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阳泉狮垴山上格外热闹,不仅本地人纷纷前去打卡,就连大同、太原、石家庄、平定等周边市县的游客也络绎不绝,都到我市百团大战纪念碑前以及百团大战纪念馆内,致敬抗战英雄,追忆光辉历史。
我妈也在抖音上,多次看到狮垴山上游人如织的景象,她眼里闪过一丝向往,笑着对我说:“听说狮垴山上很火爆,啥时候带我去看看?”
妈妈的心愿,当然要满足。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带着妈妈开车驶向狮垴山。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妈妈坐在我身旁,不时地望向窗外。路两旁的树木苍翠繁茂,山色葱茏,阳光透过云层,在涂着红黄蓝色线条的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是狮垴山换新颜后,我和妈妈第一次专程来此,不为游山玩水,只为了赴一场与历史的约会——参观百团大战纪念碑和百团大战纪念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上狮垴山的私家车与日俱增。为确保安全,阳泉交管部门将狮垴山公园门口到百团大战纪念馆广场的一段双向路改为单向上行,再由二矿小南沟方向或者大阳泉方向下山,另外,还新开通了北岭坡到百团大战纪念馆的旅游专线,为徒步登山的人提供了通行便利。
一路上,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魇,还像个孩子似的,一边欣赏沿路的美景,一边念叨着:“以前这儿可没这么热闹,现在上山的路变新了,路旁的树木更绿了,上山的车辆也更多了。”
(一)仰望纪念碑,致敬英雄魂
车到停车场后,我和妈妈直奔百团大战纪念碑。远远望去,巍然矗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纪念碑上有三位山西籍领导人的题词,主碑正面镌刻着“战绩辉煌 永载史册”,这是彭真同志的题词,副碑两侧分别有徐向前题写的“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和薄一波题写的“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纪念碑三面的题词苍劲有力,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看到纪念碑广场上,太原某单位的30多名干部正举行缅怀先烈的集体活动。他们着装整齐,先是庄严地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然后列队向纪念碑鞠躬致敬。各地来的游客,静静地站在他们周围,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致敬。
妈妈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和记笔记,对历史事件也特别感兴趣,时不时地把她的所感所想写成格律诗来抒发一下。今天我特意带妈妈来狮垴山,一起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我们站在纪念碑下,抬头仰望着纪念碑,认真拜读了碑文。妈妈满怀敬佩地对我说,“百团大战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太不容易了,你们一定要珍惜呀!”我注意到妈妈的眼角微微有些湿润。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于母亲这代人而言,那段历史并非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祖辈口中鲜活的记忆,是血脉里流淌的爱国情感。
(二)走进纪念馆,重温峥嵘岁月
我挽着妈妈的胳膊,缓步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一进门,整面墙的抗战英雄浮雕震撼人心,那些坚毅的面容仿佛穿越时空,凝视着我们。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狮垴山是主战场之一。八路军为粉碎日军推行的“囚笼政策”,对日军发起大规模的破袭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纪念馆内,我和妈妈仔细地观看了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缴获的日军枪支弹药、作战地图和战绩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每一个故事都诉说着民族的坚韧和伟大。
妈妈在破袭正太铁路的老照片前若有所思,驻足良久。画面定格在几十名八路军战士正合力破袭正太铁路,长长的一侧铁轨已经被翘起离开地面,几乎立起来了。这正是1940年八路军对日军交通线发起的破袭战。
我们来到纪念馆二层,展厅内用声光电技术再现了百团大战的激烈场景。在飞机和炮火的轰鸣中,妈妈紧紧攥住了我的手臂。在忽明忽暗的光线里,我看见妈妈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当模拟的机枪声响起时,她甚至不自觉地靠紧了我的身体。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雷电交加的夜晚,我躲进妈妈怀里的情景。而今角色倒转,在历史的惊雷面前,我成了妈妈的依靠。
(三)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我们走出纪念馆,又看到了高大挺拔的纪念碑。妈妈望着远方,感慨道:“现在的日子多好啊,都是无数先烈拿命换来的,你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还要让你的孩子们也知道这段历史。”我点点头,心中涌起无限敬意。
回家途中,妈妈不停地和我谈论着今天的见闻,也许她回去又要赋诗一首。我则默默决定,以后要多陪妈妈走走这样的地方。因为,有些记忆,不该被遗忘;有些精神,必须代代相传。
这次狮垴山之行,不仅圆了妈妈的心愿,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重量”。带妈妈参观百团大战纪念碑和纪念馆,原以为是我陪她重温历史,最终却发现,是她引领我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百团大战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