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牧民转场中的趣事,充满生活气息和游牧民族的智慧。
转场的牛羊途经车辆通行的道路时,会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起到交警的作用,让交通慢下来,一切要给牛羊让路,不然这些温顺牲畜发起火来,也够车辆司机喝一壶的。
我问达尼亚尔,如果牛羊碰坏了汽车的倒车镜,刮擦了车身,怎么理赔?
他说,那只有等交警过来处理。这些属于意外保险理赔范畴。牛羊被棕熊吃了了,也不能打伤棕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赶走他,后面再找保险公司。
转场途中,看到很多趣事,我们一笑了之,但牧民都要辛苦的一一身体力行,把每个细节做好。
刚出生的小牛犊、小羊羔,体弱、无法经受转场之累,常被装进卡车里,享受特殊照顾,她们探着脑袋看风景,像坐“婴儿车”的小乘客。
高大的骆驼背上驮着毡房、铁锅、被褥等家当,摇摇晃晃走路时,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像移动的“叮当乐队”,萌感十足,但骆驼很聪明的,不愿多背负东西。
转场时骆驼驮的毡房、粮食都是按重量分配的,要是哪头骆驼觉得自己驮重了,走几步就停下,故意往旁边的石头上蹭,把驮架蹭歪,直到牧民给它减轻点重量,它才肯继续走。
有次达尼亚尔给一头母骆驼多捆了半袋青稞,它干脆卧在地上,任凭你怎么拽、怎么打,就是不起来,最后减了重量,立马爬起来走,连哼都不哼一声。
夏牧场的草长得疯,羊群白天撒欢吃草,晚上才回圈。
有次达尼亚尔清点羊群,发现少了一只母羊和刚生的小羊。找了半宿,最后在一片齐腰高的芨芨草丛里找到了 —— 母羊正卧在草窝里,小羊就蜷在它肚子底下,周围还堆着一圈啃断的芨芨草,像搭了个 “小帐篷”。
原来这只母羊刚生崽没几天,嫌大部队走得太急,居然带着小羊躲进草丛 “偷懒”坐月子了。
达尼亚尔想把它们赶回去,母羊急了,站起来用头把小羊往草丛深处顶,自己挡在前面 “咩咩” 叫,那架势像极了护着零食不让人碰的小孩。最后亚达尼尔没办法,只好在旁边搭了个临时毡房,守了三天,等小羊腿硬实了,母羊才心甘情愿领着崽归队。
达尼亚尔说,母羊护崽时最 “犟”,有时候为了让小羊多吃口奶,能跟人耗上半天,那股子执拗劲儿,比家里的老太太还倔。
转场途中,牧民会在路边、溪流边支起临时灶台,用牛粪生火煮奶茶,刚出锅的奶疙瘩配热茶、风干肉,在旷野里,吃出了一种“仪式感”。
有些小羊羔跟丢妈妈后,牧民会把它们集中放在“临时托儿所”(用布兜挂在马背上),到了新牧场,通过广播“寻亲”,母羊听到叫声会飞奔过来认崽。
转场时牧羊犬是最忙碌,既要盯着羊群别乱跑,又要防着狼、熊偷袭,有时累得吐着舌头,趴在那里呼哧呼哧的喘气,煞是可爱。
虽然牧羊犬不算牲畜,但转场时离了它们,羊群能散成一盘沙。这些狗的聪明,在于懂 “人情世故”,还会 “管理羊群”。
达尼亚尔有只叫 “阿黄” 的牧羊犬,很聪明。转场时,总有几只调皮的小羊羔爱掉队,要么追蝴蝶,要么钻灌木丛。阿黄从不去咬它们,而是跑到羊群前面,对着那几只羊羔 “汪汪” 叫两声,然后往羊群中间跑几步,再回头叫 —— 意思是 “赶紧跟上大部队”。
要是羊羔还不听话,它就叼起一只羊羔的耳朵(轻轻叼,不咬疼),往羊群里送,送完这只再去找下一只,像个耐心的 “幼儿园老师”。
更神的是过吊桥时,阿勒泰有些山区的吊桥窄得只能过一只羊,底下是几十米深的河谷。阿黄会先自己跑过去,在桥那头趴下,对着羊群 “呜呜” 低叫 —— 意思是说 “桥安全,过来吧”。
等羊群开始过了,它又跑到桥中间,用身体挡住想往桥边挤的羊,怕它们掉下去,十分尽心。
达尼亚尔说,这狗比人还懂 “秩序”,没它在,过吊桥能乱成一锅粥。
牧民的转场路线很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遵循“逐水草而走”,转场节奏控制得当,既让草场得以轮休,也保障了牲畜的体力补充需求。
达尼亚尔说,牧民转场的路线并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遵循“传统路径为主、灵活调整为辅”的原则。
转场路线多为延续百年的传统路径,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如从冬季牧场到夏季牧场,会沿着阿尔泰山的河谷、山坳或草原缓坡行进,这些路线水源充足、牧草丰茂、地形安全。
经验丰富的老马能凭记忆走传统路线,而牧民则通过地标(如特定的岩石、河流、古树)和气候信号(如风向、植被长势)判断方向,两者结合形成“移动导航系统”。
四季转场的路线有明确分段,比如春季从河谷到低山草场,夏季再向高海拔草甸攀升,秋季原路返回或稍作调整,冬季进入背风盆地,形成“环形迁徙闭环”,这样的好处是草场可以轮休,避免过度放牧。
如果某一年某段路线的草场因干旱、虫害或积雪过深退化,牧民会临时绕行至相邻草场;夏季遇暴雨时,也会避开易发生滑坡的山路,选择更安全的支线。
随着新建公路增加,人类活动密集区增加,转场路线也充分利用了公路缩短转场距离(如用卡车运输部分幼小的、生病的牲畜)。
和达尼亚尔待了一整天,目睹他在组织牲畜前行时的各种督促、吆喝,真不容易,转场文化传承千年,如同“活的脉络”,既承载着游牧文化的历史印记,又需根据自然条件与社会变化动态调整,体现了牧民“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
跟上一天,感受一天四季的变化,也能看到达尼亚尔一天中心情随牛羊群走动的变化,豁达、奔放、安闲、焦虑......这就是一个牧民平常的一天天。
在这样的一天天,牛羊群在转场中不断行进、长大......
两三个月之后,达尼亚尔的这群羊就要下山了,在冬牧场休整,宰杀、育肥、产子、淘汰,然后继续上山。
(谢谢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