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怒江的晨雾还在峡谷间缱绻,阳坡村的木楼已先一步接住了大峡谷的第一缕阳光。这座悬在怒江州泸水市山巅的傈僳族村落,用云雾作帘、梯田为毯,藏着最本真的山居诗意。

云端上的村落肌理
阳坡村的晨总是从木楼的吱呀声里醒来。沿着青石板路往上走,错落的房屋依山而建,褐色的木墙爬满绿藤,屋顶的茅草在风中轻摇,像极了傈僳人世代传唱的古歌。

村后的梯田是大地的指纹,从山腰盘到云端。阳光刺破云层的瞬间,千百片田埂突然被镀上金边,露珠在稻叶上跳着碎金般的舞蹈,远处怒江的涛声隐约传来,山风里满是稻禾的清香。

待到暮色四合,围坐于火塘边,跳跃的火焰映着傈僳族老人的面庞,那些口耳相传的迁徙故事、山灵传说,在松柴噼啪作响的伴奏下,如醇酒般流淌,让异乡人的心也沉入这温暖而悠长的民族血脉里。
民族文化的活态画卷
在阳坡村,时间是跟着节庆走的。若是赶上阔时节,整个村子便成了欢乐的海洋。男人们吹起葫芦笙,女人们跳起“嘎且且撒勒”,脚步踏响木地板的节奏,头饰叮当与歌声交织,连山间的松鼠都忍不住探出头来张望。

村中偶闻傈僳“期奔”的弦音,那乐声是泥土里生长的歌谣,踏着节拍,便能触摸到这片土地滚烫的心跳。

走到集市上,傈僳族彩色料珠串起的项链,随着步伐发出叮铃声,是傈僳族人生活里跳动的音符。餐桌上,傈僳漆油鸡的浓烈醇厚,手抓饭的质朴清甜,等你品味的是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山巅的旅居慢时光
在阳坡村的日子,适合把钟表调慢。清晨被第一缕阳光叫醒,推开木窗,山雾正从峡谷里漫上来,像纱帘般拂过脸颊。

午后可去先锋书店读书独特的建筑中享受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洗礼;或是在“村咖”里惬意地品尝一杯来自大峡谷的咖啡,和当地人闲聊;亦或是跟着村民去挖洋芋,当指尖触到带着泥土温度的果实,当听着他们用傈僳语说着丰收的期盼,便懂了何为“人间至味是清欢”。

傍晚最宜坐在露台,看夕阳把怒江染成金河,看归鸟驮着余晖掠过山尖,直到星光缀满夜空,银河清晰得仿佛伸手可摘。

夜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虫鸣与远处的江水声,像躺在大地的摇篮里,连梦都是清甜的。

旅居阳坡,与其说是在等待那穿透云层的光束,不如说是让灵魂在此安营扎寨,于每一次日出中,重新确认生命本初的清澈与宁静。
文:刘娅娟
图:文旅头条 微游怒江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怒江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