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
《草的河流》
《十月》2025年第1期
玉树七月
巴颜喀拉山顶降雪的时候
囊谦的雨落个不停
年幼的江水从当曲开始蜿蜒
滋润着治多
土黄色的水貌似静止不动
实则流得湍急
杂多挖虫草的季节刚刚过去
土壤中被仁慈留下来的尾草
继续看况思兴想
山坡上牦牛安静地吃草
羊群却不见了踪影
我想念地震前的玉树
至今仍懊悔辜负了
一位朋友的邀请
错失了许多年以前的景物
路遇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性
只会讲自己民族的母语
手拿刚采摘下来的一棵花草
怎么也不肯告诉我它的实际用途
悬崖上的修行洞存在了千年
正襟危坐的尼姑念念有词
用无声的动作拒绝合影
她的背影告诉我
也许她更愿意离开我的视线
某个清晨从结古镇出发
我依然会选择独自骑行
沿途所见不仅是陌生的地名
株洲中车随想
一节车厢的前生是车厢吗
抑或是钢铁和树木的碎片
一截铁轨的过去是铁轨吗
抑或是溪流潺潺
夏日里蟋蟀即兴的鸣叫
从小就敬畏车厢与轨道
那时还不懂诗与远方
只知列车沿着轨道日夜兼程
带我见到久违的亲人笑脸
铁轨蜿蜒曲折
盘旋于苍茫山间
大河浊浪汹涌
(长大了才知道那就是黄河)
宿命般注定
相遇一些人
会有友善的攀谈
也有更多的不告而别
我努力记住一些景物
涉过山山水水
远去的非我所愿
我曾看到过旷野里废弃的车厢
锈迹斑斑
一扇扇窗户犹在
雨水顺着不再明亮的玻璃
慢慢流淌
门再也没有被轻轻打开
午夜寂静
汽笛鸣响
如同蒸汽机车头顶的灯光
穿过黑夜
穿过沉沉的梦
车轮声由远而近
节奏分明
渐渐又由近而远
列车缓缓启动
车窗外的弟弟
跟随着车厢越跑越快
终于止步于站台的尽端
时隔多年,坐在车厢里
我依然看见
个子不高的姥姥
站在列车必经的路旁
朝着一节节飞驰而过的车厢
挥一挥手
又挥一挥手
迷 宫
夜听细雨落在万物之上
我的视觉异常
闭眼也能看到
百合的欢愉
轻盈飘逸
和自己的花期等长
我悲伤自己不是百合
悲伤得没有道理
悲伤得远比
百合的花期长久
有一种发生无法知晓
有一种感觉充溢胸膛
有一个迷宫不能走出
草的河流
摇滚重金属
傲慢地碾轧一切
这个世界如此安静
鸦雀无声
球状闪电炸裂之后
天光穿透云的缝隙
照射山峦大地
一棵草是卑微的小草
许多棵草便是辽阔的草原
有风吹拂
波光粼粼的草
流成条条绿的溪流
和一个牧民说爱惜草是多余的
和一个不是牧民的人说什么呢
草的退却就是绿的溃败
偏有人在水泥里买醉
在铁丝网内寻欢
小草不会说话
只能在风雨中微微颤抖
溪流的哭泣没有眼泪
干涸中渐渐消失
没有草与草的窃窃私语
没有万物蓬勃生长的气息
辽阔不再是辽阔
只是寂寥空虚
我听得到小草的声音
我永不随意践踏
一棵小草
我们何时能够放下
狂妄与贪念
草一样紧贴着大地
哪怕倒伏
累计对自然的爱
结成一滴晶莹的露珠
我们何时能看到
毛色光亮的马儿
没有缰绳和马鞍的痕迹
或卧或站
在夕阳余晖映照下
自由自在吃草
我梦见天空向飞鸟敞开胸怀
河流终于回归河床
泉水怜悯晚归的羊群
阴云过后,阳光普照大地
无数草的河流向我涌来
汇成茫茫沧海
(完)
作者简介
王山,男,北京出生,在新疆生活、长大、受教育。正高二级,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著有《去青海湖》《历史和心灵深处的弦外之音》等诗歌、评论、小说。
来源:十月杂志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辑:李玉红
审校:吴苗
责任编辑:闫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