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吸引了八方游客,随着自驾游车辆的涌入,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建设的公用充电设施也迎来了使用高峰。在全盟各地游客聚集地充电桩现场,一排排双枪直流快充桩前,车辆有序充电,车主们纷纷对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竖起了大拇指。
草原天路不再有“里程焦虑”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驾驶着新能源车,带着家人专程来感受草原那达慕的豪情。“出发前最担心的就是充电问题,怕在草原上找不到桩。”张先生一边插枪充电,一边高兴地说,“没想到跟着导航过来,这里的充电桩又快又方便!位置好找,充电速度也快,休息半小时就能跑几百公里。” 张先生提到的导航便利,得益于锡林郭勒供电公司与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的深度合作,让充电桩位置信息精准直达车主手机。
在锡林浩特市一处商业中心旁的充电桩,本地新能源车主王女士刚结束充电。“这两年明显感觉充电桩多了,覆盖了城区、景区、商业区,甚至一些重要的交通节点。”她指着充电桩说,“你看,这快充效率很高。而且费用也合理,现在开车在锡盟跑,基本没有充电焦虑了。” 王女士的感受背后,是锡林郭勒供电公司持续在“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科学布局充电网络的成果。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盟124个关键场站投资近9000万元,建成305台双枪直流快充桩。
服务升级助力绿色出行
充电的便捷直接反映在数据上。据锡林郭勒供电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充电量达112.4万千瓦时,服务车主充电4.78万次;而仅2025年上半年,充电量就已攀升至131.14万千瓦时,充电次数达到5.77万次。数据的快速增长,印证了充电设施使用率的提高。
“以前开电车跑长途总得精打细算,现在好了,锡盟这边充电桩布局很给力,服务也到位。”一位正在充电桩旁休息、来自呼和浩特的李师傅说道。
日前,随着旅游高峰的到来,充电桩的日充电量屡创新高,近期日最大电量已突破2.83万千瓦时,该公司也加强了巡检维护,确保设备在高峰期间稳定运行。
锡林郭勒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的充电网络和不断提升的服务体验,不仅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让游客和本地居民都能畅享绿色、便捷的草原之旅,更为推动锡林郭勒盟绿色低碳出行营造了良好环境,成为了草原盛会期间一道亮丽的“服务风景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