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子杂记
这几年,每逢周末,我总要和家人一起到嘉兴市区的周边走走,目前已几乎走遍了嘉兴所有县(市、区)比较知名的古镇。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平湖的钟埭、新仓、乍浦和山塘的人文地理故事。平湖,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
平湖真的是一个宝藏之地,藏着无数值得一去的景点,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钟埭是平湖的一座千年古镇,以前很少有人关注它,这几年因“樱花小镇”建设而“网红”长三角;新仓历史悠久,俗称:“盐韵古镇,悠游芦川”;乍浦位于杭州湾畔,它依山傍海,不仅有着如诗如画的山海风光,还分布着不少老街深巷,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触摸千年历史的沉淀;“一桥两山塘,沪嘉一家亲”,说的是明月山塘,它位于平湖广陈镇东北角。

下面,我先来说说平湖的钟埭古镇。
钟埭古称“钟带”,别名“钟溪”,位于平湖城区的西北部,这里有条钟埭河,河北是老街,河南为新区。老街是过去钟埭集镇所在地,这里依水成市,街道两侧的房屋鳞次栉比,商家店铺依次排列。
据明万历年间《嘉兴府志》卷一记载:“嘉兴县……其市镇四:钟带、新丰、新行、王店。”可见,明代时期钟埭已成为嘉兴县四大名镇之首。钟埭古镇老街,至今还基本保留着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和风貌,街巷、民居较为完整,河港、驳岸、埠头等建筑实体依然存在,是一处充分体现浙北平湖水乡风貌的历史街区,也是平湖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集镇老街之一。
老街两侧分列着众多古民居,街面基本保持曲径通幽的格局,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现存众多古迹,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老街东西走向,长约4里,以中心处的庙桥(今为兴钟大桥)为界,分为东大街与西大街。东大街的圆通寺旧址,一棵植于清代的银杏树其树龄有250余年。


钟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名人辈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晚年曾定居钟溪的段墅塘。段成式(803—863年),字柯古,祖籍山东邹平,宰相段文昌之子。
他以读书为嗜,博学强记,知识渊博,和当时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历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处州(今浙江丽水市)、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官至太常少卿。在晚唐时期,他的能诗善文享有盛名,除其代表作志怪小说《酉阳杂俎》传于后世外(平湖市图书馆有藏书),在《全唐诗》中还收录他的诗词30多首,《全唐文》中收录他的文章11篇。
他在晚年定居钟埭期间,捐助当地挖塘、开浜、造桥,为地方百姓做了许多善事。民国年间,钟埭创办小学,定名为“段墅小学”,以示对段成式的纪念。


钟埭还是嘉兴著名的樱花小镇,这里的樱花公园和樱花岛就位于粉黛乱子(茶花)公园的边上。樱花小镇内有着丰富的樱花资源,每年春季,成千上万的游客涌来,欣赏樱花的美丽风景。这里的樱花种类繁多,有日本樱、山樱、八重樱等多种品种。
每年的3月至4月,樱花盛开,整个小镇都被粉色的花海覆盖,美不胜收。在这里,游客可以漫步在樱花树下,感受春天的气息,拍摄美丽的照片,也可以在樱花节期间参加各种活动,如樱花音乐会、樱花文化展等。

这里不仅春天很美,成片的樱花让人留恋忘返,它的秋天也很浪漫。这里有一片嘉兴最大的粉黛乱子草,面积有30亩之多。粉黛乱子草有一个浪漫的花语——等待爱情。
秋分时节,如果你打卡漫步其中,庞大、繁密的花序仿佛一朵粉色云雾细腻而柔软,铺展开来,一种让人无可抗拒的视觉之美!这里的粉黛乱子草走红要追溯到2015年,当时一位广东苗木商在有个叫金山吕巷镇种植了一片粉黛乱子草,照片在某微信公众号发布后,意外成为网红,许多人从市区驱车几十公里去打卡,受此影响,这里种植的粉黛乱子草也“一炮”走红长三角,吸引了周边无数的游客。

再来说说平湖的新仓古镇。一条盐船河在新仓老街穿行而过,见证了不平凡的水运时光。盐韵古镇,悠游芦川。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两浙路提刑罗适将原设在广陈的盐仓移置现境域,称之谓新仓,“新仓”由此得名。新仓镇的旅游景点有:大墩头古文化遗址、法华禅寺、老街、毛泽东批示纪念馆等。“新仓新仓,好比天堂。南有海塘,北有山塘;西有河墩,东有白漾。蚵蚾山边琵琶池,三寺六街十二坊。一派好风光!”一首悠扬的新仓遥唱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也生动描绘着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
翻开嘉兴的运河版图,位于东边的新仓一直以富庶繁荣著称。新仓是平湖出东城门最为兴隆的乡镇,自古就有“东乡十八镇,新仓第一镇”之美誉。古籍里曾记录着“新仓十景”的盛况,昔日街坊也有“三寺六街十二坊二十四桥三十六弄四十八堂”之说,足见其曾经的兴旺发达。

新仓集镇的兴起正是缘于盐业。古代的制盐业是当时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列入国家强制管理。宋朝时期,芦沥盐场出产的大量食盐由新仓源源不断装船运至广陈出海。
至今,新仓许多的地名也深深刻下了盐业的烙印,如平家潭(团)、盐溪、仓基街等。各个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是老街的灵魂与根基。当前新仓老街共有陆宅、贾宅、西林寺等文保单位,以及东小街54号等多处历史建筑。
作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新仓粮仓始建于1969年,最晚一幢仓库建于1985年,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改造前,仓库出现房屋漏水、墙体开裂等情况。在改造过程中,新仓还原粮仓本色,仅对损坏区域进行修补,利用建筑原有的立面与承重进行改建,最大限度保持了粮仓的原貌,将其升级改建为1955艺公社,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位于东小街的陆宅始建于1930年,后又成为新仓镇卫生院的原址,是新仓镇近代史的“活化石”,在修缮上对沿天井四周建筑格局进行恢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朴风貌。


从新仓东大街出镇往东偏北有一条小路,每隔一步铺一块长约五十厘米、宽约三十厘米的条石,行人走在石路上,下雨天不会被泥泞绊脚,很是方便。
这条石路通往棣雨里,著名书法家、教育家陆维钊先生的祖籍就在棣雨里。陆家从清代开始就读于县学以上的士人接连不断,可谓书香门第。陆维钊的祖父陆勋(1852—1926),字少云,22岁应试中秀才入庠,后被补为廪贡生。
他一生教书,曾在县城执教13年,后在新仓镇上朱家弄西侧租赁房屋,设馆训蒙童。陆维钊的父亲陆壬林,字承基(1875—1898),为邑庠生。中学毕业后回新仓教小学,与新仓乡邑徐鹿苹为文友,可惜患了伤寒,英年早逝。


平湖临海,位于美丽的杭州湾畔,下面我再来说说平湖的海滨古镇乍浦。据有关资料介绍,乍浦之名源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
古时嘉兴郡内东注之水,其下流皆会于此而灌入海,故曰“浦”。乍浦里蒲山和外蒲山之间为“浦门”,是当年内地各港出入之门户,海上驶来的商船、番舶,必须驶进蒲山,方始见到“浦门”,含“乍见”“浦门”之意,故得名“乍浦”。”
历史上,它有“海口重镇”之称,在清代也是浙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乍浦古镇人文萃起,大族纷出,同时也形成深厚的海居文化。无论是百姓从事的渔商事业、居聚的古宅会馆、行走的水街石桥、供奉的妈祖神灵、传承的诗歌事记、入口的海味鱼鲜等都带有特有的海洋文化,营造出滨海古镇独特的海居文化。
这里是乍浦古镇的汤山公园,旁边是“浙北的最后一个渔村”,也是乍浦小海鲜美食一条街。在这里,人们还可遥看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千百年来,乍浦因港而兴,成为浙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
它是嘉兴对外交流的窗口,也在无意间促成了众多中华文明瑰宝的海外之旅。《红楼梦》便是其中一个。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没想到,这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也因水传播,走出国门,飘向海外,成就了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美丽故事。
这里还有个九龙山,位于古镇东南方,其山海有致,兼蓄山青、海阔、林幽、境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具有山、海、岛、滩齐全,天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间,现代工程和历史遗迹并存的特色,旧时曾有“乍浦八景"、“雅山十景"、“陈山八景”之说,被国家林业部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即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乍浦有座汤山,它靠海边一侧还留有南湾炮台,它位于山湾村汤山之上,面临大海,气势雄伟。
据民国十二年《平湖县续志》记载:“光绪二十年甲午中东一役,海军战败,南北震惊,沿海各省相率戒严,邑之乍浦镇为浙西第一门户,旧设营汛半已就裁,巡抚廖寿丰阅视各海口要隘,亲莅乍镇择险设防,当檄乍浦镇兼统领寅宇全军及嘉协水师营务处杨美胜添筑南湾炮台一座,秋间开工期年而成,安设阿姆斯脱郎洋炮一尊。
沿海筑起长围扼要之处开挖地道,树以松木栅其海涂上,则间插竹签,并于全家湾龙王堂等处设有地雷数具暗中埋伏……..又拨练兵百名分驻邑城,遥相策应,盖自英人入寇后数十年来乍镇海防以次为最重要,如今的遗址上现有混合土(糯米、明矾、石灰、砂等)浇筑炮台2座,配有机械装置后膛铁铸大炮1尊,总重约16.7吨,炮身上铸有“光绪戊子年(1888年)江南制造总局”铭文,除炮台表面风蚀剥落、铁炮部分构件损缺外,基本保存完整。


这是乍浦古镇的瑞祥寺,它是一座千年古刹。相传,较早的瑞祥寺,始建于宋代,座落于乍浦镇城南汤山之巅,是里人王孰故居,后舍宅为寺。
现在的瑞祥寺是近来重建的,新寺大殿高内15米以上,前殿供奉着如来佛像,这里环境清雅。八风何住万象同归山月静,一鼓齐鸣千声共摄夜潮平。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圆通殿、千佛楼,天王殿西侧山间有觉海诗社。至圆通殿前,山路石上刻有偌大的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心经。
圆通殿前有联:千处祈求千处应,十方立愿十方成。圆通殿殿后有匾:慈航普渡。两侧为地藏殿、药师殿和三层的望海楼。千佛楼三重翘檐,重工彩绘,从下而上三块金匾分别为:瑞祥寺、千佛楼、江海一山。楼西侧有香樟林,林内有双层六角亭名功德亭,亭后拾级而上,古木繁茂,紫竹深深,墙外即汤山。


“一桥两山塘,沪嘉一家亲”,这是今天我要介绍的最后一个景点:明月山塘,它位于平湖广陈镇东北角,东靠新仓镇,北靠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是沪嘉的一个交界处。
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浙江嘉兴与上海的深度合作也不断推向高潮。通过广陈、廊下的联动开发,这里已建成了-个沪嘉山明月山塘景区。整个景区以“一心四区”的空间功能分区而闻名,所谓“一心”,即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四区”,即四大主题功能区,包括山塘集镇、原乡生活区、高新农业区、创意农业区。
景区拥有绮丽的江南水乡风光,景区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注重垃圾分类。山塘老街、山塘古桥古色古香,文化礼堂、钹子书场、书画馆、半亩方塘等诸多景点充满诗情画意,形成了一条反映地方特色民俗的文化长廊。


来到明月山塘景区内老街的路口,远远望去,黑白相间的建筑与古典的园林风格交相辉映,给山塘的老街增添了浓浓的江南风情。街道两旁,各色小吃入锅时发出的“滋滋”声,钹子书馆的朗朗读书声和街上游客的交谈声互相交织,宛如一首动人的交响乐曲。
景区内的花园餐厅、宝林私厨、山塘一号明芬饭店、明月风味土菜馆、钱程似锦农家乐、山塘酒家等几家农家乐,还可以品味正宗的山塘味道。

联结沪嘉两地的这座石桥名叫山塘桥,是上海市金山区与浙江省平湖市界桥。
它始建于清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修缮。来到这里,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你就可以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今天可是从浙江走到了上海咧”!沪嘉两地的两个山塘村,原来同属山塘古镇,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
山塘本地原名罗村,原先是片荒地。清末民初,逐步形成集市。为方便两岸村民上镇商品交易,在山塘河上建立了石桥,并取名山塘桥。站在山塘桥上,桥的北面是廊下镇山塘村,南面是广陈镇山塘村,“北山塘”与“南山塘”民间叫法由此而来。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