根儿了,不喊这么一嗓子,怕是真没人敢来了。
就说当地那些搞旅游的,不知道脑子是不是怕是被门夹了。
游客来消费,愿意坐船就坐,不愿意坐就逛逛别的,买卖不成仁义在,怎么就非得用扎胎这种低级的手段?有那功夫琢磨怎么扎胎,不如想想怎么把船票弄便宜点,怎么把服务搞周到点。
游客觉得值,自然愿意花钱;你把人家当傻子坑,人家下次躲都来不及,还想挣回头钱?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可气的是那套“我孩子要喝奶粉”的歪理。合着你孩子喝奶粉,就得靠扎别人车胎?那人家游客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人家也有孩子要养,也有房贷要还,凭啥就得被你坑?
这种思维说白了就是自私到了极点,眼里只有自己那三瓜两枣,根本看不到长远。
有网友说:“保证了不扎胎,可没说不砸玻璃不划漆”。
还有网友说:“雪乡保证不涨价,白洋淀保证不扎胎,出门旅游活着就好”。
好家伙,要是等到游客都被吓跑了,别说奶粉了,估计连喝凉水都够呛!
二、监管不到位,容易出岔子
再说说当地的监管,早干嘛去了?
游客车胎被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吧?那些高价摆渡、强制消费的破事,难道监管部门都不知道?我看不是不知道,是懒得管,或者管不动。
出了事就拿钱摆平,就像孩子闯了祸,家长赶紧给人赔钱,转头该咋咋地。
这种“灭火式”管理,根本就是纵容,只会让那些人觉得“反正出了事有人兜着”,下次更敢胡来。
在我看来,真要想让游客信服,光喊“不扎胎”没用。
得拿出真格的:谁扎胎,直接抓进去蹲几天,案底记一辈子;那些搞强制消费的,营业执照直接吊销,别想再开张;导游、船工这些人,好好培训培训,让他们知道啥叫诚信经营,再敢胡来,直接拉黑,永不录用。
三、结尾:我想再唠几句
白洋淀的水再清,也洗不掉这些乌七八糟的事。“不扎胎”这种承诺,与其说是保证,不如说是给游客朋友们提了个醒:去这地方,得悠着点。
可话又说回来,哪个游客愿意花钱买罪受?要是这地方一直这样,早晚得凉。到时候别说“华北明珠”了,怕是连“华北黑店”的名声都保不住。
无论如何,白洋淀景区终究是要开门迎客的。是目光“短视”?还是“长远”,决定了未来的路是否走的更通畅。而游客肯定是聪明的,你的服务是否用心了,人家一看便知。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白洋淀景区“承诺不扎轮胎”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白洋淀景区# #你觉得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混乱吗# #白洋淀景区的套路有多深# #白洋淀# #跟着头条游白洋淀##河北旅游##头条带你游河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