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
观菏赏景
清晨5点半,樊村水库涑水桥以北区域的电子推拉门刚打开条缝,就被晨练的市民“挤”开了。涑水河畔的木栈道上响起脚步声——穿“太极服”的张大爷拎着剑匣快步走向“和合智慧”广场,遛鸟的周大爷提着鸟笼往“尧梦台”的树下钻,穿玫红色舞衣的大妈拎起音响直奔“欲谏之鼓”广场站C位……
“以前总说‘生态是生态,文化是文化’,在这里,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拧成了一股绳。”樊村水库涑水桥以北区域运营管理人员王金龙望着眼前的热闹,“好景致里藏着老故事,老故事又让景致更有嚼头。”
去年6月1日,备受市民期待的樊村水库涑水桥以北区域正式向社会开放,为城市增添了一片全新的生态休闲胜地。此次开放区域面积达1650亩,包含700亩的广阔水面。该区域作为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精心打造,已从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变身为集生态价值与景观功能于一体的人文湿地。
“特别是,本着‘生态优先、以尧为魂’的规划理念,该区域的人文景观如同一串精心打磨的珍珠,以尧帝的一生经历与丰功伟绩为主线,将尧梦广场、尧梦台、尧帝访贤、欲谏之鼓、尧帝禅让、重明凤舞、方圆之间、击壤而歌、和合智慧9个景观节点串联成璀璨的文化项链。”王金龙说,“这串‘珍珠’沿湖铺展,从入口到深处,从传说到功绩,从治国到民生,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既欣赏碧水绿树的生态之美,又能顺着这串文化项链,触摸到尧文化的根脉。”
沿湖而行,每处景观都是典籍的“立体注本”。“欲谏之鼓”广场,源自尧帝“广开言路”的创举。据《帝王世纪》记载,尧帝在宫殿外设鼓,百姓有谏言可击鼓进言。该区域将这一象征“民本思想”的符号融入景观,鼓身刻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字样,让游客在互动中触摸古代政治智慧。“尧帝禅让”广场,用“虞舜才能”“思社稷传承”“尧帝禅让”“体察民情安定社稷”一组连贯的雕塑群,铺展了尧帝“选贤任能、心系社稷”的千古佳话。“击壤而歌”广场,还原了《论衡》中“尧世老者击壤于路”的场景:两位老者击木为戏,石刻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歌谣,生动再现了尧帝时期“国泰民安、百姓安乐”的图景,等等。
“我经常带小孙子来这里,这儿的尧文化景点设计得太有心了,我每次都能给孙子讲好多有关尧帝的故事,孩子都听得入迷,比课本上的文字鲜活多了!”退休教师李大爷正指着“尧梦访贤”雕塑,给孙子讲舜帝耕历山的故事。
夕阳西下,“尧梦访贤”雕塑被拉得很长,刚听完故事的孩子正围着雕塑比划,奶声奶气里满是说不完的兴致,“舜帝在历山……”
(本报记者 柴瑜竟 实习生 杨晓瑞)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