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时间之内—寻觅来去之间的岁月屐痕(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后来,这种循环往复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反复着,每次去烟台,时间就如同静止了一般,沧海桑田催生的日新月异对我而言,好像没有太多的新奇和新意,我恋恋不舍地还是曾经的海滩松林和湖光山色,频映的依然是流年身影和岁月屐痕,这是一种怀旧,但又不完全是。去年的3月,我重新回到阔别的烟台,在天命之年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生涯。我还是选择第一时间到当年就读的烟大,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去完成自己的寻踪之旅。记得当时还是春寒料峭,虽然有了暖意,但是花还没有全开。三元湖中的荷丛还没有从那种寒意中苏醒过来,正在为春天的花开花谢蓄着势能。倒映在湖中的科技馆和图书馆依然是网红打卡和各种关于烟台的风景明信片的首选,西门进门处的孺子牛每次都是那么安静地卧着。
三十年的沧海巨变已经让校园的很多地方变了模样,但是科技馆、图书馆、三元湖和孺子牛如镶嵌进了逝水的光阴中,成为学校最厚重的沉淀,一入眼帘,最初的那些断篇残简瞬间复活,串并成了有声有色的传奇,随着我匆匆的步履演出着一幕一幕的剧情。在我穿过已如碎片化的黑松林,踩着松软的细沙,面朝大海的时候,剧情到了最高潮,如海天翻卷而来的细浪,让我流连忘返,虚实难辨。那之后不久,我还到过所城里,想去寻找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记忆中的所城里早已湮没在远去的滚滚红尘中,徜徉在那些仿古的建筑中,曾经的邂逅和遇见躲进了看不见的角落,当时的我怅然若失。其实,在时间的交替中,我和我的烟大,和我当年曾经驻足留恋的所城里,都在各自的时空中与每天匆遽而过的自然物像和人情世故守望着、对话着,互动着。我们都会改变,我会变老,那些在岁月中留痕的很多光影会在时间的涤荡中选择去留,去的无痕,留的永恒,哪怕是偶尔的遇见也会重新唤醒心中那如排山倒海般的涌动。
今年4月的一天,我到曾经工作过的海阳,也寻找到了类似的感觉。去的第一天是个淡淡的阴天,我入住了海边的盛龙建国,旁边就是穿城而过的东村河,一边向海,一边迤逦向着远方而去。河边公园湿地是我在海阳的那些日子里经常独行思考的地方,花前月下,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鸟鸣蝉噪,在或急或缓的时光里,行吟期间,惬意之余,同样会萌生出光影静息,时间去哪儿了的感悟。我把那种感悟写到了文字,收录到了散文集《与海阳最美的邂逅》中,把那些看云的日子,在徐家店走村串户的日子,在东村河畔行吟求索的日子细腻唯美的诉诸笔端,成为奔跑交替的时间中忘情不得,挥之不去的最美记忆。如同我的故乡,我的烟大,我鲁北的沾化一样,成为自己交替时间和平行时空中的必选项、必留项、时不时,时不时地从记忆的深处提取出来,独处的时候与自己互动和共享。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