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博物馆馆藏文物·卧式负重陶骆驼俑
聞鍾記郵(5373)周水子与梭鱼湾
整理近期收到的封片,发现从5月底到6月中旬,张昊先生连续寄给我多枚加盖了大连风景日戳的明信片,让我从这些风景日戳上知道了大连还有那么多好看的风景和好玩的去处。6月7日,张昊大帅哥就从周水子邮局寄给我一枚加盖了“梭鱼湾”风景日戳的明信片。看着邮戳上的周水子、梭鱼湾,很特别的两个地名,于是很好奇第查了一下。谁知这一查,发现周水子和梭鱼湾竟然是分属不同的两个区域,不曾想一枚风景日戳上会上演大连版“双城记”。
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大连以其山海相拥的格局、兼容并蓄的气质,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城市的独特存在。这座城市中,既有百年港城的历史厚重,亦有现代化都市的蓬勃张力。就在甘井子区的周水子与梭鱼湾,虽相隔不过十公里,却以截然不同的功能属性,共同编织着大连的城市图谱。从周水子国际机场的银燕穿梭,到梭鱼湾足球场的人声鼎沸。从周水子邮局的邮戳轻响,到梭鱼湾风景日戳的山水留痕,两个区域以交通枢纽、体育地标、邮政节点为经纬,书写着大连的功能进化与文化传承。
周水子之名,源自古时“周家村”与“水泡子”的合称,其地理价值早在百年前便已显露。1927年,这里建成的机场雏形,开启了大连航空史的篇章。而伴随交通网络的延展,周水子邮局亦应运而生,成为连接区域内外的邮政枢纽。如今这片区域已成为大连对外交流的“空中门户”与民生服务的“邮政节点”,在功能迭代中始终锚定城市的“连接”使命。第一次去大连就是乘飞机从正定机场到周水子机场,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有一种水上漂的感觉,这也难怪,这个机场就在渤海湾。
与机场的“外向型连接”形成互补的,是周水子邮局的“内向型服务”。这座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邮政机构,历经七十年变迁,从最初的手写邮单、自行车投递,发展为集传统信函、快递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邮政网点。其服务半径覆盖周水子街道及周边5个社区,日均处理邮件超2万件,既是老年人寄送家书的“情感驿站”,也是电商时代快递流转的“神经末梢”。在网络化的大潮中,周水子邮局并未褪色,反而通过“邮政+文化”的创新,成为区域文化地标,让邮政服务超越了功能属性,成为地域历史的记录者。
如果说周水子是大连城市发展的“成熟切片”,那么梭鱼湾便是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活力样板”。这片位于大连北部的海湾,曾以渔业与仓储业为底色,如今却因一座专业足球场的崛起而重塑身份,更因一枚“风景日戳”的诞生,让自然景观与人文记忆完成了深度绑定。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的出现,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体育基因。这座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的场馆,以“海浪逐帆”为设计灵感,外立面的流线型金属幕墙模拟了海水的律动,屋顶的ETFE膜材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与不远处的梭鱼湾海域形成视觉呼应。作为中超球队大连人的主场,其6.3万个观众席位中,近半数距离赛场边线不足15米,创造出国内顶级的观赛沉浸感。
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来,这里已举办过中超联赛、足协杯等重要赛事,单场最高观赛人数突破5.8万,不仅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的消费热潮,更成为大连“体育+旅游”的新引擎。值得关注的是,球场的建设并非对自然的割裂——其地下停车场与梭鱼湾公园的步行栈道相连,赛后的场地开放日吸引着市民前来运动休闲,实现了“专业赛事”与“全民体育”的无缝衔接。比足球场更细腻的,是梭鱼湾风景日戳所承载的文化叙事。这枚由大连市邮政分公司于2024年启用的邮戳,直径30毫米,图案以写实手法勾勒出梭鱼湾的核心景观——足球场的清晰线条。
风景日戳作为邮政系统中“地域特色的可视化符号”,在某些时刻,成为一座城市象征,就像这枚梭鱼湾风景日戳,只要提及这个地名,自然就会想到足球场。不过梭鱼湾还有另外的故事,这里的海域拥有大连市区最完整的滩涂生态系统,每年春季,数十万只候鸟在此停歇,形成“鸟浪与海浪共舞”的自然奇观。而岸边的百年灯塔,曾是引导渔船归港的坐标,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风景日戳将自然生态、现代地标与历史遗存浓缩于方寸之间,使得每一封从这里寄出的信件,都成为带着海湾气息的“城市名片”,成为大连城市意象的独特表达。
周水子与梭鱼湾,看似功能迥异,却在深层逻辑中构成了大连城市发展的辩证统一。周水子的机场与邮局,代表着城市的“连接力”,前者以航空器跨越物理边界,后者以信件传递情感温度,共同支撑起大连作为“东北亚门户”的开放属性。梭鱼湾的足球场与风景日戳,则象征着城市的“凝聚力”,前者以体育赛事唤醒集体认同,后者以邮政符号锚定地域记忆,共同塑造着大连作为“宜居之城”的文化内核。
从周水子的银燕掠空,到梭鱼湾的潮声拍岸;从邮局窗口的油墨香,到足球场的呐喊声,这些看似散落的城市元素,实则是大连精神的多元表达。它们共同证明:一座城市的伟大,不仅在于地标建筑的高度,更在于功能载体与文化记忆的深度融合。周水子与梭鱼湾的故事,仍在继续,而大连的城市叙事,也将在这样的功能迭代与文化传承中,书写出更厚重的篇章,再次感谢张昊先生。
昨天发了一篇推文,是有关大连美术馆的。今天早上接到了大连王根生先生的电话,指出了推文中的错误,还说到了此次大连邮政讲风景日戳放在不同的邮局,方便集邮者加盖的事情,还说到了有些风景日戳的主图案与使用地并不在一处,在此向王先生表示感谢。其实在此之前,很多看过我写的推文的朋友,总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或者干脆在推文的评论中留言,指出推文中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每每接到这样的指正,总是心怀感激。正因为有了朋友们的关注,才会避免那些不应该出现的差错,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