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于天命《鹰城赋》云:
延昆仑之巍峨,潺淮河之清流;
亘嵩邙之紫岱,衔江汉之绿畴;
畅宛洛之轂道,扬沙汝之帆舟。
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地图像什么呢?
海豚
第154篇,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别称鹰城,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骨干城市。
苏轼葬于今郏县,为今三苏墓,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苏轼适合作为平顶山守护神。
守护神:苏轼
一、概况
荣誉称号:鹰城
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东与许昌市、漯河市、驻马店市交界;西与洛阳市毗邻;南与南阳市相连;北与郑州市接壤。总面积7,910.12平方千米,七普人口4,987,137人。
地形图
二、景区推荐
1、博物馆
平顶山博物馆、宝丰汝窑博物馆、汝州青瓷博物馆、宝丰中原解放纪念馆、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2、应国墓地、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
周代应国国君及夫人墓近20座,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件,其中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200多件。
香山寺创建于东汉,为大悲观音菩萨证道之所。寺内现存大悲观音大士塔和宋至清代13通碑刻。
3、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汝窑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北宋晚期,清凉寺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叶邑故城、叶县县衙
叶邑故城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春秋时期曾为许、应国都。城内街道、城门、城墙、寺庙等遗址大部分尚得保存。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代重修。是目前现存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5、三苏祠和墓、郏县文庙、郏县山陕会馆
三苏坟,陵门内有石坊、飨堂三间、祭坛、三苏坟冢,遍植柏树。
郏县文庙,郏县学宫。
郏县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名山陕庙、关帝庙。

景区分布图(中图社)
6、临沣寨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又名红石寨、朱洼寨,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7、风穴寺及塔林、法行寺塔、汝州文庙
始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曾名千峰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有两处大型塔林,僧人墓塔及其他砖塔石塔146座,数量仅次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和山东长清灵岩寺,位居第三。
法行寺塔始建于唐代,历史上曾多次重修,为长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30米;外形略呈抛物线形,保留有唐代风格。
汝州文庙,又称汝州学宫。
8、尧山
尧山,以奇峰、怪石、飞瀑、温泉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著称,主峰为玉皇顶,海拔2153.3米。

市树-香樟树

市花-月季
三、区划沿革
西周应国,唐后汝州
古为豫州地,西周时属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故平顶山又称鹰城。
秦,市域主体属颍川郡。两汉沿袭。
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市域主体属襄城郡。
东汉 颍川郡(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代,市域分属襄城郡、颍川郡。
606年,隋设立汝州,奠定今平顶山市域范围。历代大致沿袭。
唐 汝州(中国历史地图集)
1913年,民国废府州,各县省辖。
1953年,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平顶山矿区,3月,成立平顶山办事处。
1957年3月,设立省辖平顶山市。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
截止到2024年底,平顶山市辖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舞钢市、汝州市等4区4县2市。
政区图(周釜俊绘制)
政区表(无形制表)
四、区划调整展望
建议调整如下:
1、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重组为2区
2、撤销石龙区、宝丰县,设立宝丰区
3、撤销叶县,设立叶阳区
(声明,区划调整只考虑合理性,不对操作细节进行分析)
全国分为34个省级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政区(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2846个县级政区(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 地市巡礼系列计划以4个直辖市、333个地市、4组省直辖县级政区(豫、鄂、琼、新)、雄安新区、2个特别行政区、台湾的6都、1组台湾市县、金马地区,分别成篇,共计352篇对各地进行介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