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被誉为“渝东南第一历史文化名镇”
是盐丹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是重庆彭水县郁山镇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带你走进
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

郁山镇。图源:彭水县民政局
郁山镇
位于彭水县东北部
历史悠久
古代曾是县、郡、州的治所所在地
郁山有盐泉
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
郁山镇至今还存有一口古盐井——
飞水井,始开发于夏朝
迄今约四千年历史
后来,巴人部落又发现了
飞水井附近的盐井伴生矿——
朱砂窝丹矿
便开始采矿炼丹
商周时期,郁山就诞育了盐丹文化
巴国建立之前
郁盐就东济楚国、南入武陵、西供夜郎
到了先秦时期
彭水地区的丹砂运销咸阳

郁山飞水盐井标识。冉林 摄
在古代,盐业是重要的经济命脉
这让历史上的郁山因盐而兴旺发达
据《四川通志》记载
在明代洪武年间郁山的年产盐量为2268石
弘治年间年产盐量为7320石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产盐1万担
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产盐10万担

郁山古镇棉籽地老街一角。卢进 摄
作为地名,“郁山”最早以井盐课司
见载于《皇明大政纪》:
“户部言四川涪州武陵县石床滩有龙泉盐井……
宜以属郁山井盐课司提督开煎从之。”
明代的《大明会典》《文武诸司衙门官制》
以及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中
均有“郁山井盐课司”地名记载
“郁山镇”则最早见载于《补续全蜀艺文志》:
“丹泉井在彭水治东郁山镇。”
康熙《彭水县志》“村镇”条
也有“郁山镇”地名记载
为清初彭水县四镇之一
雍正《四川通志》在其基础上
增加了方位记载:
“郁山镇,在彭水县东六十里。”
乾隆《酉阳州志》对郁山镇的记载则
突出了其盐业的重要地位:
“郁山镇旧有盐场,无专司,
自雍正十三年改酉阳土司为直隶州,
统辖彭水等县。
乾隆二年,
知州耿寿平、知县李光塽详请招商,
设立巡检司端司盐务。”

郁山中井坝盐业遗址。杜继臣 摄
郁山镇
境内以“郁山”命名的古遗址——
郁山盐业遗址群
其中,最为著名的郁山中井盐业遗址
是中国井盐晚期制盐技术的代表
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
一处制盐作坊遗址
并首次发现了“泼炉印灶”工艺的实物资料
201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
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盐道。图源:彭水文旅
如今的郁山镇
除了古盐井遗址之外
还发展红薯种植
延长红薯加工产业链
当地苕粉产品远销海外
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郁山镇白池村红薯新品种培育基地。赵勇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