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日,酷暑难耐,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避暑纳凉,不妨去辽宁省博物馆去看看那里举办 “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共展出260余件(组)展品,其中包括辽宁地区收藏的珍贵敦煌文献及相关文物、手稿等共110余件(组)。在这里可是避暑好地方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的珍贵敦煌文献及相关文物
展览分为“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四个部分。展出的敦煌研究院藏《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出土于莫高窟第61窟,为元代著名碑刻。碑石已残,但正面文字基本完好,上额自右往左横刻“莫高窟”三字,碑心刻四臂观音坐像,坐像上方及左右两侧各刻“六字真言”二行,计有梵文、藏文、汉文等六种文字。此碑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2人的题名,均使用汉字,其中有蒙古、汉、党项、回鹘等族人,反映了元代敦煌地区多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展览还展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恪法师第一抄》。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郭丹说,从内容上看,此抄是针对窥基撰《法华经玄赞》第一卷论文要语所作的疏解。通篇以草书写就,其用笔与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有较多相似之处,虽脱去了波挑等带隶意的章草笔法,但仍保留了章草的滞重古朴。从中可以窥见草书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敦煌藏经洞其他草书写经相比,《恪法师第一抄》的笔法提按随意,运笔自然流畅,结字率性不拘,章法有行无列,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作为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了解、感悟五千年的文明史,注重发挥文物展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生活。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推介项目。郭丹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