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写的关于自己上一次新疆的见闻,感叹新疆的河南人是真多可以说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有河南人的身影。竟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尽管只有三万多的浏览量,但是评论就达到了400多条,期间无论是河南的本地人,还是在新疆的河南人,以及其他省份的网友都在为河南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在新疆的河南所作出的贡献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很多网友的留言中,首先就是河南人的吃苦精神,才使得在新疆的河南人越来越多。当然也有每次的迁徙支边和戍边留疆等诸多的原因。马踏飞燕马在留言中说:根在中原,老家河南;河南人能吃苦耐劳,可以说,在中国,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河南人!割不断乡情,改不了的乡音,如同种子一样,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做出不少贡献!
客悦不凡说:河南人在新疆汉人里应该能排第一多了,说的是全部汉人,新疆得有400来万疆二代,三代,兵二代,三代的河南人,我是兵二代,祖籍也是河南周口的
幸运钢笔说:在新疆的二千多万人口中河南人占了五分之一很多在新疆当兵的河南老乡离开部队后都选择留在了当地.发展的不错后又把自已的兄弟姐妹接到了新疆所以在新疆河南人越来越多连当地的少数民族也有爱听豫剧的这就是新疆。
徘徊不定的瞌睡虫说:上月去了一次新疆,感受到处都是河南,山东、皖北等地居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正好适合河南山东人打工和居住。皖南一般都去江浙沪打工的,很少去新疆。
清闲的香瓜a说:你这真乃是孤陋寡闻,才知道呀,你尤其到了石河子,兵团的农七師,农八師,单位,如同回到大河南,兵团单位连民族职工都让大河南给统化了。[祝福]这就是大河南人魅力。
诗意橙子kfS说:在沙湾当兵时,我们团的领导占百分之九十说的仔细一点,我一个山东人包水饺也是跟河南籍的刘助理学的。
风趣船帆V6y说:我叔叔五十年代上队里到了新疆,如今第三代都又往回跑,都去一线了。
当然也有很多的网友说在新疆河南人不是最多的,尤其是甘肃近年来去新疆发展的要比河南人多,还有四川的网友也说:在新疆哪里都能听到说四川话的四川人。
河南人在新疆多的原因也是有据可查的。首先就是历史军事因素:清朝光绪元年,左宗棠带领湘军和河南嵩武军出塞平定新疆,击退阿古柏叛军,之后部分将士就地驻扎,成为最早一批在新疆定居的河南人。民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不断,不少河南灾民为求生存,辗转迁徙到新疆。同时在收复新疆时也有大量的河南军人留在的新疆成为第一代兵团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956年起,河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动员10万青年进疆垦荒,先后有46列专列发往新疆支援新疆建设。当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发展迅速,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还有政策扶持,吸引众多河南人来此创业。尤其是来新疆投亲靠友然后定居下来的也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八九十年代为了躲避生育政策而选择新疆的,还有目前移民是为了后代的前途发展而做出的决定。
根据新疆河南商会的数据,目前在新疆有约360万河南人,占新疆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河南人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哈密、石河子、奎屯等地河南人较为集中。比如乌鲁木齐有个叫河南庄的地方,聚居了不少河南人。
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有种植经验的河南人在新疆承包土地,种植棉花、瓜果等农作物的居多。同时河南人在新疆各地经营店铺,涵盖餐饮、零售、批发等行业,在乌鲁木齐,90%的蔬菜批发市场由豫商经营。
可以说河南人在新疆展现出了坚韧、勤奋、团结的品质。他们积极参与新疆的经济建设,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为新疆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河南人保持着家乡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同时也与当地其他民族和谐相处,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还热心公益事业,如孙磊带领商会企业家为新疆的灾害事故、贫困地区等捐助物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去一趟新疆感受最大的就是河南人太多了,到处充满了河南人的热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