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最近这两年,我颇受郁文影响,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他的一句“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然后在我沉沦、彷徨、彳亍时,就会问自个儿,我们这一代,应该为什么而什么?为此,我有过许多零乱断续的思想,但终究没寻得一个最好最好的答案,可以赎我过往随无聊人喝无聊酒做无聊事而远去的时间,可以还原年少时爱追的梦。而此次红色之行,幸有几位胜友招携、激劝,再加嘬饮上这原始林深处方有的几口溪水,内心深处似是破地而起,终乎得了一番重整戎装再出发的决心。(全文5701个字,请君慢阅!)
尹龙取水
正文:
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朝圣之旅。一周之前,我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之后接连几天,我心头似有一粒类如应尽义务般的种子,无需阳光雨露,更无需什么"乙烯利"等催熟,直接就疯长起来,我努力在网络上爬取各种九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如何穿插来回的资讯,努力穿越到那个血色苍穹下,然后结合时下的流行,写上几篇像模像样的“提案”。好在成文在第一时间被推送被重视,因而受张村乡政府之邀,再来一次。
关于这篇游记,我本想着,一开始就以浓墨重彩之笔,细细铺陈这段旅程的起始,包括从风雨茅庐那边如何抽身而出,又在沪昆高速上如何快进三四个小时,再到沿着张柘线如何千里走单骑般趁着半月沉到最后一个寂静的山头之前赶到戏水民宿,但写着写着,觉得大可不必赘述,也就此做罢了。
红军广场
后来,在一碗鸡蛋面和两瓶啤酒的陪伴下,我唏哩呼噜地进了房间。约摸着躺下还不到三个时辰,我便在双溪口的流水的催促下,起早来到红军广场,向着几位雕像致以崇高军礼,仿佛听到那号角直对上去的云端,真的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因为,和这片森林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发生的事情来比,我这两次的来亦或后面的来,和那些个我自以为是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均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的仅仅是这双溪口万兆之一的砂砾,随意的只是偶然在张村乡飘过的一缕淡淡的云烟。
换肺运动得差不多了,我便走回餐厅。早饭,和上周来的差不多,但我这次胃口出奇的好,想着除了重走红军路必要登临“金衢第一峰”,因而当着大伙的面,也不怕难为情,多吞了两碗白米粥、多咽了三个本鸡蛋,毕竟这次务必得有足够的气力,才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才能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发言权。概是戏水民宿的周总张罗好的,双溪口村书记廖芝明应邀而来,只见他头发略显凌乱、脸色明显黝黑、胳膊特别粗壮,他袒胸露腹,双手叉腰,撑开着一件宽版的迷彩服,再手拎一把长长的钩刀……我内心不禁“嚯”地一声,简直是威虎山上的杨子荣,便请他合影(合影时马上穿好衣服),给他点赞。
张村乡双溪口村委书记:廖芝明同志
略经商议,我们分车行动,廖书记坐上我的副驾,领我们一起进山,前面好几分钟,我竟一开始犹豫着要不要提醒他系上安全带,可一经提醒,他用他浓重的乡音跟我连说几句不好意思,我倒一下子觉得他有几分可爱起来。
我一边瞄瞄显示屏上标注的“下洋坪”“老佛岩”“荒田头”,一边透过玻璃,看看左右两山间几处外墙上早已生出无数褶皱的土坯房,还有几个猕猴桃园(预计9月可摘)、几片芭蕉林子,再敬望前方一尊有个四五米高的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暗想着哪天在这里安营扎寨、吃斋念佛,亦是未尝不可的,只是红尘滚滚,车轮滚滚。
途经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检查站时,保安早早提起栏杆放行,并把一串钥匙递到廖书记手中,这次我还留意到,保安的衣服比上次更笔挺,个头也比上次看上去的更挺拔。车到桥头,一边往左,是去龙井坑的,我上周携妻儿已经去过,还在里面采了几片薄荷叶、买了几瓶土蜂蜜,一边往右,正是此行的方向——“江浦县委旧址”。这几年,当地政府显是投了钱,做了些标识,所以路很好认,再加本身就有大帅领航,就更是顺顺畅畅的,朝着山野最深最高处、朝着江山最红最先处。
整理行囊中……
关于旅行,我向来是热爱的,并且特别喜欢向没有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利器的偏僻地方去旅行,这点也和达夫一样,所以一到路的尽头,听说要开始徒步了就自然欢喜起来。看着大家都从车上下来或整理行囊或舒展筋骨,我也站在一侧,往腰间系上一根细绳,别上一把带木销的钩刀,结果倏地回想起儿时跟着爷爷到老虎头上斫柴的画面,便又反身回到车上拿起一枚党徽。
正如达夫说的:一步一步的缓步着,向四面绝对不曾见过的山川风物回视着,一刻有一刻的变化,一步有一步的境界。到了一处转弯处,我在坡壁边上几簇绿叶中发现几颗鲜红的果子,这不就是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介绍中明确归属珍稀濒危的铅山悬钩子吗?这不是我们那头在五一期间就该谢绝的灯笼苗吗?我小心翼翼地避开枝条,摘下一粒,塞进嘴里,康恩贝股份的尹总跟着也摘下一粒,这小时候的味道是突突的起来。我笃定,它们便是这趟红色之路的初兆!
重走红军路
随着山路越走越深,距离也是越拉越开,也越能看出同行人中有几个是体能扎实且又日常锻炼勤巧的。特别是周总,别看他个头小小,但走起山路来那副闲庭信步的样子实在令我折服,自是把我这等甩得远远。好在尹总和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总能陪着我一路说说笑笑,最关键的是他作为本地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竟也是第一次踏上这条红军路,竟也与我同有一个为这里发展助力的赤心。
踩在这些个不规则的石头石条上,我因是身虚体胖,总是攧手攧脚,且实话实说,内心有点慌兮兮着的,毕竟来前做出功课,得知这里概有云豹、黑熊等猛兽出没,所以我从廖书记手里接过一根他刚刚砍成的龙头拐杖,再一边时不时摸一下拴在后背的木鞘,然后再翻出一起前两年我如何独自爬泰山的事儿,一则润润嗓子,二则缓缓气氛。
反正,这里山高水远草木葳蕤之地,我也索性袒裼裸裎起来,说当时我是幸亏遇见四个美女,才能一路从天外村到中天门,再到南天门、碧霞祠,最后上得玉皇顶的。其实,方法很简单,若是被她们超过了,我就抬头往上看一下她们几个中的一个臀部,若是我超过了她们,我便远远瞄一眼她们上来时对人最有杀伤的部位,然后血格迅速回龙,气力迅速充盈。我想,这与当年曹操大兄弟带兵出征马鞭一指对手下说前面有一片梅林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可能成了某人眼里的阿Q,作了一起心理残缺又自我催振的孽来。谨严的态度,果真是成人的包袱。到了这个地步,同行几个兄弟也不再拘拘谨谨,我则更加不作矜持,一改文绉绉的病态,哼哧哼哧地继续前行。倒是最先者一声呼唤,似是重锤击在半空里,提醒我们已落后了多大距离。
我站在红军哨的位置,抬头望望天,幸有一点点的阳光从树叶缝里滴流下来,我终于赶在汗水完全浸透衣服之前,赶到了第一个水潭间与大家一起汇合。因为这是我们第一个集中休息的点,所以我记得特别深刻,大家都围绕这条红军路畅所欲言,聊起各种在乡野田间文旅开发的案例,又纷纷针对双溪口村的现状抛出各自的观点与想法。
第一个水潭
我随手指着一块插嵌在这里的用于兜售土蜂蜜的广告牌说,上面这句若是改为“吃一口江山蜜,小两口更甜蜜”可能更有韵味,我们要想办法吸引小年轻到这里徒步、约会、打卡,如何借助小红书、美篇,如何上今日头条,如何搞抖音直播,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建议起来:江山人自己先要掀掉“三毛一戴”的帽子,少搞什么戴公馆毛故居,新时代的江山就要讲好新时代的“江山”的故事,要让“江山就是人民”能一代又一代地讲下去。
侃侃而谈,总是容易的,但重走红军路,确是艰难的。廖书记一会对着红军棚说,今年要修缮,一会对着一大半已经腐烂松垮的红军桥说,这也要重新铺过……好在乡里很支持。略作休息后,我们再出发,再休息,再出发,在停停歇歇之间,美其名曰要强化自我认知——人到中年不得不服输,要做到劳逸结合,其实一切均是自个平时少锻炼又实力不许的原因。想着周兄几个前行得又快又猛,我只能暗自思忖,不再花过多的时间去欣赏这山头那藤蔓的妙美,只能硬着头皮,拄着拐杖,一脚深一脚浅地跟上。
低头所见,只是一条仅容单身的野径,抬头环顾四周,尽是各种植被,把什么都遮掩得密不透风。好在总会遇到一个个水潭,我们可以趴下身子低下头,直接“鲸吞”一切来犯之水,好在一路总能遇到一只只个头忒大的黑山老蚁,与我顺路打个招呼就又匆匆别过,遇到一朵朵在半空里张扬着翅膀的黄蝴蝶,遇到十来只群集在一起的斑衣蜡蝉,你用竹杖轻轻一拨便会各自跳开,遇到一条隐匿在溪石落叶里的小青龙(水蛇),听到近旁一群群此起彼伏的蝉鸣声、鸟叫声,再有远山一声声猴子的咯咯叫声。江山如此多娇,多娇!
一条小青龙
但最令我念念不忘的,则是在我乏力到脸色苍白、身体摇晃的那一会,我忍不住与几个队友提议要N次停歇的时候,身后邵总突地一声“快看,那是什么”,我应声望去,只见一匹在繁枝密叶中若隐若现的黄麂,恰是精灵一般,带着与生俱来的灵动与野性一路狂飙,连续几个纵跃,还没及我做出任何拍照记录的反应,便已似一阵疾风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我的兴奋感又如沙漠里的久枯的油井突突地冒起,这应该是这次红色之行的又一个好兆!
也不知是穿越了多少个弯头,好在略懂康养之道的尹总时不时把步数跟我们“通报”,从最先的五千到一万,再到两万……那种在我身上如颓圮老墙的感觉,也就生起一会,再消逝一会,反复三次,就荡然不见了。有人说,孤独的人才会看见真正的风景,那感情我们各个都为了风景去独自终老?这貌似真理的假说,我自是不屑的。恰恰相反,我认为,有缘的人在一起看的,才是真正的风景。
山茶树油果
正当我问这长似柿子的青团果子是什么时,同行中有位本地小伙说,这是《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古籍均有记载的茶树果,自古便是珍贵的养生食材,用其果榨成的油,就是“东方橄榄油”。经他这么一说,我便立马抽回本要摘取的手,举头生起三分敬畏之心,且让它在这里再熟透一阵,或会与更有缘者相逢,而我等继续前行,继续前行。
原始水杉林
或许正应了老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在穿过一片密集的水杉林子,我们遇见了三棵等距并生着的柳杉,上面挂坠着310年树龄的铭牌。他们半插云霄,既见证了荒唐的清末与支离的民初,也目睹了土地革命期间先遣队战士们在这里采用井冈山上的经验,一边掩护中央长征战略,建立起红色根据地,一边向老百姓宣传革命和抗日,时不时挺进、迂回、游击、包抄,一边组建江浦县委,根扎红岩顶上,惩治土豪劣绅,救济贫苦农民,教育同为人民子弟而误入歧途的俘虏。
廖书记说他先行一步,去开一下江浦县委旧址的门……我和尹总、邵总仨个再上去,不久就望见一小土房。我笑着跟他们说,看来,萧山未来大地上的鸭棚咖啡、临安月亮桥村的猪圈茶楼的升级版在这有理想地儿了。我们把头探向屋里,再看看屋外几坨被烈日暴晒的牛粪……牛粪连同它的气味,似在证明又或似在嘲讽我这套说词,令人哭笑不得,同时也倒逼我们离开、另觅佳境。
再上几步,竟在一块百米见方似地非地的地头见到一株低矮的梨树,上面挂满了一个个大如乒乓的沙皮梨头,估摸着不下上百个吧,它们怎会如此赶巧的熟了?就我这身材,往树下一站,再往上一摸就随便搞几个下来。我们几个正好有气无力,亟需补充能量,所以连皮带肉,吞咽几个。当甘甜的果汁进入肠胃,我的心是一并无比感恩的。本地小伙指着树边一口麻糍的捣臼说到,这里以前都是农民房,早个二十多年江山市里出了下山移民的政策,这里才荒芜的。如此一说,这梨树正成了如今还在原地见证的唯一活物。人到齐后,有位同志征询我的意见,是去江浦县委旧址看看之后便下山呢,还是坚持到大龙岗?我摸摸小腿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必须爬到最高峰。
金衢第一峰
众人见我如此坚决,于是再起步。在东道主周总的鼓励下,在吃上尹总的巧克力和廖书记自个种的玉米棒后,我们七人终于脚跟脚,一鼓作气,问鼎大龙岗,并依着一块刻有“金衢第一峰”的石碑摆好各自最酷的pose,嘴角高扬一句“衢州最高,轻松拿捏”。举目望去,众山皆小,哪有樊笼,尽是天地,尽是你我,尽是江山。若是准许,我想在大龙岗上再立一行红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但天秤座的我总会在心头另起一端烦绪,或左或右,吟起: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我“心自有所存,旁人那得知”,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都随风,心随你动,昨天花谢花开,不是梦,不是梦,不是梦,不是梦,不是梦。这是我此次赶赴江山必革一新的命理。行思坐想之余,我匆匆自录一段“爱我中华”和一段“我爱江山”的全景短视频后,便坚决断舍着随着众人赶紧下山,因下山还要与张村乡领导碰面开会。
中共江浦县委旧址
不多时,我们来到江浦县委旧址跟前,我看着门槛上的红五星,沉寂了数秒,再协同朋友们一起进入,只见屋里陈列了许多叫得上又叫不上的物件,我拿起一把大刀模型,象征着挥舞下去,我摸了摸长枪的道具,回忆了那年紧握八一杠的感觉,我还特地拍下一口久未生烟火的老灶台……
我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刚好可以背靠一面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旧旗子,一边看看戴着八角帽的毛主席,再一边望望天井,想象空中浮现出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的画面,浮现粟裕将军、刘英书记在这里如何践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涓涓细流
有了这番彻底的充电,我下山时果然大有气色,整个路子是健步如飞,我想张村乡领导足够心诚,早早已在村委里等我们,便更是加紧步伐,把左右各五根脚趾头笸笸紧,顺着惯性而下,中途幸见得上山时错过的一座上下连体的瀑布,只是时间不允许再多留恋,继续飞奔……末了,我还婉拒别人的好意,硬是踩上油门,往村里奔驰。
双溪口村:革命老区村
回到村口,张村乡党委的周书记、刘书记等已在路边等候,我们停好车,在一段简单介绍后便步入会议室里。喝上一口浓郁的高山茶,拉开话匣子,围绕“江浦县委旧址”这一IP畅聊起来,话题从爱国教育到康养研学,从农文旅商到低空经济,从党建联建再到五好两宜,从比学赶超再到大胆创新,并连夜在双溪口的山水见证下,达成一个十年之约。我想,这才是此行的最红的兆头。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次日,必是在双溪水泡澡的作用,我毫无倦意,直奔现场,在姜乡长的陪同下,看了看省国贸、康恩贝股份、中医院大学共建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看了即将装修完毕开启运营的高端民宿,再冒雨看了乡政府大楼接连一起的“黄氏宗祠”,拍了在“文革”时期有位聪明人为了保护门板而在其上用金粉抄写了数段伟大语录,拍了它气势磅礴的门楼和飞檐挑角,拍了它内顶上的榫卯结构和在照壁上白描着的一只爪部紧扣绣球绶带的狮子……该是回杭总结这次旅行的时候了,该是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条“既红又绿还金”的路线的时候了。
与张村乡领导合影留念
后记: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江山,可能是一座城池,可能是一份事业,可能就是一个摊位、就是一个灶头,又或就是一个方向盘,但不管哪一种,江山一定要坐稳,要稳坐。这话算是敲打自己的,也算是寄语友人的。至于红岩顶的传奇,真切需要一帮革命同志与我续写!!!(开机、上传,发表……请君点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