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勉阳镇旧州铺社区,108国道南侧。它西距勉县城区约5公里,东距汉中市区约35公里。旧州铺现在虽说只是一个社区,可它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千年古城,有着非常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勉县自西汉初首次建县(沔阳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县城治所多经迁移变更,但在旧州铺设州县治所的时间最为悠长,前后竟有八百多年之久。其间:它既作过县城、还作过州城,一度繁华非常,在陕南仅次于府城汉中。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西汉政府首次在旧州铺始设沔阳县(勉县)起,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七百年间,旧州铺一直是沔阳州、县城所在地,是沔阳县、州(勉县)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旧州铺的第二次兴盛是在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即公元1258年(南宋宝佑六年)至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旧州铺又作为勉阳州县(勉县)城的治所兴盛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旧州铺前后两次作为勉阳县(州)城治所八百多年,在勉县建造史上历史最为悠长、最为重要、最为灿烂辉煌……
公元219年(建安24年),蜀汉先主刘备在这里(旧州铺沔阳县城)筑坛称汉中王。
现在的勉县县城,是民国24年(1935年)从明清时期的老县城武侯镇迁移过来的,刚刚90年的历史。

2025年的6月4号清晨,汉中市夕阳红骑行联盟的九位老年骑友,骑单车前往勉县旧州铺,去探访寻觅那千年古城的遗迹……

从汉中到勉县县城,如果走108国道,路宽路直,大约有40公里的路程,但国道上大车太多,车速又快,不但危险,而且噪声和灰尘太大。所以我们决定沿着汉江北岸的河堤去勉县城,虽然说要远上十几公里,但这一路汽车行人很少,路面很好,非常安静、干净、空气清新,河堤上柳树成荫,河风吹来,杨柳轻摇,非常凉爽,骑在河堤上,使人心情非常愉悦。

晨九时许,我们来到了勉县县城,在城里吃过早餐,然后骑车东返前往旧州铺。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旧州铺社区的路口,路口的石坊上方写着非常醒目的三个隶书大字“旧州铺”,两边的楹联是:“三国故里人杰地灵,美丽乡村和谐家园”。

我们来到了旧州铺社区的主街上,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很长很长的老街,街上的人很少,显得很是冷清。但在古时它却是沔阳城内最繁华的大街,是著名的:“国道”,因为它还是蜀道“金牛道”的一段,从这里往西出沔阳城,然后向南就是入蜀的金牛道,向北就是进入关中宝鸡的“陈仓道”。

据文献记载:古时的沔阳城(旧州铺)商铺林立、客栈、酒肆、当铺、药铺、戏院等比比皆是。南来北往的行旅之人、车马商队、官差人等昼夜川流不息,异常热闹。这种情形从西汉初年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尤其是在上世纪 的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在修建川陕公路时,将这条“国道”改建在了旧州铺的北面,川陕公路绕旧州铺而过(也就是现在的108国道),旧州铺才慢慢地冷清了下来。

街道边上的旧时门楼,仿佛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它往日的繁华……

我们来到了位于旧州铺街中的烈女祠、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只见庙门紧闭,空无一人。

通过向周围住户了解情况,我们来到了旧州铺社区大院,我向社区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社区的工作人员小王马上拿上钥匙前来为我们开门。

在旧州铺社区大院,我看见了这块“刘备研究会”的牌子,我感到很欣慰,毕竟这里的人们还是比较重视两汉三国文化的,注重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发掘利用的。

社区的小王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并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

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

院内正中的石碑:高195厘米、宽90厘米、厚20厘米。上刻:“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处”;上款:“光绪葵卯仲春月;下款:“暑沔县事杨恩锡立石”。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遂于沔阳(旧州铺)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资治通鉴》《汉中府志》《沔县新志》《褒城县志》等均有同样记载。


二00八年,旧州铺“刘备设坛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骑友们在院内参观游览

旧州铺烈女祠的传奇故事———烈女方氏乃沔阳县武侯镇方家坝人氏,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生人。自幼聪慧、貌美、性刚烈而至孝。

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正月二十日,厢匪吴爪爪进犯方家坝烧杀抢掠,见方女颇有姿色,遂掠至旧州铺欲施强暴,烈女方氏誓死不从,趁匪稍懈,挣脱匪手,撞树而亡,逝年方十六岁。此事震惊四野乡里并各级官府,后被时任陕甘总督的长龄知晓并申报朝廷,被朝廷旌表为烈女并修庙祭祀,同时载入《沔县乡土地方誌》烈女榜。后每年正月二十,旧州铺烈女祠举办庙会,四方百姓前来祭祀叩拜,至今不绝。

这是勉县方家坝方氏族人于2018年正月,为旧州铺方氏烈女祠立碑并撰刻的碑文。

游完旧州铺古城遗址,我们在返程的路上,又沿老川陕公路参观了位于黄沙镇的、蜀汉三国时期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地方。黄沙为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在史书上有明文记载。据《三国志·后主传》载:“建兴十年(公元232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在黄沙镇街东头有一亭,亭中立有一石碑:石碑高120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中间刻:“汉诸葛武侯制木牛流马处”十一个大字,上款:“同治五年四月吉日”,下款:“知沔县事莫增奎重立”。碑题“重立”者,说明此处原有勒石,年久损坏,至同治五年又重立的。

参观游览完黄沙镇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我们又沿汉江河堤回返,于中午时分返回汉中,行程108公里。
来源:美篇@光羽真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