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战军
说起醉翁亭,作为滁州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欧阳修被贬谪到滁州任太守,在游玩琅琊山期间写了《醉翁亭记》,醉翁亭因此而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
公元1046年,欧阳修在游玩丰山(琅琊山附近)时发现了紫薇泉,于是便在紫薇泉旁边修建了丰乐亭,同时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姊妹篇《丰乐亭记》。他在《丰乐亭记》中写道:“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基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父子同。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百与滁人往游其间。”
对于丰乐亭,滁州人知道的不多,去之也甚少。这座隐匿于滁州琅琊山北麓的古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我初到丰乐亭,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阳光如同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梦幻的光辉。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身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新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这里的过往。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鸣,清脆的歌声在山林间回荡,仿佛是在为我这个远方的来客奏响欢迎的乐章。
绕过几丛盛开的野花,丰乐亭便豁然出现在眼前。它古朴典雅,飞檐斗拱,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亭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亭柱上镌刻着的楹联,字体刚劲有力,飘逸洒脱,细细品味,那字句间蕴含着无尽的哲理与情思,仿佛是古人穿越时空留下的智慧低语。
走进亭中,仿佛踏入了历史的回廊。思绪不禁飘回到千年之前,那时的滁州太守欧阳修,心怀对民生的关切与对自然的热爱,带领民众疏导泉流,建造了这座丰乐亭。他常在此处与民同乐,饮酒赋诗,留下了一篇篇传颂千古的佳作。站在亭中,我仿佛能看到欧阳修那儒雅的身影,他手持酒杯,仰望蓝天白云,俯瞰山川大地,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满足的笑容。他为这方水土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丰乐亭前,一泓清泉潺潺流淌,这便是让丰乐亭声名远扬的紫薇泉。泉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如水晶般的光芒。水底的沙石、游鱼清晰可见,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声的舞蹈。伸手触摸泉水,丝丝凉意瞬间传遍全身,那是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馈赠,纯净而甘甜。据说,这泉水不仅能解渴消暑,还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有着诸多益处。欧阳修曾对这紫薇泉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写道:“泉上有亭君合来,绕亭怪石何瑰奇。”可见这清泉与怪石构成的美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着泉边的小径漫步,四周的景色如诗如画。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夏天,绿树成荫,蝉鸣阵阵,在树荫下乘凉,听着蝉儿的歌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清凉;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山林被染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片落叶都仿佛在诉说着秋的故事;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丰乐亭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庄重,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在丰乐亭周边,还有许多与欧阳修相关的遗迹和景点,它们如同繁星般点缀着这片土地。醒心亭,坐落在丰山之巅,登上此亭,极目远眺,山川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心灵也在此刻得到了净化与升华。醉翁亭,虽与丰乐亭相距不远,但却有着别样的韵味。它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千古名言更是让醉翁亭成为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欧阳修与友人在此饮酒作乐、吟诗作赋的欢乐场景。
除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丰乐亭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琅琊山庙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表演精彩纷呈,人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用欢快的舞蹈和热烈的锣鼓声,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滁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
离开丰乐亭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给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回首望去,丰乐亭在落日的映照下,更显古朴而神秘。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
此次丰乐亭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了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我深知,丰乐亭的故事,将会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