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尔寺游记
作者Ⅱ张传禄
2025年7月20日下午,阳光正好,我在朋友的陪伴下,驱车前往塔尔寺。车轮滚滚向前,我的心却早已被那即将抵达的神秘之地所牵引。

当踏入塔尔寺的门槛,仿若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过,将周围的空气都变得肃穆庄重起来。塔尔寺,这藏语中寓意着“吉祥之寺”的地方,宛如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明珠,安静地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它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张开怀抱迎接每一位前来探寻信仰的灵魂。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又因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它就像是一座永不熄灭的信仰灯塔,忠诚地为无数信徒照亮心灵深处最渴望抵达的港湾,那些信徒们像归巢的倦鸟,纷纷飞向它的怀抱。


传说宛如一阵轻柔的风,在寺中轻轻吹过。宗喀巴大师出生时,那脐带血滴落之处,神奇地长出了一株菩提树。如今,它静静地站在大金瓦殿旁,像是一位岁月的守护者,又似一位智慧的长者,它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温柔地诉说着数百年来的慈悲与智慧,那声音像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带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每一片树叶都像是在轻轻点头,附和着这穿越时光的故事。


寺院的建筑群落犹如一部宏伟的史书,一页页翻开,每一页都是令人惊叹的景致。大金瓦寺恰似这部史书中最华彩的一章,那屋顶上铺设的160公斤黄金,在阳光的轻抚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光芒并非是世俗的炫耀,而是如同一位沉稳的君主,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沉与庄严,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尊贵与不凡,它像是在骄傲地宣告着自己所承载的历史与信仰。小金瓦寺宛如一个精致的珠宝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人的精心雕琢,像是一位巧手的姑娘,精心打扮自己,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大经堂则像一座巍峨的城堡,恢弘大气,仿佛能容纳世间所有的信仰与祈愿,它像一位宽容的巨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包容着众人的喜怒哀乐;活佛院像是一片宁静的湖泊,静谧得让人不忍打扰,又似一位恬静的少女,羞涩地隐藏着自己的秘密;辩经院好似一片充满生机的树林,那辩经的声音就像树林里鸟儿的鸣叫声,充满灵动与活力,辩经的喇嘛们像是林中欢快的鸟儿,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让这片树林充满生机,每一处建筑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盒,里面装满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然而,塔尔寺真正触动人心的,远不止这些壮丽的建筑。那壁画如同鲜活的历史画卷,色彩在时光的长河中依然鲜艳欲滴,仿佛时间在它们面前也失去了褪色的魔力,壁画中的人物像是要从墙上走下来一般,他们的眼神中仿佛带着生命的灵动,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堆绣像是用信仰编织的梦境,每一针每一线里都藏着信徒们的巧思与深情,那针脚像是信徒们在布帛上踏出的虔诚脚印,每一针都像是带着信徒的心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酥油花则像是用信念雕琢而成的冰雪之花,细腻得让人惊叹不已,酥油花的每一片花瓣都像是在微微颤抖,像是在向人们展示自己脆弱而又坚韧的美,它们宛如一群圣洁的仙子,不仅仅是艺术品,更像是信仰的化身,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精神世界那如痴如醉的执着追求。

而最让我心灵受到震撼的,是那些在佛前磕长头的信众。金瓦殿旁的石板,被他们的身体无数次地摩擦,变得如同镜子般光滑。他们以五体投地的姿势,如同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一次次重复着相同的动作。那每一次的俯身,都像是在与大地亲密拥抱,大地像是一位宽容的母亲,默默承受着他们的虔诚;每一次的起身,又像是带着大地的祝福重新站起,他们的身影像是在大地上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信仰的乐章。听闻每个信徒都要完成十万次的长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而是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一寸一寸地丈量着与信仰之间的距离。在他们的世界里,世俗的喧嚣如同遥远的尘埃,杂念的纷扰好似天边的浮云,他们的眼中只有额头触地时那纯粹的专注,以及起身时眼中永不熄灭的执着之火。那一刻,信仰的力量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向我席卷而来,足以冲垮我心中所有的浮躁与不安。


当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披在塔尔寺的红墙金顶之上,我们也踏上了归途。回望那片被夕阳笼罩的塔尔寺,心中五味杂陈。这里,仿佛是一座连接人间与信仰的桥梁,有着信仰的纯粹,如同那高原上永不融化的积雪;有着艺术的璀璨,恰似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也有着凡人的悲欢,就像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或许,这就是塔尔寺独特的魅力所在吧,它像一位智者,让你在佛前读懂虔诚的真谛,也在时光的流转中,看清人生的起起落落,宛如在一面古老的镜子中,看到自己灵魂的模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